文/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yè)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蔣婧杰 胡微 戚???/p>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總書記的講話在多元交融碰撞的百年變局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變革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的緊迫性及重要性,同時也指明了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遵循和努力的方向。
2019年國務院印發(fā)《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闡明了深化“三教改革”的目標方向,“三教改革”中教師和教材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教法改革也尤為關鍵。在思維導圖逐步引入教育行業(yè)的當下,其普遍運用所帶來的新穎教法彌補了傳統(tǒng)教案的編寫多流于形式,不注重設計的合理性、連貫性及前瞻性,相應拉低了思政課的授課效果等諸多弊端。然而,在教學設計中加入思維導圖需盡可能詳細地將其展現(xiàn)于教學的完整過程中,方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就是教案,能夠較好反映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主題、主要內容、教學資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參考資料和具體的教學流程等,而具體的教學流程編排恰是反映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理解掌握效果的關鍵所在。具體的教學流程應該包括教師對新課講授前的活動安排或任務布置、課中深化講解中的邏輯銜接與重難點分解及課后知識點的鞏固拓展,同時借助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設計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提升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中,多數(shù)思政教師往往習慣于以幾分鐘的教學導入取代更多的課前準備活動,而這幾分鐘的導入設計往往又不能直接吸引學生,達到使其凝神聚力聽課的目的,如此,這類教學導入設計便是徒勞。還有些思政教師的課前準備只是流于形式地對上次課的復習提問,或上次課下課前對學生預習教材的簡單叮囑,不分析學生學習特點、不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磨、不替換陳舊的教學案例、不注重教學技能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準備如出一轍,墨守成規(guī)、千篇一律的課前準備,再好的老師也不可能締造出一堂生動有趣、讓學生拍手叫好的思政課。
課前準備可有效促進學習主體順利過渡至新課學習,是提升新課教學效率的基礎。本次課教學前的準備應注意到學習主體已完成中學階段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和本教材前三章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中國精神的學習,他們已經對本次授課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論認知。但對新時代的今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深刻,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理解和表述不夠嚴謹,用專業(yè)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較弱等等,這都需要教師在授課前做深入研究與準備。為此,教師可選擇有針對性的資料或項目活動,讓學生參與完成,從完成情況中找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調整授課重難點的時間分配情況。通過豐富的課前教學活動的準備與安排,督促學生掃碼觀看視頻資料,完成課前自測題、調查問卷等線上學習平臺任務,在參與課前活動的過程中,理解新時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如此,教師可在教學設計中按照教學流程,以教師課前活動為一列,以學生課前活動為一列,由教師提前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項目化活動的內容及要求,畫出一個督促學生進入課前自主學習狀態(tài)的師生雙向思維導圖 (如圖1)。
圖1 課前教學活動準備圖
由于學習主體在中學階段就已學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大學階段繼續(xù)講授這個知識點,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盲目開啟新課教學,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對舊知識簡單重復的膩煩學習心理,無法達到對舊知識深化講解的目的。通過對學生知識體系搭建的學情分析,對教學邏輯進行學理性探討,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層層相扣的課前活動安排,更易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范疇與其他社會形態(tài)特別是與資本主義價值觀的不同,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
教學的邏輯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的銜接上,課前準備活動的結束意味著對新知識教學的正式開啟。思政教材都是純文本的教材,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即使按章節(jié)知識層次一條條往下看,也極易犯迷糊,有混亂感,難以在大腦中形成條理清晰的邏輯關系圖,不能在大腦中形成知識體系,進而容易淡忘。教師深化教學內容的過程可按前測分析、教學導入、構建情境、新知探索、新知進階、學以致用和課堂小結這七個部分展開。
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課教學中,教師可組織簽到、復習提問等,以前測分析與學生一起回顧舊知識、銜接新知識。而后以習近平總書記價值觀金句進行新課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及價值觀的作用。組織學生開展組內討論,每組推薦一位同學進行觀點總結,而后教師發(fā)布線上組間互評活動。該教學導入的目的是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價值觀名言引出發(fā)人深省的問題,探究價值觀的重要作用,解析人類不同社會形態(tài)價值觀的發(fā)展軌跡,進而深化學理性教育。
在構建情境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PPT播放沈壯海教授的講座視頻《價值觀的力量》片段,然后在線上教學平臺開展提問活動,引導學生思考:你對價值觀的力量有怎樣的認識?此處所構建的情境目的在于突出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fā)展離不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講授,以視頻播放豐富課堂知識傳輸形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將《人生渡口》故事的二維碼發(fā)至班級QQ群,組織學生微信掃碼閱讀后展開討論:如果你是艄公,你怎么看待年輕人的取舍?如果你是這個年輕人,你會拋棄哪一個背囊?為什么?此處教學活動的安排目的在于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分析,以新媒體教學手段增加故事分享的趣味性,以小組討論帶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體性。
在新知探索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PPT展示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扣好人生的扣子”金句,播放視頻《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點要求》,然后組織學生思考討論,你打算怎樣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的四點要求?可通過發(fā)送《青年的力量,無限的希望》文章二維碼至QQ班級群,組織學生掃碼閱讀并思考:新時代的大學生該如何扣好人生的扣子?組織學生討論、探索問題答案的方式,引導學生領會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然后,教師可以S型時間線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適時漸入“四史”案例,并結合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所處的大變革時期的思想碰撞和多元復雜的特殊性,指導學生領會任何時期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全面發(fā)展,都必須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引領。
新知進階環(huán)節(jié)開始于一個課時的講授后,教師可通過PPT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在線上教學平臺進行主題討論,青年一代在疫情斗爭中挺身而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關系?而后可在PPT展示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币龑W生思考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該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來深入闡述青年與國家的關系。以托爾斯泰的名言深化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把人生價值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yè)的價值認同。促進大學生將“同祖國和人民在一起,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拼搏”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指引,創(chuàng)造有深度、有厚度、更精彩的人生。
在學以致用環(huán)節(jié),教師可發(fā)送劉明偵案例故事二維碼至QQ班級群,并開展問答活動:你從劉明偵身上學到了什么?而后教師還可通過PPT播放視頻《假如見到總書記,我想對他說……》,在線上學習平臺發(fā)布主題討論:假如見到總書記,你將怎樣匯報自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得?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劉明偵案例故事切入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內涵的講解,引導學生領會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道德實踐。通過視頻的導入,讓學生自主思考“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具體要求,闡明青年人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深落實。
在最后的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手繪思維導圖進行兩個課時學習內容的復習提煉,也可重新發(fā)放課前準備階段的調查問卷或課堂自測題等,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總結表達能力,并檢查教學效果。
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思維導圖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不僅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解決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更能大大激發(fā)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高校思政課具有系統(tǒng)性、條理性的特點,恰是運用思維導圖學習的優(yōu)選科目。如此,教師可在具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教學中,開設以前測分析、教學導入、構建情境、新知探索、新知進階、學以致用和課堂小結為課中教學流程的思維導圖式教學,在每個教學流程中輔以各種教學目的和教學手段的項目化教學分支內容,與學生的協(xié)作學習、自主學習、探討學習等學習方式相結合,彰顯師生共進的教學意圖。
一次新課的講授環(huán)節(jié)完成,并不意味著整個新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結束。為深入推進思政課教學入腦入心的實效性,思政教師還應在授課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或其他多種輔助教學方式,設置課后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或布置相關作業(yè),實施拓展性教學,及時反饋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的質量,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思政課后置作業(yè)的功能價值。課后拓展可以理解為教師在一節(jié)課知識點講解完后,對新授重難知識點的延伸教學,也是對學生整體領會能力的檢驗和反饋。
單純的理論說教教學模式是無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為加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可以發(fā)掘身邊的好人好事,以更為真實的模范事跡去感染學生。通過情感體驗,可以將行為活動規(guī)范到日常生活中,充分發(fā)揮思想的積極作用與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課教學完成后,教師還可在線上教學平臺發(fā)放課后作業(yè):作為護理專業(yè)的大學生,請以“我”為中心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目標為方向,在學習、交友、體育、生活、購物和思想修養(yǎng)等方面,為自己設計一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維導圖。要求:至少在第二級主題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散思維,設計兩層主題,做好扣好人生扣子的個人規(guī)劃。通過該項學習任務的發(fā)放,使學生在整合自我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小組討論,在聽取組內其他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后,力爭客觀、全面評價自己,進而有效完成并提交課后作業(yè)。如此,教師可在具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后拓展教學中進行這樣一個思維導圖的教學設計(見圖2),教師布置課后拓展提升的活動內容與要求,給出學生參與方案,從訓練結果中總結教學成效。
圖2 課后拓展教學結構圖
將思維導圖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視野,不僅具有應用的有效性,而且具有操作的可執(zhí)行性,不失為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和有益嘗試。思政課教師只有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精心鉆研,不斷探索實踐,正視教學設計的重要作用,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演練場,只有在課前對教學設計不斷調整細化,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重要意義,才能升華思政課對大學生補鈣壯骨、固本培元的無窮價值。精確完整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在授課前對教學內容有高水平的知識重組與搭建能力,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技能,以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高超的教學技術、完美的教學流程,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活動。完善的教學項目化活動設計與編排是其他任何教學方法都無可取代的,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深刻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無形力量。然而,要彰顯思維導圖在思政課教學設計中的創(chuàng)造性作用,使師生在共進中了解、接受和熟練繪制思維導圖,還必須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實踐教學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