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娜·卡爾賓來自芬蘭,現居維也納,她之前從沒想過找人來給自己的孩子補習功課。但在前年年初,奧地利的學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停課,她和丈夫不得不一邊工作一邊幫助七歲的兒子在線學習。考慮到停課可能會持續(xù)數月,她給兒子報了奧地利在線輔導平臺“沖啊!孩子們!”的“一對一”在線課程。一年半后,學校復課,她的兒子仍然會每周上一節(jié),他說他非常想接著學下去。
隨著多國迎來新的學年,停課數月造成的危害越來越明顯。麥肯錫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美國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平均比正常情況落后了五個月,閱讀能力落后了四個月。這種情況在印度和墨西哥等國家更為嚴重,因為那里的學校關停的時間更長。疫情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們報各種課外補習班,希望提升孩子們的教育,疫情則加速了這種趨勢。
校外培訓,也被稱為“影子教育”,包括大班授課的補習班、“一對一”輔導和在線課程。提供培訓的有兼職教師,也有跨國公司。這種現象在東亞最為普遍:80%的韓國小學生和90%的日本孩子都接受過校外培訓。其他地方當然也不例外。希臘的大部分學生都承認自己上過課外補習班。埃及剛入學的小學生中有1/3都在校外進行補習,等到中學畢業(yè)時,這一比例會達到4/5。
疫情之前,校外培訓已在世界各地不停擴張。2005年,英格蘭和威爾士11至16歲的學生中有18%接受過校外培訓,截至2019年,這一比例已上升至27%(倫敦地區(qū)更是達到了41%)。德國的情況也差不多,本世紀初有27%的學生參加了課外補習,2013年增加到了40%以上。2013年,南非11至12歲的學生中有29%參加校外培訓,而六年前只有4%的學生有類似經歷。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索倫·克里斯滕森說,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補習曾經是“聞所未聞的事”,現在居然也有新開的培訓機構在提供相關服務。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香港大學專門研究“影子教育”的馬克·博雷說,在全球范圍內接受教育的兒童越來越多了。2000年到2018年期間,完全沒有接受教育的兒童減少了約1/3,這意味著校內競爭變得越發(fā)激烈。特別是在一些貧窮國家,家長們擔心入學兒童增加會使教育質量下降,因而校外培訓就成了一種彌補手段。
中學階段的畢業(yè)生也在增加,想要進入頂尖大學變得越發(fā)困難。傳統(tǒng)意義上的“鐵飯碗”的式微也讓家長更加焦慮,急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人口結構的變遷造成了上述這些改變。1950年以來,全球生育率縮減了一半。家庭成員的減少讓家長有更多時間關注孩子的教育。與此同時,父母雙方都在工作的家庭也在增多。在美國,大約一半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而在上世紀70年代,這一比例只有不到1/3。雙職工父母沒有太多時間給孩子輔導功課,因而對育兒服務的需求就更高,這時,可以幫助教育孩子的校外服務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
疫情之初,校外培訓的增長勢頭受到了巨大沖擊。政府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和學校一起停課??夏醽喪锥純攘_畢一家大型校外培訓機構的所有人說,營業(yè)狀況目前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疫情讓很多人開始勒緊褲腰帶了?!皼_啊!孩子們!”機構的費力克斯·奧斯瓦爾德說,疫情剛暴發(fā)時,人們都在忙著應付,只有少部分家長選擇了校外培訓。一些地方還取消了大型考試。美國大學也同意申請人不參加規(guī)定的考試??荚嚨南鳒p自然對相關的培訓機構不利。
不過,隨著學校逐漸復課,家長對校外培訓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之前就對孩子未來有些焦慮的家長現在則變得更為焦慮。來自印度新德里的家政人員珊吉塔·哈爾德說,盡管她家的收入與疫情前相比已經減半,但是花在14歲兒子身上的補習費用卻是以前的三倍。學校前年就停課了,沒有這些補習班,她的兒子什么也學不到?!皵祵W健身房”是一家美國公司,它在十幾個國家擁有1000余家校外培訓中心。公司的艾瑞卡·阿普舒爾說,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新增報名人數有所下降,但自去年夏天開始,人數已經高于平均值。
英格蘭東部諾里奇的一家培訓中心提供由日本教育公司“公文式教育”設計的課程,學生們都擠在小板凳上做練習冊。從事慈善工作的克萊門特·塔拉說,他之所以會帶四歲的兒子每周去上一次“公文式教育”的課程(剩余六天會有家庭作業(yè)),原因之一是學前教育因疫情停擺。心理保健護士嘉美·烏東卓的兩個女兒每個月要花200多英鎊上數學和英語課。在學校停課期間,有時候“公文式教育”的練習題是兩個孩子僅有的學習材料。
另一方面,疫情導致的失業(yè)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吸引了更多人從事校外培訓工作。奧斯瓦爾德說,封控期間在“沖啊!孩子們!”平臺注冊培訓講師的人數飆升。很多貧窮國家的老師在學校停課時開始為校外培訓機構授課(在線學習在這些國家壓根就不存在,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也執(zhí)行得不徹底)。就算學校復課,他們也很可能會繼續(xù)從事這些兼職工作。
貧窮國家的很多孩子上的都是便宜的私立學校,部分學校在封控期間破產。印度差不多有一半的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學校。有調查顯示,自疫情暴發(fā)以來,超過1/4的孩子已經轉入了公立學校。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所私立學校的校長扎希德·莫臥兒說,該校學生的入學率下降了2/3。因此而失業(yè)的老師不得不依靠從事校外培訓賺錢。
目前,英、澳等國政府會向校外培訓機構撥付一定費用,來幫助扭轉當地教育不公的局面。雖然這只是暫時的行為,但有利于校外培訓機構的發(fā)展。疫情迫使這些機構加大對線上產品的投資,家長和學生也逐漸適應了這種學習模式。線上教育產品的多樣化可能會降低校外培訓的費用,并且擴大覆蓋面。
校外培訓的蓬勃發(fā)展也許能夠抵消疫情造成的部分影響。英格蘭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之前,參加“公文式教育”數學課程的11歲孩子比同齡人的數學能力超前七個月。德國波茨坦大學的史蒂夫·恩里奇說,其他研究也發(fā)現,高質量考試輔導類培訓對貧困孩子的幫助比對富裕孩子的大。他認為,校外培訓可以彌補教育鴻溝,況且這種鴻溝因疫情還在不斷擴大。
但事實上,校外培訓也并非全然無害。在很多國家,尤其是一些貧窮國家,校外培訓的老師主要是公立學校的老師。部分老師在兼職培訓工作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更有甚者,一些老師會將重要的學習資料留到校外班上使用,以此迫使學生參加補習,或者暗示不參加補習就得不到高分。博雷表示,老師兼職進行校外培訓可以賺到錢,這會讓他們更不愿意去偏遠鄉(xiāng)村教書,但在那些地方,家長們根本無力負擔校外培訓的費用。
此外,校外培訓還會擴大教育不公。薩頓信托基金會發(fā)現,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富裕家庭(根據是否擁有汽車和電腦、是否經常旅游、家里衛(wèi)生間的數量等問題計算)中有34%的孩子參加過校外培訓,與此相比,貧窮家庭的孩子只有20%接受過校外培訓。而貧窮家庭通常會選擇不太好的培訓機構,這在世界各地是普遍現象。這些機構的教學質量不高,會讓學生厭學,壓力過大,甚至自滿,從而造成不小的危害。印度的一項調查發(fā)現,參加校外培訓的孩子逃學的概率更大,其成績也和同齡人相差不多或者可能會更差。
校外培訓遍地開花,甚至已經成為必需品,這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中國一所師范大學的張教授說,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一些老師可能會直接建議他們去報補習班。她說,有些知名學校還會要求學生在學期開始前學習部分課程,這樣學校的教學進度就會看起來非??欤议L只能去給孩子報補習班。但學校同樣也會有壓力,因為有孩子上了大量補習班,老師就必須要加快授課進度,而這會讓那些沒有補習的孩子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
與學校的老師相比,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會更愿意嘗試新的課程、教學方式和技術,這會推動教育體系的革新。不過,校外培訓機構也會抵制對考試等的改革,因為那會降低家長對培訓服務的需求。龐大的校外培訓產業(yè)可能會影響包括教育在內諸多產業(yè)政策的實施。
隨著社會對校外培訓需求的增加,各國政府也在想辦法讓這類培訓更公平。日本和韓國建立了公共校外培訓機構,嘗試通過“學券制”保證培訓能夠全面覆蓋??死锼闺f:“‘影子教育’一旦發(fā)展起來,就很難將其消除。我們能做的只有想辦法放大其優(yōu)勢,弱化其劣勢?!?/p>
[編譯自英國《經濟學人》]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