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 王龍海 陳志偉
多元智能理論自提出以來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多方關注。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為高校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應用在體育教學中同樣也具有十分強勁的力量。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能夠有效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幫助教師樹立個性化的課程觀,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信,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時不能盲目套用其他科目的教學模式,應該在自身的基礎上展開應用實踐,如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借助娛樂游戲愉悅課堂氛圍、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策略、制定綜合的評價體系以及促進教師智能的多元化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多元智能理論的作用,有效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
1 多元智能理論的含義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教育學者、心理學專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他將智能體系劃分為七個不同的理論分支,突破了原有的認為智能只是簡單的言語邏輯范圍之內的一種能力,他認為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分析人們在某種社會情境下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學習者在某一種社會情境下所表現(xiàn)出的應對問題的能力,根據(jù)應對的方式不同,可以歸納于不同的智力能力中,多元智能理論關注到了學習者的多個不同能力,通過對學生多元智能的培養(yǎng),能夠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應對。
加德納認為人至少有七種智力,分別是語言智力、邏輯數(shù)學智力、空間智力、肢體動覺智力、音樂智力、人際智力、內省智力。每個人身上都具有這七種智力,它們既相互獨立,又互相影響,對人的學習和生活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每一種的智力表現(xiàn)形式都是不同的,而且就算是同一種智力,每個人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實踐中,若是需要對人進行評價則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探究。
隨著多元智能理論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其實踐作用也被不斷認可,在實際的教學中獲得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2 多元智能與體育教學
2.1 體育學科中的語言智能
語言智能不局限于文字,還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是否能通過文字或是口頭表達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是語言智能優(yōu)劣的衡量標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將一些動作通過口令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除此之外,學生通過自我思考、小組討論、觀察評比等方式總結課堂上的動作要點,這些是語言智能在體育學科中的體現(xiàn)。
2.2 體育學科中的邏輯數(shù)學智能
邏輯數(shù)學智能是指個人運用數(shù)字或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也充斥著許多數(shù)學概念,如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運動所要求的人數(shù)、需要的場地大小;在田徑項目中,需要計算終點的距離和自己的跑步頻率等,都是與邏輯數(shù)學智能有關的內容。
2.3 體育學科中的空間智能
空間智能表現(xiàn)為個人感知空間世界并將空間世界進行知覺轉換的能力,其在體育教學中,也具有很強的存在感。在課堂上,通常教師完成了某一項技能的教學后,都會讓學生自己閉上眼睛在腦海里進行復習,通過在腦海里對動作形象的想象,能夠加快學生掌握此運動技能的速度,并提升其學習效果??臻g智能優(yōu)勢越明顯,學生越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動作形成正確的記憶。
2.4 體育學科中的肢體動覺智能
肢體動覺智能顧名思義就是有關學生肢體運用的智能,簡單來說就是學生是否能靈活控制自己的肢體,并通過肢體來解決問題、處理目標的能力。這一智能在體育教學中十分明顯,大多數(shù)體育教學的目標就是要發(fā)展學生的肢體動覺智能,幫助學生獲取運動技能,提升身體素質。
2.5 體育學科中的音樂智能
音樂智能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自身的節(jié)奏性有很大的關聯(lián)。在體育教學中,通常需要伴隨著某些拍子,比如學生在進行籃球練習時,就需要遵循一定的節(jié)奏。在跳高、跳遠訓練中,學生在起跳前通常都需要進行助跑,助跑的節(jié)奏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掌握正確的助跑節(jié)奏,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此外,在投擲類運動的教學中,教師也會將整套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按照兩拍或三排的節(jié)奏進行投擲,學生通過對節(jié)奏的感知,也能更好地領悟這一運動的動作技巧。更不用說在健美操一類的運動中,音樂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因素。
2.6 體育學科中的人際智能
人際智能表現(xiàn)為學生通過感知他人情緒,并與他人進行交往的能力。在課堂上主要表現(xiàn)為是否能與他人進行合作,進行互幫互助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團體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運動都是十分強調團隊合作的運動,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需要與其他人多溝通、討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與學生經(jīng)常進行溝通,這都是人際智能在體育教學中的表現(xiàn)。
2.7 體育學科中的內省智能
內省智能是學生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采取相應行為的能力。比如對缺點進行彌補,對優(yōu)勢進行發(fā)展,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有自知、自律以及自尊的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分組教學的模式。在分組教學或是分組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很直觀地看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內省智能使其在看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后會及時進行反省從而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斷提升自己的運動水平和促進技術動作的掌握。這種在課堂上的良性競爭能夠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通過反思來進一步提升自己。
3 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的優(yōu)勢
3.1 改變教師以往的學生觀
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師要全面看待學生,也就意味著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最看重的學生的運動能力的問題,當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體育教學,在評價學生時便不會講運動能力好壞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也就不會對學生區(qū)別對待,學生能夠被更公平地對待,有助于進一步激發(fā)其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3.2 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多元智力理論不僅提出了人的智力結構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還提出了要將優(yōu)勢領域與弱勢領域進行平衡的觀點。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智力領域和不擅長的智力領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能將優(yōu)勢領域的特點遷移到弱勢領域,從而促進弱勢領域的發(fā)展也是相當重要的教育內容。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也要遵循這一教學原則,通過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多元智能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以促進學生優(yōu)勢才能的展示和發(fā)展,實現(xiàn)其個人價值。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教師也要采用更加科學的教育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將自己所擅長的優(yōu)勢領域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和意志品質遷移到弱勢領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并且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3.3 提升課程內容的多樣性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所擅長的智力各有不同,因此在課堂上,過于單一的教學內容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而且,課本上的內容盡管全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一方面幫助學生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來解決課堂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課堂上學到的內容應用至實際生活。學生在學習中會展現(xiàn)出自身不同的優(yōu)勢,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對學生展現(xiàn)出來的優(yōu)勢進行觀察,并根據(jù)他們的優(yōu)勢來制定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將會被淘汰,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教學課堂會隨之增多。教師在選擇課程內容前,首先應該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進行調查,然后基于調查結果調整課程內容。因此,課程內容應該盡可能的多樣化,通過解決學生的需求來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4 多元智能理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 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jù)學生的特征進行教學
大學生正處于一種生理和心理都在進行劇烈變化的時期,無論是自身身體素質、接受運動的能力還是自身的智力優(yōu)勢方面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并根據(jù)學生的性別、智力特征、身體技能等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智力,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培養(yǎng)運動智力促進其他智力的發(fā)展。
4.2 借助娛樂游戲活躍課堂氛圍
體育教學中所需要的環(huán)境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教學,體育環(huán)境越豐富、越全面,就越有可能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質量。因此,為了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需要選擇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其中所包含的運動材料越廣泛越好,學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進行多次嘗試,最后選定項目。學生在課堂上擁有自主選擇權,意味著學生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課堂項目,其主體性能夠進一步得到凸顯,參與課程的興趣也會進一步增強,而且隨著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利,他們也能獲取更多關于運動項目的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教師要在課堂上借助一些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單純的理論教學容易讓學生感到抗拒,而結合了游戲的課堂第一能夠為學生學習體育技能提供更多的途徑,第二也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內完成學習,學生在游戲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能力也能夠作為教師觀察學生智力結構的一種途徑,幫助教師更理解學生的同時還能讓運動技能技巧和知識讓學生更簡單地接受。
4.3 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多媒體課件當前被大面積的應用于教學課堂中,它是一種應用相當廣泛的教育媒介。作為當前高校內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同樣需要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學生的音樂智力和空間智力能夠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得到多方面的激發(fā)。多媒體課件能夠有效地改變傳統(tǒng)課堂“老師講、學生聽”的教育模式,增加課堂趣味性,還能讓學生更加便捷地獲取體育資源。不僅如此,在教授具體的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時,也能借助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畫面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籃球防守戰(zhàn)術時,光靠教師一人進行講解,難免顯得枯燥無味,而且學生也很難從教師一個人的示范中獲取到有效的知識,此時,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就可以展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聯(lián)合其他教師將籃球教學中的防守策略進行演示,然后進行錄制,通過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全面地進行學習。學生能模仿視頻中的動作進行學習和鍛煉,對于自己覺得不好掌握的動作,也能根據(jù)自己的需求暫停播放,進行反復學習,而不是在課堂上由于需要跟上大家的步伐,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也是考慮到學生的智能結構差異,能夠很好地兼顧到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與劣勢。
4.4 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策略
在課程中取得成就、獲取信心是幫助學生不斷突破自我,向更好地未來前進的重要舉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策略。多元智能理論指出,自身優(yōu)勢區(qū)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能夠遷移到其他弱勢區(qū)域,從而促進智能結構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同樣也會促進自身其他素養(yǎng)的提升,提升體育素養(yǎng)能夠為提升其他方面的素養(yǎng)打下基礎。要幫助學生樹立挑戰(zhàn)自我的信念,可以通過制定一些挑戰(zhàn)游戲或挑戰(zhàn)賽之類的運動練習,強調其中的競技性,激發(fā)學生的勝負欲。在進行競技練習時,需要對場地進行科學布置,一關要比一關更難,其形式類似之前的電視節(jié)目“智勇大沖關”,在每一關都會設置相應的障礙,其通關難度也是一級比一級更高,學生需要不斷突破自身極限,其挑戰(zhàn)精神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激發(f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學生每突破一個難關,教師都應該設置相應的獎勵措施,讓學生在精神上或物質上得到慰藉,才更有可能增強他們的信心。大學是學生鞏固自己的三觀,健全自己的人格的時期,因此,在教學中更需要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讓學生不斷挑戰(zhàn)自我,培養(yǎng)堅強的性格。
4.5 制定系統(tǒng)的、綜合的評價體系
以往,不論是體育教學還是其他課程教學,最終的衡量標準都是比較單一的根據(jù)學生最終考核成績的高低而定的。評價體系較為單一,很難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因此,為了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應該制定一個更加科學、全面、系統(tǒng)、綜合的評價體系,采取多種評價方式,不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也要積極地對自己進行評價。除此之外,學生之間互相評價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認識到自己在體育學習中的不足,對自己的短板進行補充,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促進自身體育技能的不斷提升。教師評價能夠更加準確地指出學生在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能給予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既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運動技能的提升,同時也給師生溝通創(chuàng)造了有效的途徑,這對提升學生的語言智能也有很大幫助。此外,學生之間互評也能增強學生自身的溝通能力,提升交往智能。
4.6 促進教師智能的多元化發(fā)展
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不只需要教授學生體育知識,更需要具備評估專家的素質,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還有對學生能夠做出客觀評價的能力。除了學生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來的運動智力,還要對學生其他的智力方面進行評估。因此,教師也需要有多元化的智能。在實踐中,主要是要培養(yǎng)教師對多元智能的認知,教師對多元智能理論理解得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將這一理論深刻貫徹到學生的培養(yǎng)中,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好地發(fā)展。
多元智能理論當前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帶去了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地提升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本文系云南省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重點項目課題:“云南省學校體育教材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21ynty104)。
(作者單位:1.昭通學院;2.云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