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
摘?要:本文主要以汽車零部件設計中公差原則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進行公差原則與最大實體基本介紹,其次從應用間隙配合形式、應用過盈配合形式、應用過渡配合形式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汽車零部件設計中公差原則的具體應用思考,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汽車零部件;公差原則;最大實體;有效措施
每一門課程都涉及獨特的語言形式,數學課程以微積分以及方程為主、經濟學課程以通貨膨故障為主、計算機課程以變成為主,然而針對工程學科,包含工程圖紙以及機械零件加工等,在具體的機械設計中,公差原則是一個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目前我國人們更多的需求汽車,汽車零部件的設計質量不僅關聯著汽車使用的效率,還影響到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每一個企業(yè)都應該高度關注零部件的設計。具體的汽車零部件設計上,怎樣高效率的運用公差原則,科學的完善汽車設計是工作者應重點研究的,實際情況如下。
一、公差原則與最大實體基本介紹
所謂的公差原則,作用在尺寸公差處理以及形位公差處理的一種模式,加工汽車零部件,不只是體現出尺寸誤差,還體現出形狀誤差。零件尺寸的實際大小,加工結束后誤差大小全然呈現差異,要想有效的對比零件加工精度等級指標,要標準化的處理零件尺寸大小信息與形位信息,這也是標準公差的體現形式。汽車零部件的設計中,在適應零件功能化需求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增強經濟效益,相關人員應思考尺寸與形位公差的內在關系,也就是公差原則【1】。涉及獨立原則以及對應要求,設計工作者在某種層面上愿意使用獨立原則的形式對尺寸與形位公差的關系進行處理,可并不是最理想化的模式,而是應細致的研究喜尺寸大小與最大實體內容等,做好汽車零部件設計的準備工作。另外研究最大實體,對現有的汽車零件進行初步加工,后續(xù)設計輪廓過程中遵守最大化的邊界性原則,具體尺寸和實際尺寸有所偏差的情況下,允許形位誤差指數大于公差指數,這樣零件的具體輪廓滿足最大實體失效邊界的需求,而最小實體要求和最大實體要求之間恰巧相反,可以從反面進行具體研究。
二、汽車零部件設計中公差原則的具體應用
以孔以及軸為入手點,在汽車零部件的設計中具體應用公差原則,體現在下面幾個模塊上。
(一)應用間隙配合形式。對于間隙配合形式,作用在汽車零部件的銜接活動上,在結構設計上的相關運動關系探索中,在需要體現出自由度的狀態(tài)下引進間隙配合的手段。若銜接支持點引進滾動軸承的形式,特別是汽車機械化的變速器設計上,箱體以及中間軸具體支持地區(qū)有滾動軸承裝置,由于中間軸旋轉精度的指數比較高,那么在促進后階段正常維修與運作期間,大多數情況下應確保滾動軸承的內圈以及中間軸實體指數可以互相吻合,由此中間軸與常嚙合齒輪之間呈現時刻潤滑的狀態(tài),降低摩擦現象的出現率【2】。與此同時此種表達的模式給變速器中間軸處理提供便捷條件,控制生產成本,最大化的給企業(yè)帶來經濟效益。需要關注的是,最大實體應包含基準這一個元素,也就是借助運動關系適應材料使用的需求,間隙配合參照最大實體的原則進行,分析為孔的尺寸在接合長度上一直要超過軸的尺寸,這樣孔與軸確保自由裝配,并且在特殊情況下能夠完全互換,不然要調整汽車零部件互換條件。引進滾動軸承裝配的形式,尤其是在連桿打斷以及曲軸銜接部位、箱體與曲軸的銜接部位,通常要借助固有的間隙配合手段調節(jié)加工曲軸的效果。引進包容條件的間隙情況,受到較高旋轉精度的影響,零件裝配精度也應該保證較高指數??捎捎诹慵嬗行挝还畹牡燃壃F象,再者調整的難度大,所以相關人員應適當的降低公差值管理標準,也就是形位公差值能夠大于零件圖樣的具體公差值,由此加工可更加具備便捷性的優(yōu)勢。
(二)應用過盈配合形式。汽車零部件的過盈配合形式應用,作用在各個部件的固定化銜接上,零件和零件之間傳遞較高指數的力矩,比如在銜接發(fā)動機的飛輪以及曲軸階段,實施針對性的過盈配合方案。發(fā)動機飛機充當最高轉速的一個主要不見,在保障飛輪旋轉精度的前提下,工作者應細致的處理曲軸以及飛輪之間的精度指數調整【3】。以此為基礎引進包容要求,最大實體條件在具體尺寸出現偏離的狀態(tài)下適當補償對應形為公差,因此減少汽車曲軸的生產成本。思考到高精密化的固定操作,若配合精度難以保障,應思考過盈量獨立原則的運用可行性,由此更多的給汽車零部件生產節(jié)約成本。
(三)應用過渡配合形式。在過渡配合形式上,其重點是作用在汽車機械論零件需保持高定心條件的項目中,試圖從機械零件的中性特征入手,最大化減小汽車零部件的定位誤差。引進過渡配合的區(qū)域,汽車零部件應通過壓力機進行木錘安裝,或者借助相關的工具拆卸。汽車發(fā)動機的活塞銜接部位,特別是和活塞銷的銜接,可以出現無運動因素,也就是說保障活塞孔與活塞兩者有一定中性關聯即可。汽車機械化的變速器設計上,各個齒輪軸的支持部位要安排包容性要求進行實施,滾動軸承外圈以及箱體借助過渡配合的形式執(zhí)行【4】。汽車常嚙合齒輪以及齒輪軸的間隙中,要想增強齒輪旋轉精度指數,適當添加軸套,對應軸套和齒輪軸內部通過輕盈過渡配合的手段落實最大實體的過渡性配合。
結束語
綜上所述,汽車行業(yè)在近些年飛快發(fā)展,對應零部件的材料與操作工藝以及檢驗性能的技術都應該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而革新。新時期對汽車零部件設計工作提出嚴格要求,零部件的設計上,相關人員要貫徹公差原則,研究人們出行的需求和零部件的實際作用,在多個維度上健全汽車零部件的設計體系,靈活借助公差原則輔助零部件設計,最大化增強零部件的設計質量和使用價值,帶動零部件設計工作創(chuàng)新與完善,給汽車企業(yè)的經營帶來較多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志勇,張紀珠,耿美君. 基于激光和視覺技術的汽車零部件在線測量研究[J]. 制造業(yè)自動化,2020,42(11):136-139.
[2]張高明,田洪峰. 汽車發(fā)動機的裝配偏差仿真分析與公差修正[J]. 機械,2020,47(11):49-53.
[3]耿麗紅. SPC在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y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 天津科技,2020,47(09):49-52.
[4]徐學林. 汽車零部件設計中公差原則的應用與分析[J]. 內燃機與配件,2019,(2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