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摘? 要:在3-6歲幼兒的成長階段,他們的學習內容均以生活常識為主,如何將幼兒的“防疫”學習通過生活教育理論提高效率成為本篇論文的主要論述點。我們巧用“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法改變原有”防疫”活動體制,讓幼兒“防疫”學習充滿生動與特色。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學做合一;防疫教育
“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是著名的教育學者陶行知先生通過多年的研究總結而成:“活的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边@種新的教法旨在改變曾經以“說、聽、模仿”為主的活動方式,用生活的“感受、思考、暢想”去探究未知的領域?!敖虒W做合一”生活理論一直都應用在一些幼兒活動中,但是在2020年春節(jié)期間,一場“疫情”擾亂了我們生活學習的腳步,于是我們將教學課堂轉移到了網絡線上學習和線下的家庭實踐學習。我們開展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幼兒“防疫”教學。
一、談“教學做合一”的生活理論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國教育之弊端為使用大腦的人不愛用手,使用手的人卻不善于用腦,所以導致一無所獲?!毙呐c行沒有得到統(tǒng)一,下面基于“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應用于幼兒的“防疫”學習,闡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做合一”理論應用在“防疫教學”的含義。
這種生活理論法則是學的方法和教的方法與做統(tǒng)一起來,即 “做”是“學”的老師,付諸于實踐,而從“做”上引導幼兒的才是真的“教”。也就是將幼兒的“防疫”學習放在實踐的核心當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對“防疫”知識學習,在線上分享知識后還需要通過幼兒在線下的不斷實驗與鍛煉總結“防疫”小知識。
(二)“教學做合一”理論應用在“防疫教學”的原因。
首先,幼兒“防疫”教學是最能夠體現“做”這一點,在3-6歲的孩子中,在動手動腦能力上潛力無窮,他們擅長想象,更加喜歡親自摸索未知。其次,“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與目前我國幼教課程體系保持一致,幼兒“防疫”教學更重視動手能力,在學習內容上豐富多彩,更便于應用生活法則實現教育目的。因此將生活理論應用在幼教“防疫”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加強學習效率,改善師幼“一問一答”傳統(tǒng)教學法,真正讓孩子投入到生活與學習中,做自己課堂的主人。
我們明確“學為中心”的關鍵意義,但是比“學”更深一層次是“做”,通過“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提升“防疫”教學效率,讓老師擁有一套具備科學合理意義的教學法,不僅能夠加強教育改革,也能夠從中激發(fā)新的潛能與思想。
二、談“教學做合一”中“學”的問題
(一)“做”而不“學”:形式散漫、重游戲缺教導
對于“防疫”相關內容“學”態(tài)度的不認真。在幼兒園,我們常常會遇到此類問題,那就是將教學形式散漫化,游戲不注重幼兒教育,游戲中一味地由幼兒盲目地玩,沒有觀察、分析、總結反思。
幼兒教師在組織“防疫”活動的時候以游戲的方式開展,幼兒教師通過語言、動作聲情并茂地參與到幼兒當中,而絕對不能僅僅靠講述、教授的方式來指導幼兒對來“學”。
(二)“教”而不“做”:一對多問答、僅靠說教傳授
教師在教學里面注重了“學”,卻忘記了讓幼兒去做、去思考,去真正的了解。因此,在線上活動時,我們將“防疫”七步洗手法就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兒歌動畫讓幼兒不光學,更在線下的實際生活中做起來。
幼兒只有能夠逐漸去理解教師引導他們“做”的內容,才會對“防疫”活動保持興趣,參與興趣度和參與感也才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三、談“教學做合一”中 “學”的效率
針對于“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如何改善幼兒“防疫”學習效率,將“教”和“學”綜合起來,讓幼兒在既能開展智慧的條件下發(fā)展動手能力,基于這方面,闡述如下觀點。
(一)保持學法、做法、教法的合一
在正常的教學活動時,我們在組織一節(jié)“防疫”活動,主體為“幼兒”與“老師”,教學背景就是當下的大環(huán)境中如何做好自我防護,讓幼兒的“學法”和老師的“教法”相統(tǒng)一,并且我們在活動中要真正的將“做法”融入進入。
在進行“教學做”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對幼兒的“防疫”學習起到很大程度上的輔助作用,這個輔助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fā)幼兒去“學”“做”的興趣,通過游戲設計、活動設計等方式吸引幼兒深度參與“防疫”活動其中。
(二)貫徹生活理論、讓活動與現實結合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也告訴我們,要講“防疫”活動內容與生活結合在一起,這并不是違背活動的教學目的,而是更好的讓幼兒為今后的發(fā)展做準備,那么在一切課題的選擇上就必須要認真。
好的習慣應該從孩子時期開始,那么教學的方法就是真正的杜絕其頑固的弊病,從而尋找教育的真正哲理與真諦,用一種再塑造的行為模式去構建幼兒課堂,讓幼兒能夠自身產生學的意識,那么這樣一來,我們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法則也就貫徹的顯而易見了。
“學而不做”“教而不做”是當下幼兒活動效果不佳的兩個最為主要的原因,在“防疫”活動教育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辦法在于“保持學法、做法、教法的合一”“貫徹生活理論、讓課堂與現實結合”在和幼兒相處的過程當中,教、學、做的理念根本上在于認為生活即是學習知識的課堂,課堂也是感悟生活的絕佳場景。這對于幼兒教師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做好備課工作,更要深刻領會“教學合一”的教學理論精神,隨時能夠做到在生活場景中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有所得。同時教師要考慮如何去備課,如何在活動中讓幼兒加強對生活的理解和領悟。
參考文獻
[1] 閆引堂.“教學做合一”思想的轉向及其意義[J].現代教學. 2014(23).
[2] 康琳.創(chuàng)設適合21世紀孩子成長的幼兒園環(huán)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5(11).
[3] 張斌.幼兒園教育中“兒童意識”缺失的問題分析[J].幼兒教育. 2015(34).
[4] 陳振華.以教育信息平臺推動師生“教學做合一”[J].現代教學.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