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語文核心素養(yǎng)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發(fā)展思維,促進學生主動鑒賞,傳承文化。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文言文中的語言知識,了解文言文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主動鑒賞語言美,開闊視野,提高傳統(tǒng)文化意識,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提高學生語言、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加工,形成文化意識。
一、挖掘文言文中知識,主動建構語言
1.重視字詞探究,夯實文言基礎
在文言文閱讀中,字詞是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文言文字詞的含義,才能夠理解句子,進而理解篇章,把握文章的整體含義和主旨。文言文中的字詞表意豐富,需要學生仔細琢磨,深入體會和感悟。例如文言文中疑問代詞就有很多種:誰、孰都可以代人,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王曰:‘誰可使者?’”代事物的詞有胡、奚,如《蜀道難》中的“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代指所在地的有安、惡、焉等,《逍遙游》中的“彼且惡乎待哉?”學生仔細探究這些代詞的用法會了解它們在文章中的指代內容,形成自己的深刻認識,更好地理解文章。文言文的表達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多種表達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語境來尋求詞匯含義,更好地理解句子。例如表達“極其”的詞語就有很多,如:最、極、甚、殊、太、至、尤、大、絕等,都可以表達非常的含義,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很”“極”“太”“非?!薄胺滞狻薄疤貏e”。在課文中出現過很多這些詞的用法,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其中的“殊”表示的就是“非常”“及其”的含義。學生重視文言字詞積累,夯實基礎,會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2.分析思想內容,理解文章主旨
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看到字里行間表達出來的思想內容,理解文章主旨,實現語言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過秦論》時,學生通過探究要認識到文章表達了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嘆息,勸諫漢文帝采取仁政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這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賈誼雖然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角度對秦王朝滅亡作出評價的,但仍有很強的進步意義。思想內容的理解肯定是在理解字詞基礎之上的,鼓勵學生先學會理解字詞含義,再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逐步在探究中理解文意,逐漸形成客觀性認識,文言文的素養(yǎng)才會逐步提高。
3.體會表現特色,探究藝術手法
在探究文言文時,學生要主動分析文章的表現特色和藝術手法,在掌握文章表達的基礎上進行欣賞和品味,提高鑒賞能力。文言文言簡意賅,利用有限的文字表達了意蘊深遠的含義,需要學生主動挖掘,在對語言文字的領悟中深化認識。在分析和評價文言文的表現特色時,學生要主動閱讀,主動思考,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特色,形成自己的感悟。例如在學習《屈原列傳》時,學生通過閱讀會感受到文章用了很多的筆墨寫楚國的命運,這是一種暗示的寫作方法,想要通過楚國的命運來暗示屈原的命運,他們是相同的。這種暗示的表達,說明楚國遠離屈原后的巨大損失,揭示楚懷王的昏庸,把屈原的命運和楚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在表達上文章記中有議,敘中有情,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表達了作者對屈原的同情和對國君的批判。文章的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屈原愛國無私的品德和出污泥而不染的偉大人格。
4.梳理框架結構,理清文章層次
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時要學會梳理文章的層次,把握文章的結構,形成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提高理解能力。理清文章的層次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結構。教師要鼓勵學生有目標地分析,主動甄別。例如學習《庖丁解牛》時,學生通過梳理會認識到文章介紹了一代名“庖”的成長歷程。剛開始時庖丁對解牛并不了解,每個月都要換刀。后來通過不斷練習,他對牛已經有了清楚認識,可以做到“目無全?!?,每年換一次刀。繼續(xù)練習后,庖丁對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可以做到“不以目視”“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這體現了他對解牛了如指掌。通過對庖丁十幾年刻苦練習的梳理和探究,學生會領悟文章的寫作框架和思路,形成自己的理解。
二、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激活學生思維
1.大聲朗讀培養(yǎng)語感,熟讀成誦
學習文言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聲朗讀,并且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探究,把握文章的節(jié)奏和韻味。學生通過朗讀會感受到古今異義字,以及異讀字的讀音。學生在朗讀中也會結合文言文的語法結構、句式特點、修辭和虛詞等來感受文章的節(jié)奏,形成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學會斷句,學會停頓,能夠抑揚頓挫地朗讀文章,表達出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學生在朗讀時還要關注情感基調,恰當地體會文言文的情感,結合動作和表情來朗讀,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2.有效提問鼓勵質疑,發(fā)展思維
教師要積極地設計問題,并鼓勵學生質疑。學生在探究中會活躍思維,形成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庖丁解?!窌r,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庖丁幾十年的苦練,他都在探索什么?問題是指導學生探究和分析的導火索。學生通過思考會看到庖丁幾十年解牛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改進,主要是因為庖丁掌握了牛的生理結構,能夠順其自然,躲避矛盾,尋找出路。通過他解牛技術的進步可以認識到探索規(guī)律的艱辛是必不可少的,要堅定不移地實踐,要努力奮斗,孜孜以求。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會主動思考人生哲理,體會其中的道理,進而懂得在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也要堅持不懈,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斷實踐和嘗試。
3.角色扮演融入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通過體驗的方式來探究知識。角色扮演是促進學生融入情境,主動體驗的最佳方式。學生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會主動學習文言文知識,積極想象,對文本形成創(chuàng)造性理解。為了表演精彩,學生會想象創(chuàng)新,主動編排,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例如在學習《鴻門宴》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故事為線索進行角色扮演,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理解故事,形成客觀性認識。在表演過程中,學生會認真琢磨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仔細分析,了解到范增進言、項伯夜訪、張良獻計、范增示意、項莊舞劍等內容。通過把這些細節(jié)表演出來,學生就會對文章形成深刻理解,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表演活躍了課堂氛圍,給學生帶來了快樂,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總之,在文言文閱讀中,教師要關注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探究字詞,分析思想內容,探究藝術特點,理清文章層次。同時,教師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聲朗讀,為學生設計問題,并鼓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主動感悟,實現語言能力的提高,落實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