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祥璐
(北京天圖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木質材料作為最古老,最傳統(tǒng)的材料,經過匠人對加工工藝的不斷革新,其自然的紋理,常常給人以清新質樸之感。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木質建材不但沒有退出歷史長河,還越發(fā)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與審美價值也越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博物館展陳的目的在于使人們認識到更多的歷史和人文,加強展示的作用,使游客獲得最好的視覺體驗。在展陳設計時需要對展覽內容深入理解,對展覽內容、觀眾心理、展館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綜合把握。在分析博物館室內裝飾設計問題時,應當以總體的展覽風格為基準,讓木質材料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展覽的總體內,真正的成為展覽的一部分。所有的事物在發(fā)展時期都會產生無法躲避的矛盾以及問題,為了可以更好的總結博物館室內裝飾設計的要點,需要分析博物館空間設計的狀況,找出其所存在的問題,做好展品的保護工作,確定出博物館室內空間裝飾設計的發(fā)展方向,不可盲從的進行無意義的裝飾,要做到資源能源的節(jié)約,避免社會資源耗費,合理的利用博物館的基本空間。在本文中,宜賓美術館以展現地方的時代風貌和地方特色為主,在陳列、頂棚、立柱等的設計中,以木料作為基本材質,提高了博物館的展示效果。
1.木質結構具有良好空間感
要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內部空間的裝潢,就必須在布局上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裝修的作用更多地反映在墻面的簡潔上,反映出內部的材料與形態(tài)之間的交替和變換。在當代中國,將中國的傳統(tǒng)木材材料應用到現代裝修中,也要將其與當代要求相融合,讓中國的傳統(tǒng)元素在當代裝潢中綻放光彩,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民族的文化。
2.木質材料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具有防火防潮的特性
木料和現代科技結合,具有很強的防火性能。采用水基阻燃處理劑處理的木質建筑結構在遇火時,表面會形成一層碳化層。碳化層的導電性低,可以阻止火焰的蔓延。良好的防潮性能。經預干燥處理后,木材含水率低于19%時,其防潮性能約為磚混結構的10倍。目前使用ACQ、BAC等防腐劑處理的木質材料,比其他建筑材料更不易因偶爾雨水受潮而受到永久性損壞。
3、木質材料綠色環(huán)保
木質建筑材料是四大建筑材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資源,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可大量回收利用。廢舊木制品既可作燃料,也可將紙張或板材投入工業(yè)建筑。很明顯,木結構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最小。
4、木質材料的美學特性
木料不但有實用價值,還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的圖案也是千變萬化。木材紋理分為木材紋理和人造木材紋理兩種。木材紋理的形態(tài)可以分為弧形紋理、直紋理、病態(tài)紋理等?;⌒渭y理柔美,圖案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主要用于家具和室內裝飾。直紋理具有硬朗的美感,常用于地面、室內墻面等垂直、水平的開放平面。病態(tài)紋理是一種隨性美,在室內設計中起裝飾和點綴作用。人造木紋則是以實木天然紋理為基礎,去粗制濫造,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木炭工藝還可以使木紋具有凹凸立體質感。
5、木質材料的設計形式
中國的木質建筑有著很長的歷史,在中華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科技的進步,木材防火、防腐、防蛀等工藝的發(fā)展,木材的改性、膠合或粘合等工藝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木質結構的發(fā)展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趨勢,從梁柱式、輕型、井干式到新式板式,百花齊放,目前已經可以應用在大型建筑物上了。利用木材構件來進行室內空間的裝修,既能表現出木材自身的質感和顏色等簡潔的要素特性,又能將復雜而精確的木材拼接在一起,通過建筑的裝飾來形象地呈現出來。將傳統(tǒng)的木質部件組合在建筑的空間中,賦予了木質材料新的生命力,達到了傳統(tǒng)與當代的完美融合,并將其作為未來的室內裝修樣式的一種新形態(tài)。
木材工程材料的性能與原材料的工藝、材質的選擇密切相關,而木材工程材料的彎曲、彎曲強度通常是指板材的彎曲等性能指標。木材工程材料的拉伸抗壓性能與其彈性模量相關,通常是指其表面抗壓強度和拉伸強度。結果表明:順、橫向兩種織物在壓縮和拉伸方面存在較大差別。所以,在進行材料的選擇時,要考慮到材料的應用和使用的需要,對產品進行科學的設計。另外板材的抗剪性是指木材工程材料在受到外力的影響時,其表面的抗變形能力會使其發(fā)生菱形形變。
博物館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市場,其存在的意義不僅在于其自身的價值,更在于其文物的存在與文化內涵,以及其展陳設計的形式。從展示形式上看,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博物館展陳設計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一是以展示為主,二是以收藏為主。在中國,博物館展陳設計的形式日益重視受眾的感受。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文化交流有多種形式,博物館是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形式,它通常通過收藏、展覽等方式來進行文化交流?!蛾P于加強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的意見》是2012年12月13號由國家文物局印發(fā)的,其強調了展示與設計是博物館的核心,且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實現自身社會職能的必要過程。博物館的展示藝術可以通過有限的資金和設備,將展示的內容做到最好,充分展示其自身的特點和民族文化的內涵。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使人們的文化品位不斷提升,但也是文化需求的折射。博物館應在文化革新的推動下,通過科學的展示和設計技術來提升博物館地自身價值,從而更好地展現民族文化內涵和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最大限度地實現博物館地自身價值,進而更好地展現民族文化內涵和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特質,而木質材料作為中華民族最為古老、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文化價值。在我國的博物館建設工作中,設計人員在進行博物館展陳設計工作時,可以將室內展陳與木質材料相結合,營造出與眾不同的美學氛圍以及文化氛圍。以宜賓博物館為例(如圖一),其博物館在展陳設計方面結合木質材料,體現出奇特的美學價值,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博物館的歷史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在博物館內部陳列室的設計中,由于不同的文物所要求的空間和條件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有關工作人員要從整體上考慮博物館的陳列,并將木材與材質相結合,使其具有濃郁的歷史氣息,突出其審美和藝術價值。
圖一 宜賓博物館效果示意圖
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博物館陳列設計需要極高的藝術審美技巧,才能更好地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蘊。人們通過參觀博物館獲得文化知識,滿足精神訴求,是素質教育社會的重要體現。博物館要使各種社會團體都能欣賞到它所帶來的文化內涵,就需要結合木質材料,使展覽具有自己的文化主題。在對展品進行詳細的歷史資料整理后,對博物館有價值的藏品進行深入研究,與木質材料相結合,使之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成為博物館核心文化的代表。另外,利用木質材料,也可以營造一種文化氛圍,讓整個博物館更具時代感和藝術性,吸引觀眾的眼球。博物館陳列和展覽設計有其獨特的語言和規(guī)律,有別于其他展覽設計形式。陳列展覽設計方案是否全面、準確、生動地反映陳列展覽的思想性,是否具有新觀念、新模式、新技術、新導向、主題突出、內容與形式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科學性與觀賞性、教育性與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博物館能夠根據地域文化的特點,結合不同材質的木料,對文化主題進行定位,既能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又能促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博物館的展品不能單純的展示,要重視場景的構建,要創(chuàng)造一個休閑的觀賞、學習、社交的游覽環(huán)境,還要將木材材質與展示技術相結合,為人們帶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長期以來,博物館存在著相同的展示形式,而傳統(tǒng)的展示方式使參觀變成了一種形式的觀賞,而不能真正地發(fā)揮其傳播民族文化的功能。要摒棄傳統(tǒng)的陳列觀念,以提升受眾的興趣為主要目標,而不是刻意追求全面、系統(tǒng),要科學地提煉和展現文化主題。
以宜賓博物館為例,設計者在設計中利用木質材料形成造型墻壁,這種獨特的布置不僅起到裝飾作用,還是基于文化展覽的內容的基礎上,針對性的對博物館展覽內容以及功能進行分區(qū)式處理,對于參觀者在視覺上還是在參觀流線上都起到了引領的作用。整體設計可以讓人感受到親切感,同時淡化了傳統(tǒng)博物館所帶來的距離感。博物館設計人員在開展展陳工作時,必須充分認識博物館空間布局對展陳工作的重要作用。設計者必須全面分析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木質材料,適當地融入現代元素,以確保博物館建筑工作中空間布局的靈性??傮w而言,博物館對于木料的選擇以及顏色、紋路、分逢等細節(jié)的處理,與現場燈光、布局密度、空間高度等因素進行了有機結合,形成了交融統(tǒng)一的視覺空間。在宜賓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采用木質材料可以改善博物館的通風性和空間感,增加視覺的表達效果。其次,通過木質材料合理地營造氣氛,使參觀者能夠感受到展品所表達的文化內涵,使參觀結束后仍有深刻印象。
現代設計者體現展覽的文化魅力的同時,對于綠色以及環(huán)保的追求開始愈發(fā)的顯著。在博物館建設過程中結合木質材料,不僅可以展現出獨有的文化理念,有具有相應的環(huán)保意義。
把綠色和環(huán)保結合在一起的裝飾工作,不但能促使人們更為健康的生活,同時還會呈現出一種極美的感受。合理的選擇木質材料,其所應用的木質材料必須要達到我國相關的規(guī)定標準,不可隨意的使用,做好室內質量的控制工作。在根源上,防止木質材料污染室內的生活環(huán)境,盡可能的做到低碳化的裝飾。在實際的裝飾設計時,設計人員還應當秉持著安全、舒緩等原則開展設計的工作。其室內的采光要多使用自然光,深度的了解室內光照的各類設計要求,不可盲目性的追求燈光的設計效果,從而產生電能浪費等的問題,避免其出現光污染問題。其次,要合理的搭配木質材料,盡可能的降低人工的應用,分析該建筑設施室內空間的承載力,結合人員的停留時間等,設置其室內的性能,探究各類木質材料的特性。再次,要合理的分析室內新風量等各類影響因素,讓建筑室內空間空氣可以較好的流動。在裝飾博物館室內環(huán)境時,應當盡可能的使用更具綠色環(huán)保特性的材料,達到現行的裝飾規(guī)范標準。部分的木質材料都會存在一定的毒害性,這些存在毒害性材料的味道比較刺鼻,具有很強的刺激性,甚至其還會損傷到人的各個感官。所以在木質材料選擇方面,應該選擇環(huán)保安全型的木質材料,倡導綠色環(huán)保理念。
綜上所述,在博物館的展覽中,可以利用木質材料來提高展覽的質量,讓觀眾在展覽中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博物館的陳列設計要綜合視覺傳達、審美特征等多種要素,這就要求博物館的陳列設計師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探索,使其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里充分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在展覽設計中要運用適當的設計方案,運用木材材質,提升展覽的整體品質和審美水平,以滿足人們對文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