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老伯堅守篾匠手藝50年
今年73歲的鄧其俊是松桃自治縣九江街道大沙坪村村民,19歲學習竹編技藝,并熟練地掌握了砍、鋸、切、編、織、削、磨等10余道竹蔑工序。隨著時代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技術的現(xiàn)代化和塑料制品的廣泛使用,使簸制品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小,許多蔑匠改行,從事其他行業(yè)。鄧其俊認為竹編是個傳統(tǒng)工藝,環(huán)保又衛(wèi)生,一直默默地堅守,守護著蔑匠這個稱謂,一干就是50多年,幫助村民編織各種農具,成了當地有名的“老蔑匠”?!熬幙椷@些東西就是一種熱愛,當自己編織的物件被大家用于生產生活,就會感到無比的自豪”鄧其俊說。
銀發(fā)族的“潮玩”店
九連環(huán)、魯班鎖、投壺、柔力球、大號撲克牌……在北京市通州區(qū),一家專門面向老年人的玩具店“老有所玩”小有名氣。
據店主宋德龍介紹,店鋪中有約400種適合老年人的玩具,這些玩具簡單、有趣、健康,頗受老年人歡迎。
如今,“老有所玩”商店不僅是一家玩具店,也成為了周邊老年居民休閑社交的場所,一些老年顧客來這里體驗、購買老年玩具,同時也愉悅了心情、結識了朋友。
當青春遇見夕陽——哈佛女孩辦起養(yǎng)老院
今年34歲的陳思是沈陽天柱山老年公寓的院長。陳思既是老年公寓里的心理咨詢師、營養(yǎng)師,又是護工、活動主持人,她還要處理院里的各種突發(fā)事件,老人們稱她為“全能孫女”。
陳思本科就讀于南京大學,畢業(yè)后申請到了美國哈佛大學人類發(fā)展與心理學專業(yè)的研究生。還在美國的時候,一次和母親視頻聊天,發(fā)現(xiàn)攝像頭對面的母親已經滿頭白發(fā),她突然意識到父母已經老了,到了需要陪伴的時候。2013年,正好有一個契機讓陳思接管一家老年公寓,陳思毅然告別美國的生活,告別華爾街高薪的工作,回到了沈陽老家,開始了養(yǎng)老院的工作。
很多人對陳思這個選擇表示不理解,至今仍有很多人詢問陳思是否后悔回國創(chuàng)業(yè),但她的答案永遠是“不”。陳思陪伴過很多老人,她每天努力做的事情,就是讓老人們有生活質量和生命尊嚴地度過人生的最后階段。0A088039-479B-4AF3-89CE-4EBFECD127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