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普通的棕櫚葉子,在手中纏繞、翻飛、打扣,不一會兒各種造型的小昆蟲、小動物躍然而出,栩栩如生。近日,浙江寧波少年楊崢火了,靠著這門手藝,他利用暑假擺攤,賺了2000多元,他說:“我想一直做下去,讓更多人了解這門傳統(tǒng)技藝。”
棕編,即利用棕櫚樹葉制成工藝品,是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今年15歲的楊崢第一次接觸棕編是在9歲,當時,他在街邊游玩,無意間看到一只用油綠葉子編成的螞蚱,這讓楊崢倍感新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看書了解棕編的技法,邊學邊編,吸管、彩帶等能編的東西,都被他拿來練手?!白鼐幍臅赐炅?,就照著視頻學,自己琢磨”,為了讓作品更加逼真,他常常觀察蟲、鳥、獸、禽的外形,隨著技藝日漸嫻熟,他已能做到心中有物,“這些東西心里有造型了,不需要參考就可以做出來。”
初中畢業(yè)后的這個暑期,楊崢有了更多時間投入創(chuàng)作,楊爸爸建議兒子不要只悶在家做手工,可以出去練攤試試看。于是,從上個月起,一到晚上,楊崢就到人多的地方,把手工藝品擺在地上,坐在路邊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二三十分鐘,他用油綠葉子編出螞蚱、蝴蝶,一兩個小時,一只知了就從他手中“爬”了出來……這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沒幾天,家里的存貨銷售一空,甚至不少人還想跟他學棕編。楊崢說,擺攤本意并不是掙錢,只是想讓大家認可和喜歡這項技藝。
(據(jù)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