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夏蟬稀疏的初鳴聲即將把初夏喚醒,清晨的街道,幾個學生在走動。搖曳的枝葉,溫柔的晚風,輕輕掃過容顏,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尾聲。
夜晚,喧鬧的白晝靜止,月光點綴了湖面的溫柔,四處燈火闌珊,萬家燈火點亮了時代的繁榮。夜鳥已經(jīng)將自己的處境遺忘,只是在我書桌的窗前停留半分,又隨著初夏夜幕的來臨,在風中舞動片刻,在樹中歸隱。
在這個美景遍布、包裹繁榮的新時代,四處都充滿著美。我眼中的美,就是桃李遍布。從我踏入教育行業(yè)起,我的人生背包里就獲得了一樣不可缺少的東西,那就是“責任”。
責任是一顆青橄欖,初澀后甜。一路走來,我獲取了“教書育人”的責任。十八年前,我將夢想藏在了一本本不起眼的教科書中;十八年后,我將夢想寫在了三尺講臺上。
如今四處綠水青山,清風明月,我也在教育之路逐夢多年,教室的每個角落都灑滿了我的回憶和汗水。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春日雨露的澆灌,怎能有秋日的頗豐收獲?中國“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看到中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趨勢很不穩(wěn)定,他苦心鉆研,終于在1960年9月10日放飛了心系家國的責任之彈,震古爍今;無獨有偶,王繼才深知開山島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默默守島三十余年,海浪的轟鳴頌盡了他一生的責任詩篇。在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他們有一種共同的特質(zhì),那就是舍己為人的大愛、勇于擔當?shù)呢熑?。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軀,但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成為了英雄。我要像他們一樣,在為祖國發(fā)展的路上敢于拋棄利益主義,以“公”為先,以“功”為后。我們要創(chuàng)新教育思路,培育更多的棟梁,時刻謹記在工作中要“忘我”而不“忘本”,錘煉出優(yōu)秀品格和工作作風,培育更多的優(yōu)秀學子。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校園里的一棵棵樹從深冬的枯木朽株,再到夏日的盛放,何嘗不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呢?在這萬物中,樹還是堅持屹立在原地,也許邁向未來,稀疏的幾棵綠樹,就是無與倫比的一種美麗。未來幾代,幾十代,會見到更為驚艷的美,會遇到為了祖國教育發(fā)展更為拼搏的人。屹立在原地的樹,它們也希望再經(jīng)歷無數(shù)個春秋,帶著憧憬繼續(xù)和未來相遇。
如果有一天,樹木枯萎老去,相遇下一個百年,是否又是另一種美麗?
倏然間暖意來襲,越過山川險阻,來到神州大地,帶來了教育之花的芬芳,我也在這散漫的初夏中靜怡守候著第一場美景的降臨,因為我熱愛校園漫天飛舞的銀杏,沉溺于風情萬種的午后暖陽。我們聚集在桃李之地,續(xù)航著教育生涯。山水常青,歷史悠悠,我們難免會被帶入到美妙的意境里。我對教育的愛不會倒塌,縱使雷雨交加,冰天雪地,也沖不淡這種愛,會永遠頑強不屈,生生不息。
花開花落,桃李來去,育人的初心卻始終刻在我的心里。
“多虧我的老師!”多么震人心魄的話語!“老師”不僅僅是我的職業(yè),更是我的生活。不追求名利,這是我們的責任;以清廉為本,這是我們的使命。讓孩子在我們的肩膀上攀登,我們用愛發(fā)展教育,擘畫新時期的鴻篇巨制,描繪新時代的奮斗藍圖,終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在祖國走向欣欣向榮的路上,我有一種今昔對比的感悟,如今的春天,是多少數(shù)不清的前輩用他們的血肉換來的。如今,五星紅旗已經(jīng)飄揚在了世界的上空,那抹艷麗的紅色就像插了翅膀,飛進了我們心中。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是我們會用行動證明。當中國這只雄獅蘇醒時,當華為女神孟晚舟順利回國時,當神舟十三號順利返航時,當華夏兒女面對疫情萬眾一心時,我們就知道,一切都在延續(xù),新時代的藍圖又將有精彩的一筆。我們將教書育人蛻變?yōu)椴磺膭恿?,擔負時代的使命,砥礪前行,把時代之花升華為教育之果。
時過境遷,我始終保持奮進者的姿態(tài)。在祖國歲月的快門下,鏡頭中的桃李,永遠青春洋溢,永遠散發(fā)光芒。而教育發(fā)達也永遠是我心中的夢想,永遠給予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