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
她從不躲避生活中遇到的困境,生活反而是她選擇的避風港。
2022年5月,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共同頒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去年在東京殘奧會上勇奪2金1銀1銅、突破2項世界紀錄的16歲紹興女孩蔣裕燕再次登上熱搜?!靶★w魚獲獎了!”“我記得,她不是那位‘泳池金牌王嗎?”多名網(wǎng)友從眾多獎章獲得者中發(fā)現(xiàn)了蔣裕燕,她梳著短短的五號頭,正在發(fā)表獲獎感言。
此時的蔣裕燕認真又帶點羞澀,不同于去年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那“霸氣側漏”的模樣。2021年東京殘奧會上,這個中國代表團年紀最小的女孩在女子50米蝶泳S6級比賽中所向披靡。預賽打破世界紀錄,決賽游出34秒69,比亞軍足足快了1秒61。在50米項目中以絕對優(yōu)勢“飛”上世界最高領獎臺。
“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既然有失,也會有得。只要我付出,總會有我得到的時候?!痹陬I完金牌后,蔣裕燕霸氣十足地說。
在水中,我不需要拐杖
喜歡游泳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像條魚兒,蔣裕燕也不例外。除了能自由游弋,她還有一個更堅定的理由:“魚只有一條尾巴,我只有一條腿,所以我比別人更像魚。”
在水里不需要借助任何輔助工具,就能決定自己想去的方向,這是蔣裕燕熱愛游泳的理由:“游泳雖然孤獨,但在水里,我不需要拐杖,也沒人看到我缺腿少胳膊,自由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我能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力量,內心充滿快樂和自信。”
2004年,蔣裕燕出生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一個普通家庭,3歲時,還沒上幼兒園的小裕燕在家附近的馬路邊玩耍,忽然,一輛疾馳而來的自卸車失控撞向了她,右臂和右腿被卷入車輪下,她疼得當時就昏迷過去。在醫(yī)院,蔣裕燕被救回一條命,卻永遠失去了右臂與右腿。
2011年9月,蔣裕燕順利在塔山小學就讀,第一學期數(shù)學測試得了100分,還被評為語文閱讀特優(yōu)生、五星級學生。轉眼到了暑假,別的小朋友都報了特長班,蔣裕燕的父母有點兒為難,不知道女兒喜歡什么,也不知道女兒能做什么。一天,小裕燕看到電視上正直播游泳比賽,賽場上觀眾歡呼一片,選手們身姿矯健,她被迷住了?!皨寢專蚁雽W游泳?!蹦赣H王志芳先是一愣,這多么難啊!接著想起醫(yī)生說,女兒病愈后會脊柱側彎,游泳是最好的康復手段,即使為了健康也要克服困難。于是,母親帶蔣裕燕去紹興體校報名,單永剛教練當即表示可以讓小裕燕跟健全人的游泳班一起先免費試學。
失去右臂和右腿的小裕燕要在水中保持平衡,難度很大。訓練第一天,先在水里學站立、練憋氣;第二天,學平衡、練漂浮……單教練耐心地教著,想方設法讓她右側身軀埋在水下,讓左臂與左腿單邊漂浮,可不管怎么努力,她總是“側翻”。小裕燕嗆了很多水,鼻子酸,眼淚流,一節(jié)課下來哭得稀里嘩啦。
“沒事沒事,水喝得多了,自然就會游了?!笔Y裕燕每次都這么安慰自己。
單教練給她量身定制的練習方法不同于健全人,所以蔣裕燕無法跟別的孩子搭伴練,只能自己反復練。15個免費課時結束,蔣裕燕和同批的普通孩子一起學會了游泳。
成長是磨骨的痛
蔣裕燕喜歡笑,無論見誰都愛翹起嘴角。但長身體的那些年,她的微笑背后滿是疼痛。
雖然被截肢,但截肢處的骨頭還會長出來,頂著皮膚,磨著傷口,疼痛難耐。從5歲到10歲,她每年都要住院鋸骨頭,有時候是腿,有時候是手臂。麻藥過后,錐心刺骨的痛讓她難以入眠。掛著點滴的蔣裕燕哭了:“媽媽,我疼……”王志芳心疼得直掉眼淚,看到媽媽也哭了,蔣裕燕立刻改口:“媽媽,我不疼了!”王志芳連忙轉過身擦眼淚。
蔣裕燕很小就能生活自理,雖然行動不方便,但從來沒有抱怨過。很多事反而比其他小朋友做得更好。她每天放學后趕去訓練,晚上8點多回家寫作業(yè),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還會剪好看的窗花。
“我從來沒有把她當成特殊孩子對待。在我心里,她就是正常孩子。別的孩子能做的,她也能做,別的孩子要吃的苦,她也得吃?!苯洕鷹l件有限,母親王志芳干脆把蔣裕燕塞到健全人的游泳訓練隊里,她和單教練達成共識:就把她當正常孩子看。
經過兩年勤學苦練,蔣裕燕很快在體校泳池嶄露頭角。2014年7月,浙江省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初出茅廬的蔣裕燕一舉獲得女子S6級50米自由泳和女子S6級100米自由泳兩塊銀牌。這讓她信心倍增,在完成教練布置的訓練任務之外,見縫插針擠時間增加體能訓練。2015年全國游泳公開賽,她奪得金牌。2017年2月,蔣裕燕進入省隊,全身心投入游泳訓練。
“在陸上與水中奮力訓練了700多個日日夜夜,流下的汗水和淚水可以裝滿3個洗臉盆,但就像我說過的,付出很值得。”蔣裕燕從市隊游到了省隊,最終入選國家隊。
我沒什么不一樣
刷……刷……嘩啦。蔣裕燕正在備戰(zhàn)2022年杭州亞運會,在水中用左側單臂飛快地掄著,左腿配合飛快擺著,如同一條在水中競速的飛魚。
水帶給她信心、榮譽,帶給她自由的感覺。她感受著水的溫度,感受著水流帶來的力量:有時推著她走、有時頂著她流。
“我沒什么不一樣。”這是從小到大蔣裕燕堅信的一點,也是父母、教練、朋友對待她的原則。但為了這份與普通人一樣的底氣,無論是蔣裕燕本人還是親人,都付出了很多。
入選省隊之后,母親王志芳就跟著女兒一起從紹興搬到杭州,打算陪她半年,等女兒適應了就回去。結果這一陪,就是很多年。王志芳干脆留在隊里當護工,幫孩子們推輪椅,幫教練催場,照顧隊員……漸漸地,她成了全隊的媽媽。每次比賽,王志芳都忙得抽不開身,很多時候甚至都沒時間看女兒的比賽,母女倆各自忙自己的事。
2018年雅加達亞洲殘疾人運動會,蔣裕燕收獲3金1銀;2019年全國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她一舉奪得8枚金牌、2枚銀牌,兩破全國紀錄;2019年世界殘奧會游泳錦標賽,她又拿到3金,創(chuàng)造2項新的世界紀錄……
2021年8月30日16時57分,在第16屆東京殘奧會上比拼爆發(fā)力和速度的女子50米蝶泳S6級決賽中,16歲的蔣裕燕以34秒69的絕對優(yōu)勢奪冠,比亞軍足足快了1秒61。她所向披靡地斬獲2金1銀1銅,榮獲一項個人賽事第4和一項接力賽事第4,3次打破女子S6級世界紀錄,參賽奪金率達到100%。登上世界最高領獎臺,代表團里年齡最小的她,為征戰(zhàn)東京賽場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是周圍的人塑造了我,他們沒有特殊對待我,讓我自然生長,我才那么有生命力,而且足夠陽光?!迸〝乩?,優(yōu)秀的她與我們一樣,又如此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