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妍娟
在初中的數(shù)學教學中,寫幾何題的證明過程歷來都是最難教,也是學生最難掌握和最不喜歡做的題目。從教數(shù)學的十幾年以來,一直都在探究幾何證明題的教學方法,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幾何證明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近年來,核心素養(yǎng)指引著我的數(shù)學教學,自己也慢慢地提高了教學水平。
在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指引下,我在幾何證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總結出以下幾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幾何證明題興趣和方法。
一、引起學生學習幾何證明題的興趣在于教師課堂的語言表達
興趣是學好知識最好的動力。數(shù)學的課堂歷來都是被學生認為是枯燥無趣的,幾何證明題的邏輯推理讓部分學生心不在焉、搖搖欲睡。如果教師上課時用生動有趣而又不失幽默的話語,能讓學生迅速從走神中回到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生動有趣而又不失幽默的話語使學生聽起來感到更加親近,創(chuàng)造出了有利于師生情感溝通的課堂氛圍,那么學生就更用心投入到聽課中了。
例如,在提問學生問題時,可以跟學生開玩笑地說:“這個問題你肯定答不出,不信,你試試?學生聽了,會想方設法地證明給老師看,我是會的”;或者說“我請一位認真聽課的學生回答”,這樣就會讓回答問題的學生聽了,會認為老師贊賞自己認真聽課,就會開心地回答問題,從而更認真聽課;又或者說“某某某同學……的后面那位同學回答問題”。這樣能引起一種緊張感和幽默感,能讓全部同學都樂一樂。全班學生都開心了,自然就認真投入到課堂中。
不少學生有這樣的印象:生動的語文課,單調平淡的數(shù)學課;所以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數(shù)學課,都覺得語文課更有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作為數(shù)學老師的我們正因為這點,要更加重視數(shù)學課的教學:不能再繼續(xù)用這種平淡無奇的教學方法了,必須讓數(shù)學課堂生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喜歡數(shù)學。那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從課堂上作出改變,用我們幽默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不要把課堂變成一潭死水。從教學心理學上來看,人的情感具有轉移的功能,教師的感情會引起大部分學生的共鳴,當你精神爽利地走入課堂,學生看到以后,也會跟著老師的情緒而變得精神爽利;當你心不在焉地講授新課,學生也會跟著心不在焉,無精打采的。所以我們做教師的要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充滿朝氣的精神,在每個學生身上傾注滿滿的愛,讓學生喜歡你,從而喜歡你所教的科目,愿意學你所教的內容。只有學生喜歡了,那么自然就會更用心去學了,就會覺得幾何證明題沒想象中難理解了。
二、活用五步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幾何證明的邏輯推理能力
幾何證明題要用到核心素養(yǎng)的邏輯推理過程,而邏輯推理過程又是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學生一看到幾何證明題目就感覺無從入手,心里慌,進而就放棄。其實做幾何題的整體思路是由條件推結論,就是根據(jù)文字題目所給的條件和幾何圖形的一些特征特性,一步一步地推向題目要求的結論。我在教學幾何證明題的過程中,一般分五步走:①知道要證明什么;②題目里已有什么條件;③還缺什么條件;④要補什么條件;⑤整理證明過程。用這五步方法,學生就能在腦海中清晰地形成整個思路,然后很快地寫出過程。
三、從問題入手,用反推法證明幾何題
反推法是一種從問題入手的整體方法。在現(xiàn)在的幾何證明中,當命題的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較為難以理清時,就直接從已知條件出發(fā)進行推理時有時就會在中途搞不清方向,使推理難以繼續(xù)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用“由果尋因”的反推法。
核心素養(yǎng)不是簡樣的知識或技能,它是以學科知識技能為基礎,是整合了情感、態(tài)度、價植觀等,能夠滿足特定現(xiàn)實需求的綜合性表現(xiàn)。不難看出,核心素養(yǎng)關注的是后天教育結果,它有別于一個人潛在的能力。只要我們老師把學生的學放在第一位,給學生足夠的關心和鼓勵,那么通過學生后天的努力,一定會把幾何證明題越學越好。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