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華
打羽毛球不僅是一項國際性的運動項目,也是越來越普及的大眾健身方式。羽毛球運動簡便易行,不受場地、年齡、性別的限制,隨時隨地就能夠進行。可以一邊一人對打,也可以一邊2個人雙打。經常進行羽毛球運動,能夠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身體機能,培養(yǎng)意志,陶冶情操,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
鍛煉眼力。打球時眼睛要緊緊追尋高速飛行的球體,還要注意觀察對方揮拍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練得“眼明手快”。由于在運動過程中,眼部的睫狀肌不斷地收縮和放松,會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改善和增強睫狀肌的功能。長期打羽毛球,還能提高眼睛的反應能力和人的視覺靈敏度。
增強體質。羽毛球同其他球類一樣,是一項全身性運動,每一個技術動作都要通過從手臂到手指、從腿部到雙腳的協作配合來完成。于是,經常運動就會調節(jié)身體的平衡能力,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運動能力。另外,打一會兒球就會全身出汗,對于促進新陳代謝、舒筋活血、強身健體都非常有益。長期打羽毛球還會使雙腿強壯有力、背部更寬、斜方肌發(fā)達、手臂線條明顯,從而使身體更加健美。
減肥瘦身。羽毛球運動尤其適合肥胖人群,如果能堅持幾個月的鍛煉,減肥瘦身的效果會非常明顯。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能夠充分鍛煉全身的肌肉和關節(jié)。如手臂和手腕需要不停地用力握拍、揮拍,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部位還要充分地活動,在接球、撿球的過程中,又會不斷地抬頭、彎腰等。這一系列的動作,可使雙臂、腹部、腿部、臀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鍛煉,從而減掉多余的脂肪,變得更加輕盈。
健腦益智。打羽毛球時需要先思考再做動作,這叫“練球先練腦”。在雙方比賽時,技術打法豐富多樣,小小球體速度快,攻防轉換迅速,要不斷地研究對方的技巧、能力和弱點等。既要考慮自己的技術發(fā)揮,要揚長避短,又要考慮戰(zhàn)術的運用,攻其不備、乘虛而入。由于打羽毛球時要求大腦快速緊張地思考,所以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huán),供給大腦充分的能量,具有很好的健腦益智作用。
振奮精神。羽毛球是一項有氧運動,能使運動者心情舒暢、精神振奮,運動還能調節(jié)不良情緒,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并能鍛煉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另外,運動中常常非常歡樂。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五臟六腑功能,排除濁氣、邪氣,起到擴張血管、提高腦供血的作用;笑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提升抵抗疾病的能力,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很多人都喜歡打羽毛球,初學者要先從羽毛球的基本動作開始學習,如握拍、揮拍、擊球等等。基礎動作熟練了,正確姿勢成了習慣,打球的時候才不會造成損傷,才會達到健身的目的。
握拍。正確的握拍方法,是打好羽毛球的先決條件。基本的握拍方法通常有兩種,即正手握拍法和反手握拍法。一般都是采用正手握拍法,先用左手拿住球拍桿,然后張開右手握拍,注意不能握得太向前,應握在拍柄的中間、略微偏下一點的地方,手掌的下部靠在拍柄底托部即可;虎口對著拍柄窄的一面,拇指和食指貼在拍柄的兩個寬面上,中指、無名指、小指并攏,自然彎曲貼在拍柄上;在擊球之前,握拍不宜太緊或太松,太緊力量發(fā)不出去,太松容易丟掉球拍,只有在擊球的一剎那才能緊握球拍,這樣握拍有利于手腕力量和手指力量的靈活運用。
姿勢。打羽毛球的準備姿勢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球發(fā)出后準備擊球的姿勢,一種是接發(fā)球的姿勢。發(fā)球時,應該采取兩腳前后站的方法,就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左腳多于右腳半個腳掌,兩腳距離稍比肩寬。然后先側身,一般側身90°左右,注意不要側身太淺或太過,腳跟提起,隨時起動。另外,步法的訓練也非常重要,所有步法在起動時大多都是先起動右腳,步法結束時也落在右腳上。當然,左手握拍的則相反。
揮拍。對于初學者來說,在開始揮拍的時候,采取雙腳平行站法,肩膀和大臂平舉,彎曲手肘,與小臂大約呈45°,要以肘為軸,大臂帶動小臂后繞,主要靠小臂的揮動速度和手腕、手指的力量擊球;球拍最好是從腦袋后方揮出,手臂盡量伸直。同時,還要轉動腰部,腰要帶動上半身朝向正前方,右腳的腳后跟慢慢離地,踮起腳尖,此時身體的重量是壓在右腳上的,而在揮拍的一瞬間,便從右腳轉到了左腳上,但也要注意右腳不能全部抬起,否則人會向前傾斜造成摔跤。
羽毛球運動量較大,打球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充分伸展筋骨,若是熱身不到位,則容易出現腰及腳的筋腱損傷。不要在馬路邊或是塵土飛揚的施工工地旁邊練球,要注意安全。最好穿戴一些手腕或者是腳腕處的護具,避免拉傷扭傷的危險。不可爭強好勝,應以團結、友誼、健身為重。要注意控制運動量,青少年一般每次活動時間以40~50分鐘為宜。適量的羽毛球運動能培養(yǎng)果斷、勇敢、自信等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同時能強身健體,促進青少年增長身高。
(編輯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