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紅宇
舊物的聲音,喚醒回憶
“在一所房子中能夠制造的音效遠比你想象的多”。聲音設計師里克·維爾斯列出可以在家里錄制的100種音效,讓我吃驚的是,藥瓶、掃帚、櫥柜、抽屜、眼鏡、垃圾桶……這些物件竟然都能“發(fā)聲”。里克鼓勵人們記錄下聲音,“用耳朵聽,而不是用眼睛看”,生活將變得不同。
“說謊者”加菲貓認為體重秤是個
看到里克的清單里有“體重秤”,我的嘴巴發(fā)出一種音效——笑聲,因為想起了加菲貓。加菲的語音磅秤很呱噪,所發(fā)出的語音——“你像一根羽毛那么輕,不過是一根非常非常非常大的羽毛”——準能錄滿一盤磁帶。
該如何選擇正確的錄音工具呢?里克說:“話筒就像吉他,每個人都有一把最喜愛的吉他,可以用它來創(chuàng)造魔力。”
為我創(chuàng)造魔力的“吉他”是一支筆。剛成家時,應一位編輯之約,寫了一篇隨筆《居家的聲音》。寫時并未意識到,自己正像聲音采集師一樣,握著“話筒”,去采集耳朵里的時光:“‘嗚嗚,微波爐轉動著,鄭重而不容忽視;‘嗡嗡,吸塵器巡視著,像脾氣極大的婦人;洗衣機操作完畢,‘嘟嘟地叫兩聲,終于將吁了很久的氣吐出來。還有,影碟機旋轉時的‘咝咝聲,如同劇院的鈴聲,預告著午夜場即將開始。還有,關掉音響時那‘噠的一聲,仿佛音樂在空氣中優(yōu)美地降落,最后穩(wěn)穩(wěn)地著陸。還有,那個音樂娃娃,動一動它就會搖出幾個零碎的音符,綴在一起就是一首《愛情故事》……房間是一盤磁帶,錄下這些豐富的聲音,讓我獨自一人時,慢慢地聽。”
正因為擁有了那些讓房間充滿生命力的聲音,“我們的經濟從沒有富裕過,我們的日子卻從沒有貧乏過”(張曉風)。
可今天再“重播”那篇文章,卻發(fā)現有些聲音文件已失效——影碟機早被淘汰,音響也失聲多年,洗衣機更是換過三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總有一些聲音將逃逸、消逝,但也總有人努力將可能會永久消失的聲音收錄下來。
“舊物聲音博物館”,一個有趣的網站,收錄了手持膠卷相機、游戲機、打字機、咖啡研磨機、吹風機、隨身聽……近100年以來經典舊物的聲音??萍嫉穆曇袅钊酥?,居家的聲音更令人沉醉:
折疊地圖的“嘩啦”聲,撥動電燈開關的“啪嗒”聲,打開提盒蓋子再扣上的聲音,拎起銹跡斑斑的牛奶罐倒牛奶的聲音,還有,老電話的聲音——旋轉號盤電話機的撥號聲,像車輪慢碾過草地,載著殷殷話語奔向迢迢遠方,以及老式按鍵電話機,按動鍵碼像在彈鋼琴,嘀噠嘀噠,親切的旋律讓昔日重來……這些質樸又粗糲的聲音,細細打磨著時光之路,將人慢慢帶回到從前。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