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
早在十九世紀,法國神經學家紀堯姆·杜興就研究了這個問題。他發(fā)現(xiàn),當我們產生真實微笑的時候,臉上有兩塊機肉起了重要作用:顴骨大肌和眼輪匝機。顴骨大肌位于臉頰,它會在你微笑的時候將你的嘴角往上拉。而眼輪匝肌則是眼周的肌肉,它會讓你在笑的時候瞇起眼睛,擠出眼角的魚尾紋。這樣真誠的微笑也被人稱為“杜興微笑”,它的重點就在于微笑時,不只是嘴角,眼睛也會動起來。而我們拍照的時候,往往只有嘴角的上揚,看起來就會有點怪怪的。
而導致真笑和假笑不同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在于我們的情緒。畢竟露出“杜興微笑”的我們,大多數(shù)都是真快樂和好心情,這會激活大腦中負責處理情緒的區(qū)域。研究發(fā)現(xiàn),當你假笑時,大腦左側活動的通路和真笑有著很明顯的差異。大腦的不同活動,也就導致了不同的肌肉活動,進而產生了不同的面部表情。當你拍照時,說“茄子”可能只是幫你調動了肌肉運動,但真誠的“杜興微笑”可能更為復雜。想要在相機前真笑,最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想點兒開心的事情,發(fā)自內心地感到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