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竹 李海霞 張慧玉 孟倩 張靜 劉佳 張紅梅
“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薄坝旨魹榇旱簞僖詰蛑!奔艏埵侵袊鴤鹘y(tǒng)文化的一塊瑰寶,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北京市順義區(qū)建北幼兒園開展快樂剪紙研究近二十年,在持續(xù)研究實踐中,快樂剪紙已經成為幼兒園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鞓芳艏埵窃趯捤勺灾鞯姆諊?、輕松愉悅的創(chuàng)作空間中,幼兒自愿自主參與的無樣稿剪紙活動,深受幼兒喜愛。幼兒在剪紙過程中能夠靜下心來,安心創(chuàng)作,提高了幼兒的專注力;無樣稿剪紙沒有邊邊框框的限制,更利于發(fā)散思維,提高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幼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可以自主探索剪紙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快樂剪紙活動對于培養(yǎng)幼兒專注力、堅持性、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學習品質具有獨特優(yōu)勢。在未來快樂剪紙教學活動中,園所將繼續(xù)積極思考,深入研究,大膽實踐,深度挖掘剪紙的教育價值,努力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為幼兒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學習品質是幼兒在主動學習中表現出的自主態(tài)度和良好習慣,是人一生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是學齡前兒童入學前準備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結合北京市順義區(qū)建北幼兒園的科研內容,筆者主要針對“如何在剪紙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品質”談一談我園的做法。
昕昕小朋友是個活潑好動、聰明的男孩子,小班初期,幼兒剛剛接觸剪刀,昕昕對于剪紙活動很感興趣,活動中能獨立完成作品。在觀察實物小梳子時,昕昕非常認真,對于老師的提問,也能很準確地回答出來。開始剪梳子了,他先拿起小盤中的紅色長條紙,很自信地剪起來,當剪到長方形紙條的另一端時,他靈活地轉動著手中的紙,繼續(xù)剪,很快,長方形紙條被他剪成了一根細細的小紙條。他放在小盤里看了又看,好像有些不滿意,于是又拿起了剩下的紙條,又剪了一根長一些的,這次,他在剪到小梳子的把時,慢了下來,剪出了梳子的另一邊寬的一段,剪完,他開始剪起梳子齒,一下張開,一下合攏,一剪一剪地將梳子齒剪成功了,然后,他邊說小梳子的齒還有點縫呢,就又開始將紙橫過來,可是試了半天,有點難,就將剪刀放在一旁,用起了小手。都弄完了,他舉起來向我展示。獲得我的表揚后他將梳子、剪刀放在了一旁,默默地端詳沒有剪好的小梳子。這時,我來到他的身邊,知道他在為小梳子頭發(fā)愁,于是,我說,我們一起剪好嗎?他點了點頭,和我一起嘗試,我在剪梳子頭時,特意請他看一下我是如何剪的,他這次一下子就剪出來一把黃色的梳子。而對于原來小盤中的那兩把沒有剪好的梳子,他再次拿起來開始剪梳子頭和梳子毛。很快一幅精美的作品完成了。
在整個剪紙的過程中,昕昕非常專注,剪紙時左右手配合協(xié)調,剪刀開合自如,剪出的作品線條基本流暢,在剪紙中他能夠非常自信地進行創(chuàng)造,特別是在梳子齒的設計上,有自己的想法,能夠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將生活經驗遷移到剪紙作品中。當初次遇到困難時,能再次嘗試,在剪的過程中比較追求完美,而教師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及時出現,和孩子一起創(chuàng)造,既能體現出對幼兒的尊重,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也為幼兒的再次創(chuàng)作提供了支持。從幼兒的行為也可以看出,昕昕小朋友在整個活動中興趣濃厚,能專注地參與剪紙活動,遇到問題不放棄,一直為完成自己的想法而努力嘗試,幼兒堅持性得以發(fā)展。
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小班剪紙活動中,教師要在生活中尋趣,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物,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顒又泄膭钣變憾嗑毩?,肯定幼兒的多種嘗試,及時表揚幼兒,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幫助他們養(yǎng)成勇于嘗試的品質,提升幼兒的專注力和堅持性。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適宜地進行指導,和孩子們一起剪紙,讓幼兒在師幼的互動中主動學習,掌握剪紙技能,大膽用剪紙的形式表達自己所思所想,在創(chuàng)意中展現精彩。
(文/高翠竹)
隨著學前教育改革和實踐的不斷深入,以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相繼頒布,“學習品質”一詞逐漸進入廣大學者、教育工作者的視野,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和熱點話題。其中《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索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
北京市順義區(qū)建北幼兒園開展快樂剪紙研究近二十年,多年的研究實踐讓我們愈發(fā)篤定:剪紙是指尖上的智慧,是孩子喜歡的藝術形式,豐富多彩的剪紙活動可以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堅持性、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多種品質。十四五期間,我們深入且系統(tǒng)地開展在快樂剪紙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學習品質的研究,引領教師在研究過程中梳理、凝練指導策略,提升幼兒學習品質。
打造豐富有趣的環(huán)境,喚醒幼兒學習熱情
幼兒的發(fā)展離不開環(huán)境因素。幼兒園的墻面、活動區(qū)、大廳、走廊,處處都蘊含著教育價值和契機?!毒V要》中明確指出:“幼兒的發(fā)展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營造剪紙活動氛圍:在樓道、走廊、綜合活動室等公共活動區(qū)域張貼懸掛剪紙藝術家的剪紙作品和作品介紹,并且定時更換,讓幼兒在日常學習生活等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大師的創(chuàng)作靈感,受到剪紙藝術的熏陶;創(chuàng)設班級剪紙角,提供構圖、裝飾紋樣豐富的老師和幼兒的原創(chuàng)剪紙作品,提供幼兒審美能力。合理規(guī)劃設計,根據幼兒發(fā)展需要隨時更換欣賞素材,不僅美化了幼兒園環(huán)境,更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喚醒了幼兒學習的熱情,激發(fā)了幼兒主動參與剪紙活動的興趣。
創(chuàng)設開放性問題情境,點亮幼兒發(fā)散思維
有效提問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常用的策略。教師適時、適宜的開放性提問能促進幼兒思維深度和廣度更好地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借助“提問”這個形式,從幼兒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出發(fā),抓住內容中有利于幼兒想象的因素,創(chuàng)設開放性問題情境,向幼兒提一些具有啟發(fā)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在剪紙活動中,為使幼兒思維處于一種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我們常常在剪紙活動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自然而然地拋出一些開放性、啟發(fā)性問題,迅速吸引幼兒注意力,把他們更快地帶入剪紙活動。例如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春天來了,小熊想去公園看看小花小草,可是小熊家門口有一條河,河上沒有橋,它沒法到對岸公園里去,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幫一幫小熊?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丁丁說:“我?guī)托⌒芗粢患茱w機,讓小熊坐著飛機飛過大河?!泵缑缯f:“我給小熊造一艘小船,讓小熊坐在船上劃過去,還可以剪棵大樹,大樹長滿長長的樹枝,小熊可以抓著樹枝像蕩秋千一樣飛到對岸?!薄⒆觽兡X洞大開,把自己日常生活經驗遷移到情境中去,想出了許多好辦法。問題情境讓孩子保持專注,直面問題,調動了孩子積極思維,發(fā)揮了孩子想象力,孩子們在思考過程中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他們的剪紙創(chuàng)作也充滿了新奇的創(chuàng)造和孩童獨有的情趣。
構建積極有效互動,激活幼兒創(chuàng)作靈感
積極有效互動是幼兒相互學習、分享成功經驗、激活創(chuàng)作靈感的有效途徑。我們構建平等融洽的“師幼、幼幼互動”模式,豐富幼兒認知,支持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在剪紙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發(fā)展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身份,當幼兒創(chuàng)作順暢時,教師作為觀察者觀察幼兒的行為,充分了解幼兒的想法后再對幼兒進行適度引導;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教師作為操作者,和幼兒一起剪,通過共同討論、榜樣示范、鼓勵支持等策略,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我們還利用園際互動、班級互動、小組互動和大帶小互動等多種形式豐富拓展幼兒的原有經驗,讓幼兒在與同伴互動中學習剪紙技巧,理解運用材料工具與所表征事物之間的關系,體驗突破自我,掌握新本領的快樂。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有效互動中豐富了體驗與認知,激活了創(chuàng)作靈感。
豐富有趣的剪紙環(huán)境、積極有效的問題情境、多元化互動交流分享,激發(fā)了幼兒剪紙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培養(yǎng)了幼兒主動學習、想象力、堅持性、創(chuàng)造力等良好學習品質,幼兒在快樂剪紙陪伴下愉快成長。從我園畢業(yè)升入小學的幼兒,受到來自小學老師、家長的贊譽,稱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突破常規(guī),想象力豐富,規(guī)則意識、學習能力更強。這些良好的學習品質正在潛移默化地潤澤童心,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基,為可持續(xù)發(fā)展護航。
(文/李海霞 張慧玉)
游戲先行,興趣隨行
冬天到了,班級開展了“冬天你好”活動,在進行剪紙“圍巾”活動前,教師先給幼兒展示了不同花紋的“圍巾”,激發(fā)了幼兒的剪紙興趣,讓幼兒了解用不同的圖案裝飾圍巾。活動前,教師帶領幼兒觀看了《雪孩子》的動畫片,故事中的動畫人物“雪孩子”走進了幼兒的心,幼兒為“雪孩子”勇敢的精神所感動。因此,我們開展了剪“圍巾”的活動,通過小動物為“雪孩子”送帶有月牙紋圍巾的游戲方式激發(fā)幼兒,幼兒在已有經驗的花紋基礎上認識新的花紋——月牙紋,大膽剪花紋,教師示范了月牙紋的剪法,設計圍巾。
走進童心,解讀童心
在剪紙活動中,涵涵小朋友開心地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先剪直線后轉方向,很快就開始剪出一個長方形的紙片,他拿起長方形紙片說:“圍巾剪好了?!边^了一會兒,涵涵將長方形紙片的寬的一邊剪出很多的穗穗,再將紙片折好,剪下一個三角形的圖案,后在紙的旁邊用轉紙的方法剪出一個弧形后,用手拽了下來,將紙打開,紙上面出現一個菱形紋和一個月牙紋,他看了老師一眼后又把紙折上剪下一個三角形的圖案,之后他反復打開折剪,最后一次他把作品放在一邊,跟我說:“老師,不好裝飾了。你能再給我一張紙嗎?”教師又給了他一張彩紙,這次他很快剪了圍巾,接下來他剪了很多三角形和圓形,只有一個弧形的花紋。
教師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涵涵小朋友對活動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相對其他孩子而言是比較強的,但他對自己的要求較高,追求更好的作品,甚至觀察到他經常會用自己的作品和老師的作比較。但是因為要求高,所以不敢大膽表達自己所想,只要自己覺得做得不好就不敢再嘗試,缺乏堅持不懈的品質。
教在有意,學在無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而教師是游戲的支持者、引導者、觀察者。教師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獲得來自幼兒多方面的信息,才能不失時機地給予幼兒啟發(fā)性的建議。因此,在游戲中教師的仔細觀察是指導幼兒游戲的前提。教師觀察幼兒,及時把“無心”的感知轉化為“有意”的創(chuàng)造。首先,教師提供各種裝飾紋樣的剪紙作品,引導幼兒觀察花紋的形狀,讓幼兒嘗試折一折,看看花紋變成了什么樣,從而發(fā)現裝飾紋樣的剪法。其次,教師要用幼兒感興趣的、喜愛的方式調動已有經驗,充分保護和尊重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鼓勵幼兒在剪裝飾紋樣時能夠大膽嘗試,探索多種剪紙方法,提高幼兒剪紙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幫助幼兒養(yǎng)成積極主動、不怕困難、勇于嘗試,堅持完成活動等良好學習品質。
我走到涵涵身邊,看涵涵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己剪的圍巾,這時旁邊的大坤說:“你剪得真好看,但是你沒剪月牙紋,雪孩子喜歡月牙紋的圍巾?!焙⒖贪褔聿卦诹藨牙?,不讓我看。我拿起他放棄的第一條圍巾說:“這條圍巾是你剪的嗎?還沒有剪完呀?!彼c點頭,我說:“哇,你這個圍巾其實非常好看呀,一個菱形紋,一個月牙紋,有規(guī)律的排列,有一種秩序美感呢。你真是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師,雪孩子一定喜歡這條圍巾!”涵涵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第一條圍巾,又小心地拿到手里仔細看著,小聲說:“真的嗎?可是我的月牙紋剪得不好看,不像小月牙,像個小長條。”我說:“其實你剪月牙紋的方法是對的,就是有一個小秘密你不知道,現在老師要剪一個月牙紋,看看你能不能發(fā)現這里的小技巧?!彼c點頭,有點兒期待地對我說:“老師您快剪吧?!蔽易谒麑γ?,開始剪月牙紋,涵涵眼睛緊緊盯著我的剪刀,認真地觀察著,看著看著,他笑了:“孟老師,我好像發(fā)現您說的小秘密了,您剪月牙紋時兩條弧線都從一邊開始剪,到紙的另一邊兩條線碰到了一起,月牙的小尖尖就剪好了。我也要試一試?!彼d奮地拿起第一條圍巾嘗試剪月牙紋圖案,不一會兒,一個兩頭尖尖、均勻好看的月牙紋就剪出來了。
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有學習本領的興趣。當我們發(fā)現幼兒濃厚的興趣時,應暗自竊喜,原來他們有一顆求知的心。我們只有順著幼兒的需要去提取他們已有的經驗,引導他們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才能讓幼兒快樂學習,自主習得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教師理智有意教,幼兒快樂無心學,師幼才能雙贏共成長。
(文/孟倩)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一張紙,一把剪刀,就可以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tài)。孩子們用剪刀把自己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在剪紙過程中,幼兒通過眼、手、腦的協(xié)調動作獲得極大的興趣和滿足。因此,班級組織幼兒在剪紙活動中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從每一次剪紙活動中呈現出幼兒的學習品質,如興趣與好奇心、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面對不會做的事情有信心學會并嘗試去做等。都是陪伴幼兒終身的寶貴資源。
“斑馬的新衣”——測量與嘗試
本班把剪紙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鼓勵幼兒把自己看到的用剪紙的形式大膽地表現出來,以此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我們借助圖片欣賞,了解斑馬的生活習性,感受斑馬群居生活的美好。因此設計了用目測的方法剪長條活動——“我的小斑馬”。在剪斑馬的過程中,教師提供各種斑馬姿態(tài)供幼兒自主選擇。詩詩選擇一張散步的斑馬,拿起黑色的卡紙并用小手在斑馬的身體上進行測量,比畫出斑馬的寬度,用手中的剪刀剪出粗細不同的長條給斑馬添上新的衣服,她邊剪邊用手拿起卡紙縱向橫向對著小馬進行測量。嘴里說著肚子的紋路是上下剪長條,腿的紋路是橫向剪長條。我問她:“你是怎么把小馬的衣服做得這么合身?”她說:“我用小手比畫小馬身體的大小來測量。”我說:“你的方法真棒!”她聽完后開心極了,還對我說要給小馬的小腳穿上鞋子。她把作品又裝飾了一下,最后在斑馬的小腳上粘上了黑色的小長條。這時候我發(fā)現了誠誠小朋友選擇的是一匹趴著的小馬,他給小馬的身上剪出長短不一的黑色長條,沿著斑馬的身體貼上了不同方向的長條,我問他:你給小斑馬設計的衣服花紋還挺特別。他說:“因為我的馬是趴著的,所以他的花紋是有長有短的,我看照片里的條紋是有長有短的?!蔽衣牶髮λ蟠蠓Q贊:“你的觀察得真仔細。”剪紙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幼兒對“剪紙”的興趣,并激發(fā)了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有始有終定能成功
通過案例分析觀察到幼兒在操作環(huán)節(jié)中從興趣到探索、嘗試、創(chuàng)想堅持完成作品,發(fā)現幼兒在遇到問題時與同伴交流、與教師共同挑戰(zhàn),找到好的方法,鍛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從小養(yǎng)成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不斷鼓勵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與收獲的快樂。這樣讓幼兒懂得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終,堅持把它做完。不要輕易放棄,如果放棄了,就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如果遇到困難,還要引導幼兒把這件事堅持做下去,唯一的力量就是我們要有堅持的精神。
在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中,所有的幼兒都成功地完成了整個剪紙故事情節(jié),幼兒們在喜悅中交流分享,紛紛介紹自己作品,有的幼兒還能編出完整的關于斑馬的故事。在活動中,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到了剪紙的樂趣,對剪紙也充滿自信。漸漸地,幼兒便會在剪紙方面獲得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在剪紙活動的過程中,當幼兒出現困惑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幼兒解決方法,而要以旁觀者的身份加入活動,與幼兒共同探討解決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尋找解決的答案。這樣的過程,幼兒樂于參加,也能促進他們在口語表達、觀察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傊诩艏埮c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幼兒不斷探索,在充滿趣味性的探索中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美好世界,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品質。
(文/張靜)
“快看,魚媽媽生寶寶了!”“油菜出苗了!”“彩虹(班里的小烏龜的名字)又爬上去了!”班級種植和養(yǎng)殖區(qū)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有驚喜,有發(fā)現,有感動,有自豪.孩子們在大自然的無窮魅力中不斷探索前行,用心感悟生活之美好,以興趣為前提,在不同的剪紙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舒適溫馨的氛圍中,快樂發(fā)展,共同學習,享受生活。通過活動發(fā)現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的觀察情況及探索的能力,在快樂剪紙中感受大自然萬物的美好和奇妙。
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回顧精彩瞬間
幼兒對班級的小烏龜日常觀察細致,以自己的想法和方式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琪琪挑選了一張藍色的紙,她沒有馬上拿起剪刀剪,而是眼睛望向彩虹(班里的小烏龜的名字),看了它一會兒,她開始拿起剪刀剪起來,在剪到小烏龜的腳時她停了一下,又想了一會兒,繼續(xù)將小烏龜完整的輪廓剪下來,我走到她的身邊問她:“琪琪,老師有個小疑問,為什么這只小烏龜的四只腳有的長有的短呢?”琪琪笑著對我說:“老師,我剪的就是咱們班的彩虹,彩虹爬起來的時候,腿就是有的長有的短?!蔽覍λf:“琪琪,你觀察得真仔細?!彼f完看了看自己的作品,又繼續(xù)說:“哎呀,我差點把它殼上的花紋忘了,她的殼上花紋有大有小,形狀也不一樣。”說完,她又繼續(xù)拿起剪刀把烏龜殼上的紋路剪出來。在作品展評環(huán)節(jié),琪琪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第二天,區(qū)域活動中,琪琪對我說:“老師,我今天還想選剪紙區(qū),咱們班只有一只小烏龜彩虹,它太孤單了,我想給她找個好朋友,陪它一起玩。”我說:“我想彩虹一定非常開心,她會感謝你的。”琪琪從小烏龜的一只腳開始剪起,一點一點地將小烏龜的腳、殼、尾巴剪出來,在剪的過程中,她每剪出一個部位就停下來看看已經剪完的部分,再繼續(xù)往下剪,最后完成了整幅作品。我看到她剪的小烏龜與彩虹不同,問她說:“琪琪,這只小烏龜與彩虹哪不一樣呢?”琪琪說:“彩虹不愛運動,吃飽了就愛睡覺,它的好朋友帶著它一起鍛煉身體,它把腳伸出來了?!?/p>
生活入微觀察,發(fā)展優(yōu)秀品質
幼兒喜歡班上的小烏龜,喜歡與烏龜進行互動探究。教師引導幼兒多多與小動物互動,以此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表達著對生活中事物的觀察和理解。通過對班上小烏龜的日常生活習性的了解,在剪腳的時候能夠結合小烏龜的生活特點展開想象,將小烏龜最真實生動的狀態(tài)呈現出來,為小烏龜尋找伙伴,創(chuàng)設出伸伸腿鍛煉身體的情境,充滿了愛心與想象力,體現出學習品質中的觀察與想象力。在發(fā)現與觀察中體驗生活的樂趣,以獨特的方式記錄點滴瞬間。幼兒的思維是不斷“更新換代”的,他們在活動中會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在不斷探索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將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奇妙。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新發(fā)現與獨特想法時,帶給大家的是全新的體驗與收獲。
眼見不一定為實,懂得傾聽才是真
當幼兒在剪紙創(chuàng)作時,教師往往會出現用成人的眼光評價幼兒作品的情況,以琪琪剪小烏龜為例,如果教師當時看到琪琪剪出的烏龜四肢有的長有的短時,沒有傾聽她的真實想法,而是讓幼兒重新剪或不理解幼兒時,是對幼兒探索和創(chuàng)新行為的磨滅。教師給予的是有效的正面的引導,看到疑問時不急于否定,而是先聽聽幼兒的表達,將主動權還給幼兒,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暢游,相信每一位幼兒都是藝術家。
抓住教育契機,豐富幼兒創(chuàng)作經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fā)現和欣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弊層變憾嘟佑|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發(fā)現美的事物特征。剪紙內容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是驚喜與發(fā)現,無論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時間,教師要懂得發(fā)現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重要的是幼兒探索、發(fā)現、觀察、感悟的過程,大自然蘊含的美無處不在。幼兒對生活的感悟豐富了,在剪紙創(chuàng)作中,會激發(fā)出創(chuàng)作的靈感,作品不再是單一的物體呈現,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繽紛富有生命力的畫面。
每一次的剪紙創(chuàng)作,不只是技能的提升,經驗的積累,也是提升學習品質,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觀察生活,品味美好,讓生活有品位,學習有品質,以自己的方式,記錄精彩瞬間,隨心而行,快樂成長。
(文/劉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提出,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生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結合幼兒園十四五科研課題“在快樂剪紙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學習品質的研究”,我在不斷摸索,希望通過剪紙活動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fā)展。
班級幼兒從剛上中班時的拼剪到單獨剪自己喜歡的事物(如蘋果、柿子、小魚、小鳥、小烏龜等),再到班級組織開展剪與人物相關的系列活動,如:我的好伙伴、我的媽媽、我的家人、我們愛運動等活動,孩子們剪紙興趣逐漸濃厚,技能逐步發(fā)展。燦燦小朋友進入中班后十分喜歡剪紙,剪紙時左右手配合也比較協(xié)調,雖然創(chuàng)造力方面還需進一步培養(yǎng),但已經能夠剪出事物的簡單外形,剪紙作品的線條也非常流暢,作品呈現的想象空間也比較大。
在一次剪紙游戲活動“我和好朋友”活動中,教師開始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特點,如:五官的具體位置、四肢的動態(tài)特點等,激發(fā)幼兒的剪紙興趣,在剪紙過程中提供了一些幼兒平時活動照片,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幼兒們各種生活動態(tài)。剪紙開始了,燦燦先在放彩紙的盤子里翻了翻,選擇了一張黃色的紙,又規(guī)規(guī)矩矩地拿起小剪刀。從紙的最下邊中間地方開始剪,她先左轉剪再往右轉剪,小朋友的頭部基本就剪好了。接著往下繼續(xù)剪出胳膊,再剪出軀干和腿。整個人物的輪廓剪好以后,她把剪刀放在桌子上,開始裝飾頭部的五官等細致的部分。她邊剪紙邊自言自語說:“她很高興,心情好,眼睛就是心形的?!闭f完自己剪了心形的眼睛,衣服的花紋也裝飾成了心形。然后她又選了一張粉色的紙繼續(xù)剪了起來,最后她把作品粘好。燦燦高興地說:“兩個好朋友剪好了。”作品剪好后,燦燦又拿起膠棒,自己粘貼好。作品完成后,燦燦將膠棒蓋蓋好,桌子上、地面上的碎紙都收拾干凈后,又去欣賞同伴的作品,兩個人還一起講述自己的作品內容。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運用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支持幼兒實踐操作的策略,日常生活中積極創(chuàng)設剪紙角環(huán)境,展示有剪紙大師、幼兒園教師、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紙作品,目的是引導幼兒感知剪紙作品的藝術美,從而吸引幼兒興趣,進一步激發(fā)幼兒表達與創(chuàng)作的愿望。日常生活中有意引導幼兒觀察,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這樣幼兒在自由自主的環(huán)境中比較輕松地獲得了美的體驗,充分利用了同伴資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要提供題材接近兒童日常生活的美術作品。燦燦剪紙時,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作品中小朋友的心情好而且很高興,就想到用心形來表現五官,想象與創(chuàng)造均得到發(fā)展。教師要有效地、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思考、表達,由淺入深地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品質,如:幼兒從始至終都非常專注,能夠堅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剪紙活動中從燦燦的每個表情可以看出她在活動中非常認真,心情愉悅,體會到剪紙帶來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通過剪紙活動,幼兒的學習品質有所提升,專注力也得到提高。幼兒的學習經驗是在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中獲得的。采用個別觀察法,發(fā)現問題及時提示?;顒又嘘P注幼兒的需要,設置小步遞進式任務。如:幼兒在剪花紋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并給予相應的支持。燦燦對剪紙活動感興趣,通過親自動手嘗試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喜悅,教師可以引導她繼續(xù)深入細致下去。在利用環(huán)境與實踐激發(fā)幼兒的同時,還可以充分調動家長的參與熱情,通過家園配合、長幼共剪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幼兒學習品質。
通過研究與實踐,教師學會了在工作中尋找不足,在探索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改進教學,在研究過程中為了幼兒的進步而努力,讓幼兒用自己的發(fā)展見證成長。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繼續(xù)和幼兒們一起快樂成長,快樂收獲。
(文/張紅梅)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qū)建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