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鴻鷹 關富勻
2022年6月11日,東京市民走過選舉海報張貼欄
日本第26屆參議院選舉6月22日拉開帷幕。接下來的三周內,不同黨派的530位候選人將在45個選區(qū)進行選舉演講,角逐125個席位。而選民們將于7月10日進行投票選舉。
日本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目前自民黨已掌握了眾議院的過半席位成為第一執(zhí)政黨,但是如果在本次的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不能獲得過半數(shù)席位的話,那么其在執(zhí)政期間將受到其他在野黨的約束,而不能全面展開拳腳,甚至會影響到其“改憲”的步伐。
除了“改憲”等宏大議題外,日本民眾更加關注候選人在物價、兩性平等和年輕人生活這些社會議題方面的承諾。
由于受到俄烏戰(zhàn)爭的影響,當前小麥在日本國內供不應求,加上物價不斷高漲、日元連續(xù)貶值,最終出現(xiàn)了停滯性通脹的局面。
在6月21日的朝野九黨黨首會議中,“令和新選組”代表山本太郎尖銳地向首相岸田文雄發(fā)問:“是否有具體的救濟措施與內容?”岸田文雄表示,會根據(jù)“地方性創(chuàng)生臨時撥款”策略,動用1萬億日元來緩解通脹給民眾生活帶來的壓力。
但是民眾對于這個答復并不買賬,就像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所說的那樣,這些對策豈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當代反映?
NHK網(wǎng)站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日本國民主要關心的熱點問題有:應對物價上漲的對策、新冠疫情的應對策略、外交安保政策、社會保障、憲法改正,以及對岸田政權舉措的評價等。
用于參議院選舉的選票
在眾、參兩院的選舉中,女性在全體候選人中所占的比例,到2025年要達到35%。
從調查數(shù)據(jù)看,不少人在被問到對政府的物價上漲對策有何評價時,回答“有很高評價”的占3%,“有一定評價”的占32%,“不怎么評價”的占40%,“完全沒有評價”的占16%。其中,“有一定評價”主要是指針對“消費稅率降低或廢除”而言的。
面對自民黨提出的“地方性創(chuàng)生臨時撥款”策略,其他8個政黨分別從不同的層面提出了替代方案,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國民民主黨所提的“限時將消費稅降低5%”,以及令和新選組提出的“徹底廢除消費稅”。
觀察日本選舉政治,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觀察候選人站在街頭的演說。從目前的街頭演講來看,很少有候選人提及具體的紓緩通脹措施。
一些家庭主婦表示“想把物價上漲的對策作為選擇投票的參考”,并期待得到更積極的回復。面對執(zhí)政黨不能提出更具體解決方案的情況,一些在野黨甚至直斥:這是在欺騙選民,想拖到選舉結束后再進行研討。
當前,民眾對于“物價上漲”而“工資不漲”的情況是怨聲載道的,這是能否贏得民心的一個重要考量標準。
在6月22日公布的參議院候選人中,共有181名女性參選,為歷屆參選人數(shù)最多,在全體候選人中占比首次超過三成。此前,日本女性參議員候選人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是1989年土井多賀子領導的社會黨掀起“麥當娜旋風”,共計146人參選。
根據(jù)政府的男女共同參與基本計劃,在眾、參兩院的選舉中,女性在全體候選人中所占的比例,到2025年要達到35%。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仍有一定難度。
木原官房副長官在6月23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就女性候選人比例首次超過三成一事表示:“與上次參議院選舉相比,更多政黨的女性候選人比例有所上升,這一事實本身值得積極接受?!?p>
2022年6月22日,日本福島,首相岸田文雄(右二)現(xiàn)身拉票
1989年,土井多賀子領導的社會黨掀起“麥當娜旋風”
根據(jù)政府的調查,女性候選人增加的背景是:日本社會關于性別歧視問題的討論、日本女性權益的發(fā)展等。但是,調查也折射出女性議員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與困境。譬如,如何打破傳統(tǒng)道德觀念對于女性的束縛,如何平衡議員活動以及家庭生活等,這些問題也是無法實現(xiàn)女性在全體候選人中占35%目標的重要原因。
而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多數(shù)女性的生育欲望也在下降。這對“少子化”“老齡化”等問題也造成了影響。公明黨指出,要一次性增加生育、育兒的補貼金。自民黨也提出要推行免費生育計劃。
但是有不少女性認為,目前日本政府對于新冠疫情并沒有一個有效的應對措施,對女性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政策也不盡如人意。因此,女性不僅要承受社會的輿論壓力,還要克服來自方方面面的阻撓,女性議員的負擔可想而知。
日本“選民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參議院選舉的年輕人投票率過低,普遍存在年輕一代對政治冷漠的情況。如宮崎縣整體的投票率為41.79%,其中18歲、19歲和20歲出頭選民的投票率僅為20%,僅相當于全體投票率的一半。
僅靠明星效應鼓吹,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日本年輕人的政治冷感問題。
針對這一現(xiàn)狀,不少明星演員紛紛站出來,呼吁年輕人積極把握自己表達意見的機會,運用好手中的公民權,積極投票。這一舉動,確實收到積極反響,但其作用有限。
在訪談節(jié)目中,一些年輕人表示,自己的投票行為并不能改變什么。有一些青年受訪選民還表示,自己并不了解投票選舉這個事情本身,甚至有的青年連最近在舉行什么樣的選舉都一概不知。
從他們口中得知,其參與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對于候選人是否遵循選舉諾言,選民是存在疑惑的;其二,能否選出正確的有責任感的候選人,這一點好像也改變不了國家與社會的發(fā)展;其三,各位候選人只在選舉時才會積極宣傳自己,其并不能一直代表群眾的利益;其四,選民只是在選舉時投票,并不能真正實現(xiàn)民主。可見,僅靠明星效應鼓吹,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日本年輕人的政治冷感問題。
當然,也有很多青年選民開始意識到投票是最低限度的民主活動。作為社會的一員,他們理所應當談論政治、參與政治,這關系到日本民主的活躍度。
最近,在參議院選舉的街頭演講中,候選人單方面發(fā)言的形式,逐漸變?yōu)榻邮苈牨娞釂柕膶υ捫托问?。試圖傾聽年輕人的聲音,這也是政客與年輕人互動的正途。
“決斷與行動”是自民黨提出的口號,其主張將自衛(wèi)隊條款寫入憲法第九條,并果斷采取行動,創(chuàng)設“緊急事態(tài)”條款。
目前明確贊同改憲的,分別是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以及國民民主黨四黨。如果四黨想實現(xiàn)修憲目的,則需要在本次參議院選舉中獲得2/3的席位(166席),而目前仍需要進一步爭取到83席,才能實現(xiàn)166席的目標。
另外,自民黨總裁岸田文雄將勝敗線設定為“包括非改選議員在內的執(zhí)政黨過半數(shù)”。自民、公明兩黨的非改選議席共計69席,這也就意味著在此次選舉中,維持過半議席(125席)所需贏得的改選議席為56席。
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民眾當被問及是否認為有必要修改現(xiàn)行憲法時,回答“有必要修改”的占37%,回答“沒有必要修改”的占23%,回答“不好說”的占32%。
這并不是說四黨的修憲之路就暢通無阻了。如立憲民主黨,就以“與國民權利保障和立憲主義背道而馳”為由表示反對。立憲民主黨黨首泉健太表示,自民黨提出的在憲法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自衛(wèi)隊的方案,將使規(guī)定否認交戰(zhàn)權的第九條第二項失去法律約束力,立憲民主黨因此反對。
對一些底層民眾而言,社會上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難并不在于憲法,而在于不活用憲法理念的政府。將憲法理念運用到生活和政治上,全力重建國民的生活,才是更為重要的。一些愛好和平的日本人士也指出,現(xiàn)在沒必要改變憲法。
總的來說,如果真像民意調查反映的那樣,這一屆參議院選舉后,改憲派將達到修憲門檻。岸田文雄也許將打破“一年一首相”的魔咒,迎來“黃金三年”,但這也會在亞太區(qū)域帶來新一輪不穩(wěn)定。
責任編輯何任遠 hr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