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
列子曰:“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故不斑白語道,失,而況行之乎!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p>
自奮就是主觀意志非常強(qiáng)。歷史上,項羽的失敗就是因為自奮。清末民初,湖南詩人易實甫有詩講項羽:
二十有才能逐鹿,八千無命欲從龍。
咸陽宮闕須臾火,天下侯王一手封。
歷代的人吊項羽的詩,恭維項羽的詩,罵項羽的詩,反正很多,我還是覺得易實甫的四句話有味道。不管如何,他把項羽自奮的那個味道寫出來了。但是,項羽就是犯了自奮的錯誤。
劉邦有張良、陳平、蕭何等人幫忙,對他們言聽計從,就可以統(tǒng)一中國。項羽只有范增這老頭子幫忙,但他雖有個軍師也不聽,自認(rèn)為聰明,變成別人沒有辦法把意見提供給他,就失敗了。
當(dāng)然做領(lǐng)袖也很難。陳平幫漢高祖去做所謂間諜,做外交官,要游說敵人的部隊投降,漢高祖很慷慨,拿黃金50鎰給他支配,不要報銷。陳平拿到錢放在家里,漢高祖的老部下就有點眼紅,來說小話,告訴劉邦,這個家伙靠不住,人格卑鄙。
世界上攻擊人、毀謗人,只有兩件事,古今中外一樣,都是財、色二字,不是說他貪錢,就是說他男女關(guān)系亂。有人就在漢高祖前攻擊陳平,這個家伙靠不住的,窮小子,他跟嫂嫂男女關(guān)系搞不清楚。陳平是有嫂嫂,但年紀(jì)比他大很多,早就分居了。所以當(dāng)領(lǐng)袖的人就要注意,要以“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來處理才對。歷史上講漢高祖豁達(dá)大度,就是說他度量大,可是他身邊的人白天說,晚上說,最后劉邦也聽進(jìn)去了。第二天跟陳平見面的時候,他就問起了家庭狀況,陳平一聽就明白了。陳平了不起,這些都不分辯,他說你要我辦的是大事?。∧阍趺磫栠@些事呢?好,你不放心,錢還在這里,你拿回去,我不辦了。漢高祖一聽,臉色變綠了,趕緊說對不起,對不起,我絕對相信你。
所以“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任人很難??!非常難,這要氣度的養(yǎng)成。因為任人,自己年紀(jì)大了也沒有關(guān)系,下面可以培養(yǎng)年輕的嘛!就是任人的道理,所以“年老而不衰”?!爸潜M而不亂”,年紀(jì)大,自己智慧之力不夠了,也不會衰亂,后面自然有人接火把上來,這是“賢者任人”的重要。
所以“而不在自賢”,千萬注意,認(rèn)為自己最能干,比被你用的人都能干,你就完了,下面人不能做事了。所以知賢難,任賢更難,不但治國之道如此,個人創(chuàng)業(yè)道理都是一樣。你看《列子》現(xiàn)在傳給我們的道,是形而下的入世之道,做人做事之道。
(摘自《列子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