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舉
1月2日,西南民族大學大四學生謝洋(化名)求助媒體,想尋找資助其上學多年的一名杭州飛行員。
謝洋老家在黔東,家境貧寒,高一時的謝洋偶遇了徒步游的“冰哥”。從那時起,冰哥就一直資助他。第一次,“冰哥”就掏出了1000元現(xiàn)金。后續(xù),幾百幾百的助學金陸續(xù)匯到。謝洋上大學后,“冰哥”每年都會固定兩次匯錢作為助學金,平常也會打錢,寄點東西,但從來不留他的個人信息。1月1日,“冰哥”又給謝洋轉(zhuǎn)了6000元助學金,并寫了一封很長的信鼓勵他,然后說:我的任務完成了。隨后,“冰哥”刪除了謝洋的微信。
媒體找到了“冰哥”?!氨纭苯衲?2歲,出生在福建一個偏遠縣城,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家庭也不寬裕。到現(xiàn)在,“冰哥”說自己先后資助了七八位學生,都是等到大四快畢業(yè)的時候,就刪除聯(lián)系方式。
?“冰哥”其實也是一個愛的傳遞者?!氨纭备嬖V記者,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位好心大哥幫助。幫完之后,對方就刪除了聯(lián)系方式,之前只說了一句,希望他在有能力時能夠幫助別人。他記住了這句話,并把愛傳遞下去,不求任何回報,甚至體面地從被幫助者的生活中消失。
不難想象,多年以前,幫助“冰哥”的人,就如一束光照亮了他的內(nèi)心,這一簇火苗留在他的內(nèi)心,照亮了謝洋。如今堅持找到恩人的謝洋,必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這個報不是報答“冰哥”,而是假以時日,自己強大起來,去幫助其他的弱者、貧者。善良的光就這樣綿延不絕。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愛在循環(huán),善良被傳遞。被幫助者強大后變?yōu)榱诵碌膸椭撸恳淮蔚膫鬟f都會溫暖他人。善行匯聚在一起,就能讓社會中充滿更多的愛、同理心、同情心。
這正是當下提倡的第三次分配所需要的榜樣與精神力量?!氨纭钡乃魉鶠?,就是典型的第三次分配。
有別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礎(chǔ)上,以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分配,是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補充,有利于縮小社會差距,實現(xiàn)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三次分配奉行“道德原則”,依靠的是“精神力量”,并獲得“精神升華”。人的快樂,并不只是利己的,付出也會使自己快樂。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高層級就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有些人的自我實現(xiàn)是凌駕于他人之上,而高尚的人的自我實現(xiàn)是幫助人,從幫助他人中獲得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某種程度上,人之所以成為人,正在于我們能夠“利他”。演化生物學巨擘愛德華·威爾遜在其著作《創(chuàng)世紀:從細胞到文明,社會的深層起源》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對于群體而言,利他才能使群體獲得更大的優(yōu)勢。威爾遜甚至認為,作為真社會性群體的人類,也正是受惠于此種利他的模式,才能在進化過程中超越我們其他靈長類近親,成為地球的主宰者。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直覺,我們的文化,都天然地喜歡那些熱心、善良的人。
社會中有了更多的對他人的同情、幫助,我們對未來就能多些信心,守望相助、同情惻隱,都會讓社會更加美好,讓艱難之中的人感受到希望,讓黑暗中的人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