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
隨著小學體育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化改革,小學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同時人們對健康概念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有了新的認知。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這不僅能夠讓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督促小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同時也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如何將小學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跨界融合是小學體育教學不斷探究的問題,也需要小學體育教師不斷地探索。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小學教育作為學生的起步點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重視,作為小學教育中的小學體育教育也被人們越來越嚴格要求起來。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需要讓小學生通過小學體育課堂學會鍛煉身體使其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也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情感教學,注重小學生的身心成長,通過對小學生心理特點的了解,進行教學設計,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
1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 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小學體育教師僅僅注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常常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體育教育活動中也越來越重視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受到小學教師們的重視。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不斷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通過小學體育教育鍛煉小學生的身體,使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健康強壯的體魄,為小學生的健康體質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夠讓小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培養(yǎng)出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通過良好的體育運動增強小學生的耐力,能夠讓小學生的抵抗力得到加強,通過在長期鍛煉下形成良好的體型。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夠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增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夠使小學生養(yǎng)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幫助小學生構建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也能夠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通過課程幫助小學生及時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或小學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一些心理問題。
例如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常常會有一些小學生不愿意積極的參與到小學體育活動中來,或會有一些小學生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體育活動中與同學產(chǎn)生一些小的摩擦和誤會,或小學生在生活中受到一些委屈而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情緒,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將傳統(tǒng)的機械化的小學體育教學方式轉變?yōu)殪`活性的教學,從小學生的心理出發(f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情緒,積極開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小學解決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些小誤會和摩擦,促進小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積極投入,從而增強小學生對小學體育課的學習熱情,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更好的掌握體育基礎理論知識,使小學生能夠積極熱情的全身心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來,也能使小學生通過小學體育教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1.2 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全發(fā)展
在既往的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小學體育教師只是簡單的為小學生講解需要學習的體操等動作項目,然后讓小學生自己自由活動或練習,或讓小學生自己運用體育器材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這樣的小學體育教學讓本就玩心較大的小學生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只注重于玩耍,沒有了學習的心思,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不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這樣也容易導致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容易忽視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更是很少會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忽略小學生的情緒,這讓小學生常常處于一個被動的接受教育的方面,忽略了小學生的心理感受,導致小學生會容易產(chǎn)生一些負面心理情緒。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到熟悉再到重視起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斥在整個小學教育過程中,其中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期間不斷地融入感情教學,重視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問題,重視小學生的情緒問題,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采用有關于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去進行小學體育教學,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小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增進小學生之間的友誼,小學生與小學體育教師之間的師生關系,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基礎理論知識,還能提升小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同時小學體育教師也需要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教學思想,不斷的改善教學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注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與小學生成為朋友,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愉悅的、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同時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積極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們解決心理上存在的各種問題,讓小學生能夠羊場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心理品質,提高小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全面發(fā)展,使小學生成長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發(fā)展的人。
2 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2.1 建立家校一體化,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學理念的不斷改進,小學教學過程中不再是專注于小學生的文化課程教學,重視小學生的文化成績,在小學教學活動中也越來越重視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起來。隨著小學生不斷的成長,在學習中不斷地積累各種知識,各種能力的不斷得到提高,會讓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漸漸產(chǎn)生一些變化,所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要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起來。小學生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需要有人能夠給予正確的指引,讓小學不平衡、不穩(wěn)定的心理情緒能夠得到很好的疏解。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生們最喜愛的教學活動,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更加的注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去充分的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尊重小學生,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小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對小學生給予適當?shù)墓膭罴氨頁P,讓小學生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正確的認識心理現(xiàn)象,學習去理解并調節(jié)自己的感情,通過合理的方式去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并通過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小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的看待問題,使小學生成為一名胸襟寬廣、能容人容事的人,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心理品質,提高小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全面發(fā)展,使小學生成長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發(fā)展的人。每一位小學生所接受教育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教育資源不同,這樣使的每一位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是不同的,而家庭便是小學生生活時間最長,最受心理影響的地方,家庭教育的缺失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甚至有可能造成小學生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所以建立家校一體化,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不斷的提高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同時小學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與家長進行溝通開設心理講座,讓家長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并通過家長會指導家長們掌握科學的家教方式,摒棄多門無用的課外輔導,讓小學生能夠身心愉悅的成長。同時,學校與家長可以共同開展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通過各種有趣的親子互動的體育活動,讓家長能夠與小學生產(chǎn)生更加親密的關系,也能夠不斷的提升家長與小學生之間的親密度,使家長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能夠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促進小學生提高心理素質,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從而全面的提升自我。
2.2 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小學生調節(jié)情緒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需要讓小學生通過小學體育課堂學會鍛煉身體使其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也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單一而枯燥的體育教學項目會讓小學生對小學體育課堂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同時隨著小學課程的不斷加重,知識難度的不斷提高,這會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產(chǎn)生煩躁的情緒,長期的負面情緒也容易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小學體育課堂本就是小學生放松自我的課堂,在小學時期學生都處于一個愛玩兒的階段,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不再是專注單一的教學目標教學,而是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從小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fā),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能夠對小學體育課堂感興趣,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學體育課堂中來。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在體育課堂上利用體育活動去分散小學生的情緒,同時不斷地調整在教學過程中的運動項目與方式,幫助小學生來釋放壓力,消除小學生不愉快的情緒,讓小學生在歡樂愉悅的體育課堂中忘卻不愉快的事情,擺脫消極的情緒。例如: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進行百米沖刺比賽、400米接力賽跑、仰臥起坐等運動,通過運動去發(fā)泄情緒,激昂消極的情緒全部宣泄掉,也能夠通過接力賽讓小學生不斷的加強相互間的協(xié)作能力;小學體育教師還可以通過體育課堂開展羽毛球比賽、足球比賽、籃球比賽通過一系列的運動比賽,讓小學生產(chǎn)生勝負欲,可以調節(jié)小學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斷地增強小學生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小學體育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練習健美操、瑜伽以及簡單的太極等,幫助小學生放松自我,從而使小學生能夠學會聯(lián)想,通過在輕松的運動中去體驗愉悅感和滿足感。通過各種的小學體育運動去轉移小學生的注意狀態(tài),在體育活動中注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斷的提升小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從而使小學生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目的。
2.3 運用體育運動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體育運動是最能夠幫助小學生獲得控制、競爭與成功感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體育運動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誘發(fā)小學生的積極情感,應對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有控制作用。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f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yǎng),同時小學教師應該具備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尊重理解每一位學生的不同,不將個人的思想情感帶入到教學活動中來,為小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和諧、公平、愉悅、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讓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來,也能夠更好的開展小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項目,讓小學生通過想回協(xié)作、相互交流去進行課堂活動,改善小學生不善于與人交流的習慣,使小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不斷地增加同學之間的交往,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并通過相互的協(xié)作互動學會團隊合作,有效的改善小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同時愉悅并氣氛活躍的小學體育課堂,不僅能夠讓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起來,使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加輕松,也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果,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調動小學生的情緒,增強小學生自身抗逆力,提升自我調節(jié)不良情緒的能力,鍛煉出良好的心理素質。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體育教學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起來,鍛煉健康的體魄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任務。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標準的示范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通過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需要讓小學生通過小學體育課堂學會鍛煉身體使其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也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學知識的不斷增加難度,會導致小學生難免的出現(xiàn)一些焦慮與緊張、膽怯等情緒問題,面對這些負面的情緒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矯正將會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注重小學生的心理活動,也需要分析小學生所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的原因,與家長加強聯(lián)系,清楚的了解小學生的基本需求和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能夠讓家長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指導,并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調適措施,調整教學項目,幫助小學生能夠更好的克服和消除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心理疾患,通過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發(fā)展自己的運動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心理品質,提高小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全面發(fā)展,使小學生成長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發(fā)展的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茅家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