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一曲《紅梅贊》,是以江姐為代表的革命者凌霜傲雪、慷慨犧牲的壯歌。
江竹筠,原名江竹君,同志們親切地稱她為“江姐”。1920年,江竹筠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zhèn)江家灣一個農(nóng)民家庭。為生活所迫,幼年的江竹筠跟著母親到重慶投奔親戚,后來在當?shù)氐囊患铱椧m廠做童工。進入小學,江竹筠勤奮刻苦、成績出眾,只用三年半就完成了小學的全部課程。
隨后,江竹筠先后進入重慶南岸中學、中國公學附中、中華職業(yè)學校和四川大學學習。1939年,還是一名中學生的江竹筠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40年秋,她進入中華職業(yè)學校學習,并擔任該校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從事青年學生工作。
1943年,黨組織安排她為當時中共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當助手。同時,他倆扮作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作為重慶市委的秘密機關和地下黨組織整風學習的指導中心。1945年,江竹筠與彭詠梧正式結婚后,留在重慶協(xié)助彭詠梧工作,負責處理黨內(nèi)事務和內(nèi)外聯(lián)絡工作。
1947年,江竹筠受中共重慶市委的指派,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同時,她還擔任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聯(lián)絡和組織發(fā)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江竹筠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賣,江竹筠不幸在萬縣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jiān)獄。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用盡各種酷刑,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chǎn)黨員身上打開缺口,破獲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竹筠始終堅貞不屈,“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是竹子做的,但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1949年11月14日,重慶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jiān)獄,年僅29歲。
江姐為了革命理想與民族獨立,用生命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詩篇,樹立起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