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來,周雷扎根農田,潛心科研,帶領團隊在水稻育種領域全力攻關,先后培育出16個優(yōu)質高產水稻新品種。
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是漫長而繁瑣的過程。周雷說:“有人把育種比喻為大海撈針,選育一個好的品種,往往費時數年,還得跟著農時到處跑?!?/p>
每年,周雷超過300天都“泡”在實驗室和田間地頭。夏天,在湖北,在頭上太陽烤、腳下水汽蒸、身邊蚊蟲繞的稻田里,他一待就是大半天。冬天,為加快育種進程,他去海南的基地進行加代育種,往往春節(jié)也不能回家。辦公桌邊的角落一直放著他的草帽和膠鞋。
水稻遇低溫易減產的問題,曾困擾著我國科研工作者。在國家相關項目支持下,周雷作為團隊核心成員,攻堅克難,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克隆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并解析了其分子機理。
如今,周雷和團隊育成的鄂中5號、廣兩優(yōu)272、巨2優(yōu)60等優(yōu)質水稻新品種已累計推廣5000多萬畝,累計增產糧食超過30億斤。
周雷對口幫扶了21個曾經的貧困村和30多家企業(yè)發(fā)展高檔優(yōu)質稻。在湖北潛江市,他和團隊提出“蝦稻共作”綠色發(fā)展模式,使每畝蝦稻田的水稻產量提升30%;在京山市,他和團隊推廣的新品種,幫助農戶每畝增收40%……
攥緊中國種子,端穩(wěn)中國飯碗。眼下,周雷正帶領團隊向更高產和更優(yōu)質的水稻新品種選育發(fā)起攻關。
(選自《新華社》2022年8月1日)
◆素材解讀
1.科學實踐??茖W從實踐中來,并最終服務于實踐。田間地頭就是周雷的一個重要的實驗室,幫扶的村子和企業(yè)則是周雷科學成果的用武之地。
2.堅持不懈。我們從周雷身上看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堅持不懈。選種、育種,選取適合的土地,按農時培育……培養(yǎng)一個好品種要花費數年功夫,沒有耐心沒有細心沒有恒心,根本堅持不下來。
◆適用話題
科學研究 科學實踐 堅持不懈 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