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偉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新聞報道;發(fā)展;策略
在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當前媒體融合過程中,將不同媒體進行整合,各種媒體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媒介載體,給時政新聞報道工作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時政新聞是一種具有重要性、重大性等特征的新聞題材,傳播的范圍比較廣,并且要求傳播具備較強的時效性。當今時代,為做好時政新聞報道工作,需要充分了解融媒體時代的特征,結合融媒體的優(yōu)勢,不斷提升時政新聞的播報效果,讓時政新聞能夠繼續(xù)發(fā)揮其思想引領、服務人民的重要作用。
時政新聞報道在融媒體時代的重要意義
有利于營造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在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公眾營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讓人們在和諧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積極向上地生活。一般來說,時政新聞報道往往都是以各個地方的熱點事件為話題,快速將各個地方所發(fā)生的重要事件播報出來,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地域性特征。通過播報時政新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廣大人民群眾更加關注國家的熱點問題和地方的重要信息,公眾觀看時政新聞報道,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公眾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時政新聞便成了最好的教材,會引導公眾營造出更加和諧與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在融媒體時代下,時政新聞報道的手段更加多樣化,無論是電視、手機還是電腦上,都會有時政新聞的報道,公眾能夠閱讀時政新聞的途徑越來越多,在潛移默化中,時政新聞的報道引領著社會輿論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為安定和諧社會環(huán)境的營造奠定了理論基礎。
有利于公眾生活工作方式的改變
融媒體時代下,社會發(fā)展的速度和經濟發(fā)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在生活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要進行不斷改變和創(chuàng)新,只有經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才能與現(xiàn)代化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貼近,不被時代所淘汰。融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報道時政新聞的途徑越來越廣泛,公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到時政新聞,對于國家大事和地方大事的了解也更加方便,通過收聽時政新聞報道,有利于社會公眾不斷改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相關理念和思想,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同時,融媒體時代下,為做好時政新聞報道,新聞工作人員在迎來了巨大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新聞工作者需要不斷學習和進修,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養(yǎng),轉變自己原來的工作方式,使新的工作方式能夠符合融媒體時代的發(fā)展。
有利于推動時政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
隨著我國社會科技和網絡信息的發(fā)展,特別是在融媒體時代下,原有的傳統(tǒng)新聞報道以及新聞報道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以及社會公眾的需求。在此情況下,為了迎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并滿足廣大社會群眾的需要,時政新聞報道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為報道出符合大眾心理的時政新聞,在新聞選材上,新聞工作人員將會更加認真負責,會通過一些方式,如:填寫調查問卷等選出社會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事件,提高社會公眾對新聞的滿意度。其次,在融媒體時代下,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在公眾號、視頻號上觀看時政新聞,新聞報道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偠灾?,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無論是新聞內容還是報道方式都有了一定的轉變,時政新聞的質量以及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也有了顯著提升,有助于時政新聞報道的發(fā)展。
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報道的特征
新聞語言具有親民性
融媒體新聞報道具有親民性的特征。時政新聞關乎著國家大事和重要的地方信息,為了迎合大眾的喜好,在新聞播報時,新聞工作者要盡量選擇比較接地氣的語言,讓老百姓在閱讀和觀看時能夠感到親切,聽著讓老百姓舒服,進而養(yǎng)成聽時政新聞報道的習慣,進而提升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
報道內容的生動性
由于時政新聞報道具有真實性的特征,大多數人印象中,時政新聞報道的敘述有著很強的刻板性,內容枯燥乏味,缺少生動性,不能夠很好地引起人們觀看的興趣。而在融媒體時代中,隨著時政新聞報道播放的途徑變得更加多元化,時政新聞報道的內容也逐漸變得生動化,一改以往敘述刻板的特點。融媒體的使用,能夠有效地將國家政策問題與民眾比較關心的利益問題結合起來,以此吸引人們的閱讀觀看。例如,在播報有關兩會的新聞時,涉及人們關注的住房問題,新聞播報員為了使新聞內容更吸引人,讓觀眾能夠充分了解兩會信息和人們的住房問題,在播報時新聞播報員可以采用情境模擬的方式進行播報,將一些原本比較刻板的內容利用生動的方式進行敘述,進而提高時政新聞報道對人們的吸引力。
民眾能夠參與到新聞報道中
現(xiàn)階段,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在融媒體時代中我們接觸新聞的途徑變得越來越廣,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同時,人們也有更多的渠道對時政信息進行評論,合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例如,央視網和新聞聯(lián)播都在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開設了專門的賬號,每天都會更新最新的時政新聞,人們在觀看時,可以通過評論的方式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這種隋況下,拉近時政新聞報道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讓民眾能夠參與到時政新聞報道當中,進而起到增強新聞傳播力度的作用。
融媒體時代下時政新聞報道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報道內容方面
傳統(tǒng)新聞播報中,時政新聞報道是新聞播報中的主要內容,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更加傾向于快速閱讀,傳統(tǒng)的新聞閱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為了滿足人們快速閱讀的需求,在融媒體中新聞報道可能會比較簡化,隨著內容的簡化,在方便人們閱讀的同時,也滋生出了一些不良的問題,如一些時政新聞報道內容較空洞,并且語句比較生硬,缺乏生動性,對人們的吸引力會逐漸降低,使新聞報道的效果不佳。
傳播范圍和時效方面
在融媒體時代下,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電子設備的大眾化,報紙和電視已經不再是傳播新聞的主要載體和媒介,人們接收時政新聞報道的途徑越來越多,多數受眾都是在手機上獲取時政新聞信息。與電視相比,手機可以隨身攜帶,因此,人們掌握時政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會越來越強。而隨著新聞傳播媒介的增多,時政新聞傳播的范圍也會越來越廣,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還是哪個地區(qū),只要關注了新聞報道的賬號,有互聯(lián)網的支持,人們都可以收聽到最新的時政新聞報道,這對于新聞行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真實性和新聞審核方面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的途徑越來越廣,時效性也有所增強,但是在時政新聞報道傳播范圍變廣的同時,新聞的真實性有待考究。近年來,在網絡中,虛假信息和謠言等出現(xiàn)的頻率日漸提升,部分網站為了提高自己的點擊率和曝光率,頻繁在網絡上散布一些未經證實的信息,或者是根據某個熱點話題,自行胡編亂造,然后發(fā)布到各大平臺當中,吸引大眾的關注,以期獲取更高的利益,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均不利于新聞的有效傳播。另外,有些網站為了突顯出自己的個性,在信息選擇和甄別時,沒有審核到位,以至于發(fā)布的信息質量不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報道的優(yōu)化策略
構建多媒體平臺,使報道途徑多元化發(fā)展
在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時政新聞報道發(fā)布的途徑變得更加廣泛,時政新聞不僅依靠傳統(tǒng)媒體進行發(fā)布,各種新媒體和融媒體也參與進來,由此,時政新聞報道的播報途徑變得更加多元化。融媒體時代下,為使時政新聞報道的播報方式能夠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在播報新聞時,需要充分了解各種媒體的特點,發(fā)揮各個媒體的優(yōu)勢,搭建多種新聞播報平臺,促進時政新聞報道的全方位發(fā)展。例如,在使用傳統(tǒng)媒體播報時政新聞內容的基礎上,還可以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各大APP相結合,開設相應的賬號和公眾號進行時政新聞報道的播報,建立起多元化的新聞播報平臺。與此同時,媒體融合還能夠實現(xiàn)資源共享,各個平臺根據自己平臺發(fā)展的特點發(fā)布時政新聞,選取不同的形式播報出來,能夠讓民眾有多樣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閱讀時政新聞報道的興趣有所提升。
改變語言的風格,使時政新聞更具親民性
融媒體時代,做好時政新聞報道需要不斷改進新聞的語言風格,令時政新聞更加具有親民性。時政新聞報道的收看者是廣大人民群眾,親民性的語言風格才能更加吸引觀眾。在融媒體時代下,隨著新聞播報途徑的多元化發(fā)展,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夠收聽到時政新聞信息,為了與各大網絡平臺的整體發(fā)展環(huán)境相融合,在新聞播報中,可以適當選擇一些當前流行的網絡詞語進行表達,另外在播報地方性時政新聞時,為了充分體現(xiàn)各地方的特色,新聞播報員可以嘗試使用地方性語言進行播報,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以此來吸引觀眾收聽時政新聞報道。
從個體著手,使時政新聞更具生動性
一般來說,時政新聞報道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在新聞播報時,常會出現(xiàn)形式刻板等問題,在融媒體時代下,用各種媒體軟件進行播報時政新聞,可以對新聞播報的形式進行轉變,從新聞個體入手,使時政新聞報道更具生動性特征。例如,在新聞播報時,新聞工作人員可以在文字敘述的內容中插入圖片或動畫,運用圖片將所要敘述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使新聞內容更加直觀,同時,也使新聞報道的版面更加具有生動性的特征。其次,在播報時政新聞時,為了使時政新聞更加生動,在播報時可以適當融入一些簡短的故事,讓新聞的故事性變得更強,既能方便提高觀看者的記憶,又能夠促進新聞內容的傳播。
強化與民眾關系,增強時政報道的互動性
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整體素質有所提升,對于時政新聞報道,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在融媒體時代下,做好時政新聞報道需要不斷強化新聞與民眾的關系。增強時政新聞報道的互動性。為增強新聞報道與民眾的互動性,新聞播報的各大平臺需要開設留言區(qū),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在留言區(qū)積極留言,并且針對有效的留言進行回復工作,拉近與民眾之間的距離。通過民眾的留言以及與民眾的互動,讓政府部門充分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接受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提高政府相關部門工作的效率,使工作能夠滿足大眾需求。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為了做好時政新聞報道,需要了解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報道的發(fā)展現(xiàn)狀,明確時政新聞報道的相關特點,著重研究時政新聞報道播報的優(yōu)化策略,在融媒體時代做好時政新聞報道。
(作者單位: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