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欣
黃文英女士,浙江義烏人,今年53歲。平日里見到她,也許你只會將她看作一位普通的電器店老板娘,但她的人生,因為舞蹈,閃閃發(fā)光。
18歲考進婺劇團的她這樣回憶道:“這個劇團很牛,真的不容易,當時天還沒亮就被老師叫起來練功,但是因為自己很喜歡,所以不覺得辛苦。再說,這對我的身體也很有好處,冬天就穿一件自己織的毛衣,也不覺得冷?!?/p>
成家后,她退出了劇團,但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文藝夢。在當時的文化站站長的引薦下,黃女士依然踴躍參與鎮(zhèn)里的各種文藝活動。慢慢地,她想將舞蹈推廣給更多的人,這一想法很快便成了現(xiàn)實,2012年10月,黃文英女士創(chuàng)立“銀河排舞隊”,號召婦女一起跳舞,一起參與活動和比賽。
談起組建排舞隊的初心,她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我想帶領喜歡文藝的姐妹,為父老鄉(xiāng)親爭光!我希望女人們健康、美麗、快樂!”
提到排舞隊的名字“銀河”的由來,黃文英女士說:“咱們這有條河就叫銀河,我覺得能照應,也應了我想為家鄉(xiāng)人民爭光的心?!?/p>
每天晚上,黃文英女士就在自己的門店前放個音箱,隨著音樂跳舞。久而久之,晚間舞蹈隊隊伍漸漸龐大起來,運動氛圍愈加濃厚,成了街頭一道悅目的風景線。
當然,練舞中也遇到了困難。婦女們都把跳舞當成一種愛好或是休閑活動,并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訓練,所以基礎普遍不太好,再加上沒有老師、沒有排練場所等問題,排舞隊的處境非常尷尬。但是,黃文英女士說:“要么不干,要干就用心干、認真干?!痹谒膱猿趾团ο拢瑹o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大家都一起刻苦排練,自己查資料,自己借排練房,并報名參加各種比賽。
某次比賽前夕,黃文英女士正準備動手術(shù)。她放心不下隊員們,在動身赴醫(yī)院之前,撐著虛弱的身體倚在排練房的燈柱上,陪隊員們完成了當晚的最后一遍排練。當聽到隊員們奪得金獎的消息時,她才放下了懸著的心,回到義烏養(yǎng)病。
黃文英女士帶領隊員們從王店鎮(zhèn)走向嘉興市,在多場排舞比賽中贏得了五金一銀一銅的佳績。她渴望取得比賽的勝利,這不僅是一種競技精神的體現(xiàn),更宣傳了人文之美。
她專門設計了具有江南人文風味的旗袍舞蹈《江南雨》,將江南女子的婀娜多姿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督嫌辍肥仔阋慌诖蝽懀踔吝€出現(xiàn)在了《嘉興日報》上。后來又分別在梅園廣場和“聚寶灣農(nóng)民豐收節(jié)”上演出,被列入了《王店鎮(zhèn)志》。隊伍還被邀請去拍攝宣傳王店鎮(zhèn)地理人文的MV,從曝書亭、糧倉、四喜社區(qū)、梅里廣場和各條老街中取景。
排舞隊越走越遠,越跳越好,正像她說的:“運動延緩衰老,愉悅身心。其實排舞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積極向上的人會充滿正能量,一切都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p>
銀白色的光束穿過滿載塵埃的流空,給空曠的樓臺披上了一層輕薄的紗衣。隨著幾聲漸強的擊鼓,身處臺中的女人一躍而起,在觀眾的掌鳴中肆意舒展身姿,綻放年華,舞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