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靚
對于小學生而言,課后作業(y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樣也方便教師及時掌握班級同學的語文水平,便于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以此保證教學質量。對于不同學生而言,完成同樣的作業(yè)難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分層作業(yè),以此提高學生的課后學習效率,為其長遠的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作業(yè)布置常見問題
1.作業(yè)內容的機械化
在現階段,部分小學語文作業(yè)內容過于機械化,通常將教師作為主體,用單一的方式向學生傳輸,每學習完一篇課文,針對課后練習或者練習冊中的習題進行鞏固。對于本課涉及到的生字詞多是在反復朗讀或抄寫中強化記憶,枯燥的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且由于單調的任務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無法保證作業(yè)的完成質量。學生將大量的時間用在抄寫上,但是很多學生對這些內容已經熟練掌握了,所以也就失去了作業(yè)布置的意義。而部分教師則秉持著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任務越多,對大家的幫助越大,從而導致教學質量較低,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也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作業(yè)設計缺少分層
多數情況下,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yè)時都是以教材為主的,內容也是圍繞課上講過的重點字詞和閱讀理解展開,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形式僅限于完成習題或者抄寫的書面練習,很少有開放型作業(yè)的設計。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已經拉開差距,布置一樣的作業(yè)很難滿足所有人的學習需求。對于基礎較強的學生而言,這些內容過于簡單,起不到拔高訓練的作用;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完成起來相對困難,很容易喪失學習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無法收獲滿足感和自信心,逐漸對語文產生厭倦心理,以此陷入惡性循環(huán)。這些都是因為教師沒有顧及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所導致的,布置作業(yè)一律同樣要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作業(yè)失去了原本的功效。
二、小學語文分層作業(yè)設計策略
1.小學語文作業(yè)分層設計目標
布置適當的作業(yè)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用來檢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及時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并找到改進的方法。同樣,教師也能夠通過作業(yè)成果反映出自己的教學質量,如果作業(yè)普遍完成得不好則說明在授課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教師應重視教學質量問題,加強對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與分配,不僅要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所在,還要保證學生可以通過作業(yè)加強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以此提高學習效果。在布置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基礎知識、興趣愛好以及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情況,而且大家可以完成的質量和數量也是不盡相同的,教師應注意設計合理的分層目標,充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題西林壁》一課教學中,關于古詩的背誦和默寫,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而且能夠很快地理解課文的中心主旨,在背誦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方式,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完成任務。但是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而言,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完成任務時總是喜歡拖延,默寫也無法保證質量。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為了照顧基礎薄弱的學生總是布置相對簡單的作業(yè),導致基礎較好的學生缺乏拔高訓練,不能滿足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同理,一味地提高難度也會使基礎較弱的學生無法高效完成作業(yè),影響學習自信心。為了避免以上情況,教師應布置具有層次性的任務,盡量讓所有學生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保證質量地完成作業(yè)。
2.小學語文作業(yè)分層設計方法
通過分層設計作業(yè)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加以提升,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此外,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注意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每個人在小學入學前接受的文學內容是不同的,有的學生早期便接受了專業(yè)的語文知識訓練,具備一定的文字基礎和文化底蘊,而有的學生則是在進入小學后才開始正式接觸到拼音、筆順等。對于學生而言,學習不僅是為了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通過作業(yè)來強化自己的思維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便要考慮到實踐性任務的設置,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其解決,以此提高綜合素養(yǎng)。作業(yè)的難易程度也要適中,要既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探究興趣,又能夠發(fā)揮他們的實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一課中,教學目標是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總結作者的觀察方法。在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要求大家以習作的形式描寫家鄉(xiāng)中最喜愛的景物,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邊事物并記錄下來,形成最后的作品。教師在分配任務時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基本水平,給大家設計了足夠的發(fā)揮空間,能夠強化自身綜合能力的任務。
3.小學語文作業(yè)分層設計應用
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把握不同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并且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和重點部分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小組。對于學習能力較弱且語文知識薄弱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增加任務量,以夯實基礎為主,降低難度,保證學生能夠在適當的范圍內展開練習;對于基礎一般并且課上認真聽講的學生來說,可以適當增加作業(yè)的難度和數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基礎較好的同學看齊,并且,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如果不加以嚴格的要求,很可能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所以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應讓大家在完成基礎內容之后進行拓展練習,提供充足的自我發(fā)揮空間;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作業(yè)要以拔高訓練為主,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以此提高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貓》一課,教學目標是通過朗讀以及賞析語句了解貓的古怪、淘氣等特點,感受總分式寫作手法的妙處,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貓的特點的手法,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掌握本課重點生字詞,同時了解課文內容;基礎一般的學生則要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可以找找其他寫貓的文章,如:梁實秋的《白貓王子》,豐子愷的《白象》,季羨林的《貓》等,進行對比閱讀?;A較好的學生可以針對感興趣的動物以作文的形式加以呈現,運用文中提到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加以闡述,強化語言技巧的運用。教師通過布置分層作業(yè)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當的范圍內展開學習,為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分層作業(yè)設計的策略不僅體現在設計目標、方法和應用這三個方面,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徑需要教師在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需求不斷優(yōu)化作業(yè)分層設計,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