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隨著“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的發(fā)展,各類辦公軟件、政務APP、OA系統(tǒng)等應運而生,上情下達、下情上報變得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基層干部群眾。但一些地方和部門把形式主義由“線下”搬到“線上”,導致一些工作上的“內卷”——各種通知越來越多、各種任務隨時下達、各種統(tǒng)計層出不窮、各種評比花樣繁多,由此滋生的“屏幕上”“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讓人苦不堪言。
指尖上的忙碌,工作群的熱鬧,牽扯了大量精力,讓人陷入形式主義的怪圈而不自知,誤把通知當部署、把打卡當落實、把回復當督導,導致一些人隨手發(fā)出“微指令”、下達“微任務”,貌似忙忙碌碌、熱熱鬧鬧,實則機關忙亂、基層亂忙,看似認真負責、落實及時,實則消極塞責、應付了事,成為基層干部群眾廣為詬病的痛點和堵點。
近年來,各級下了不少功夫糾治這一怪象,政務APP規(guī)范了,工作群數(shù)量減少了,打卡拍照、簽到留言等泛濫勢頭有所收斂,但過度留痕、刻意留跡等現(xiàn)象沒有根本改觀,部分工作形式大于內容的積弊還沒有徹底糾治。
糾治這種現(xiàn)象,關鍵在于摒棄形式主義,而不應該簡單否定“屏幕”和“指尖”。信息化、大數(shù)據本身沒有錯,比如,利用信息手段簡化優(yōu)化辦事流程,把各類“線下”事務整合到“線上”辦理,讓基層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戶就能把事情辦妥。比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時掌握群眾冷暖和訴求,堅持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解難題,建立實時反饋評價機制,對群眾反映的一些急事、難事、鬧心事,做到接訴即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各級部門應當堅持實事求是,真正站穩(wěn)立場、走好群眾路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發(fā)揮大數(shù)據的優(yōu)勢,更高效地服務基層和群眾。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真正將溫暖通過“指尖”穿越“屏幕”送到基層群眾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