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燁
摘要: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接班人是教師的根本目標,為了達成“五育”并舉的效果,教師可以采用戶外游戲活動形式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提升幼兒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結合筆者開展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實踐心得與體會,借此拙文拋磚引玉。
關鍵詞:戶外活動;游戲;幼兒教育;策略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生存能力、交際能力等,有效地服務于幼兒的終身發(fā)展,戶外游戲活動課程的高效實施能夠助推幼兒教育的進一步優(yōu)化,是當下幼兒教育教學實踐與改革、創(chuàng)新與推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很多戶外游戲活動呈現的特征而言,存在多方面的欠缺。比如,城區(qū)的幼兒園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活動形式單一、幼兒主體地位喪失、安全措施和預防不到位、游戲活動價值導向不明確等,致使戶外游戲活動的實施效果與預期狀態(tài)相差較遠,幼兒參與戶外游戲活動的興趣和激情得不到有效激發(fā)。因此,為了讓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知識,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教師有必要更新戶外活動形式和內容,最大限度地開發(fā)現有資源,結合地方特色,開展以“五育”并舉為核心的戶外活動,讓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中遇見別樣的美。
1? ?設定綜合性目標,明確活動方向
目標導向是教育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實施教育教學行為前,教師首先要明確教什么,即給予幼兒什么,為什么要給予幼兒這些,然后教師再考慮怎么給予?;顒幽繕嗽趹敉庥螒蚧顒又邪l(fā)揮著重要作用,因為目標是我們開展游戲活動的方向標,它能有效引領戶外游戲活動的方向,明確活動的達成要求和預設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不重視目標的設計,致使整個戶外游戲活動陷入無序的狀態(tài),即使有目標,教師也無法根據活動目標精準設計活動形式。所以,教師應當提高對活動目標的重視程度,根據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和年齡特征所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以及活動的基本內容等,進行活動目標的細化設計,以便結合目標設計戶外活動,以此達到多元增強游戲教學效果的目的。
比如,在“吸紙跑”的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幼兒的發(fā)展需要,為幼兒設定如下活動目標:首先,讓幼兒通過本次戶外游戲提高對環(huán)境保護的認識,樹立變廢為寶的意識。其次,通過本次戶外游戲活動豐富體育運動形式,提高“五育”并舉的效果。再次,注重對戶外游戲活動細節(jié)的進一步優(yōu)化,在游戲活動中既要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又要助力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最后,在小組合作式的戶外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讓幼兒與同伴一起參與各項活動,共同體驗活動的樂趣,并形成主動與同伴交流的想法,實現合作能力的發(fā)展。隨后,教師圍繞這些戶外游戲的活動目標,準備活動材料,安排活動細節(jié),以便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滿足達到活動目標的要求,讓幼兒在體會游戲趣味之余,實現身體協(xié)調能力、合作能力等的發(fā)展。同時,在活動結束后,教師也可以以活動目標為標準,檢驗最終的活動成效,以便及時查漏補缺。
教師依據戶外游戲活動以及幼兒的成長需求,要設立目標導向下的精準化戶外游戲活動。因此,活動目標的細化設計能夠明確活動的實施方向,以便在精準安排活動細節(jié)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戶外游戲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快樂地成長。
2? ?重視安全教育,打造安全環(huán)境
在任何教育教學活動中,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尤其對于年齡小的幼兒園小朋友來說,更要提高安全意識。因此,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安全保障措施和防范意識必須放在首位。試想,當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中遇到危險時,不僅會對幼兒的身體帶來傷害,而且會在幼兒的心里留下陰影,致使幼兒對戶外游戲活動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會對整個戶外活動的開展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各個角度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和預設,從場地到過程,再到突發(fā)事件的處理等,教師都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考慮。
以沙水區(qū)的戶外游戲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基于活動前的全面、細致、深入的調查,了解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首先,教師要察看場地,察看沙土中是否埋有尖銳物品等,避免幼兒在進入沙地后受到傷害。其次,教師要對活動中的工具進行安全性檢查,更換螺絲松動和有尖刺的工具,消除安全隱患,使幼兒可以安全地使用工具,有序完成沙水區(qū)的游戲活動。此外,教師也要為幼兒滲透安全注意事項,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如不要用帶有沙土的手直接揉眼睛;不要將沙子、水拋向同伴;在沙地中不要奔跑等,使幼兒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自身的安全。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做好充分的預案,保證在安全事故發(fā)生時能第一時間做好處置和救助。這樣,在進入沙地開展游戲活動時,幼兒可以擁有一個安全、安心的游戲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在戶外玩耍。
安全是第一要素,在戶外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安全要素,在提供安全環(huán)境的同時,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使幼兒的身心安全得到保障。
3? ?給予幼兒自主權,尊重幼兒意愿
按照“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積極鼓勵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成為活動的主體,讓活動因為幼兒的積極參與而體現應有的意義與價值。促進幼兒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同步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給予幼兒參與活動的自主權,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設計戶外游戲活動。雖然戶外游戲活動會受到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思維也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但是教師如果充分研究、深入分析、多元實踐、多維激發(fā)的話,是可以非常科學、巧妙地創(chuàng)設出符合幼兒興趣的游戲活動的。所以,當教師為幼兒選擇戶外游戲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幼兒園的主客觀條件。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結合實際學情,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游戲項目,讓幼兒基于自己的需求和愛好,選擇感興趣的戶外游戲活動。與此同時,教師設計集豐富性、趣味性、知識性的游戲活動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比如,在戶外,教師可以為幼兒設定平衡區(qū)、跳躍區(qū)、球區(qū)等多個戶外游戲活動區(qū)域,滿足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活動的需求。在活動前,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依次參觀各個活動區(qū)域,并為幼兒介紹每個活動區(qū)域的活動形式,如平衡區(qū)的活動形式是讓幼兒玩獨木橋、蹺蹺板等,跳躍區(qū)的活動形式是讓幼兒玩跳繩、袋鼠跳等,球區(qū)的活動形式是讓幼兒玩足球、籃球等。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進入自己感興趣的區(qū)域,如對平衡類游戲感興趣的幼兒可以選擇進入平衡區(qū);對球類運動感興趣的幼兒可以選擇進入球區(qū)玩游戲。這樣,每個幼兒都可以在滿足自身需求的游戲中盡情地玩耍。
教師要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性,提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和形式,供幼兒自主選擇,給予幼兒游戲自主權,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4? ?搭建合作平臺,集中集體力量
幼兒個人的能力有限,當教師組織幼兒參與戶外游戲活動時,幼兒常常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活動,因此,無法充分感受戶外游戲活動帶來的樂趣,體會戶外游戲活動的魅力。而合作是當前較為流行的活動形式,幼兒通過合作能集中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活動任務。同時,合作游戲也可以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提升,讓幼兒更好地滿足未來的發(fā)展需要。合作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還能充分激活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善于合作、善于協(xié)助、善于傾聽和觀察。所以,教師應當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合作的游戲活動,并按照幼兒的能力,合理分配小組,促使幼兒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提高完成戶外游戲活動的質量。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參與合作、參與交流互動的小組給予一定的指導和評價:一方面引導幼兒做到有的放矢、科學游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機會加深與幼兒的感情,構建師生友誼的堡壘,促進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中生長智慧,提升興趣。
例如,在“過隧道”的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游戲性質,引領幼兒提升合作能力,為幼兒組建合作互動的小組,搭建集體活動的平臺。具體來說,在讓幼兒正式參與活動前,教師可以先將幼兒帶到戶外的操場上,指導幼兒進行簡單的熱身運動,如蹲起、慢跑等,以便教師通過幼兒的熱身情況,判斷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隨后,教師將“優(yōu)勢互補”作為分組的標準,使每個小組的運動能力強弱分配均勻、合理,讓優(yōu)帶弱,分組后,教師再將每個小組的幼兒平均分成兩部分,讓兩部分幼兒面對面站立,并讓面對面的兩個幼兒抓住對方的肩膀,搭成“隧道”。之后,另一個小組的幼兒站成一列,用最快的速度穿過“隧道”。當一組幼兒完成游戲后,兩組調換身份,重復之前的游戲過程。在幼兒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用計時器計時,選出在游戲中耗時最少的一組為“優(yōu)勝組”,使幼兒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感受集體戶外游戲活動的樂趣。
教師主動分析幼兒之間的差異,并為幼兒創(chuàng)建合作互動的小組,能夠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深刻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
5? ?增添趣味性色彩,提高幼兒活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幼兒教育階段,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幼兒階段,教師不應將目標放在學習目標、學習任務的滲透上,反而應該注重幼兒興趣愛好、年齡特征的需求,因此,興趣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幼兒常常會將精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戶外游戲活動中,而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幼兒則會表現出厭煩、消極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也應當根據幼兒感興趣的元素,如角色扮演活動、競技類比賽活動等,優(yōu)化戶外游戲活動形式,讓幼兒充分點燃參與游戲的熱情,玩轉戶外游戲。這種迎合幼兒興趣生長和思維深入的游戲活動,能夠激發(fā)幼兒對戶外游戲的興趣與熱情,其思維也會隨之得到發(fā)展。
例如,在“小布球投籃”的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一方面需要通過視頻示范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小布球投籃”游戲的注意事項和游戲規(guī)則,然后再結合幼兒的能力、習慣、興趣愛好等特征,帶領幼兒盡情地玩游戲,以此帶動幼兒對戶外游戲活動產生興趣。由此可見,結合幼兒的需求和教學任務,可以添加競技類的游戲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好勝心。在活動開始前,教師為幼兒準備數量相等的藍、紅兩種小布球,使球的數量是幼兒人數的整數倍。隨后,教師為幼兒分組,將幼兒按照體能、性別等平均分成兩個小組。之后,幼兒站在教師劃定的直線外,并手持兩個顏色相同的小布球,當教師宣布游戲開始后,幼兒將球投到指定的籃筐中,在每個小組成員投完球后,教師根據幼兒投中的次數,對獲勝的小組進行獎勵。此外,在游戲中,教師要保證每組隊員拿的小布球顏色相同,方便最后統(tǒng)計游戲的結果。
教師將趣味性的比賽與戶外游戲活動相結合,能有效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每個幼兒都能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玩樂的同時鍛煉身體素質,發(fā)揮戶外游戲活動的價值。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鎖定戶外的地理位置、空間,充分結合幼兒的需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并形成體系,實現戶外趣味游戲活動的頂層資源構建。
6? ?創(chuàng)建多元評價,促進幼兒發(fā)展
活動評價在整個戶外游戲活動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教師都會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幼兒進行點評,指出幼兒在活動中的進步、成長和不足,讓幼兒可以正視自己的發(fā)展情況,并及時改進。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下,都是教師單向地對幼兒進行點評,幼兒在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參與感不強,使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喪失。所以,教師要對戶外游戲活動的評價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鼓勵幼兒參與到評價之中,以便獲得多角度的評價意見,進而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以“我和皮球來賽跑”的戶外游戲活動為例,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建互評、自評等活動,強化幼兒在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為幼兒搭建互評的平臺,使幼兒從同伴的口中認識到自身的發(fā)展水平,以及自己在活動中的積極性等。之后,教師站在專業(yè)性的角度,對幼兒進行點評,指出幼兒走、跑、跳等動作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并為幼兒提出改進的建議,使幼兒從教師的角度認識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情況。隨后,幼兒再綜合同伴的點評意見和教師的專業(yè)意見,反思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及自己的發(fā)展水平、自我保護意識的發(fā)展水平等,以便在深刻認識自己的進步和問題的過程中,建立參與戶外游戲活動的信心,并對自身的不足進行針對性改進。
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建互評、師評、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能夠讓幼兒從多個角度出發(f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的進步,并促使幼兒深刻地反思自己,在不斷調整和改進中,實現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幼兒時期,教師要為幼兒設置豐富的戶外游戲活動,讓幼兒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擁抱自然、享受陽光的沐浴,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并結合實際對戶外游戲活動的形式進行調整,以便做好指導,讓幼兒遇見別樣的美。
參考文獻:
[1]石紅晶.生活融于教育,教育展現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融合[J].清風,2022(2):90.
[2]王福芝,白金明.學習文化經典,弘揚傳統(tǒng)文化:淺談如何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教育[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