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一、巧用提示,讓習作思維“順起來”
小學三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習作,對習作題目的審題能力是需要教師去關注的。學生在閱讀習作要求時,往往會忽略關鍵信息,從而出現(xiàn)下筆難或偏題離題的現(xiàn)象。為此,我們嘗試用形式多樣的“習作提示”方法,指導學生如何理順習作思維,從中抓住關鍵詞句,打破習作的思維困局。
(一)“反問式”習作提示
在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單元片段習作必做作業(yè)中,我們巧妙選取了第一單元單元導讀的插圖進行設計。我們這樣設計:“寫作提示:先觀察插圖中小女孩的外貌、神態(tài)和動作,她和什么動物一起,再想象他們會去哪里?又會做些什么呢?寫的時候可以用上自己平時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句。”《花的學?!愤@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想象豐富而奇特,而課本第1頁的插圖畫面美麗,富有童趣,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觀察插圖后寫片段,旨在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舉例式”習作提示
三年級的學生年齡雖小,但對于大自然充滿好奇心,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同時,小學生的模仿力極強,特別對于一些對寫作沒有興趣、閱讀量少的學生,在習作提示中通過“舉例子”讓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感受習作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在設計第七單元的片段習作時,著重根據(jù)21課《大自然的聲音》課文特點,模仿第2—4自然段的寫法,這樣設計,能準確地選擇適當?shù)慕嵌龋⒁龑W生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一方面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另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仿寫練習,通過習作中的例子,讓學生更好地仿造中學“寫”,以利于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
(三)“思維導圖式”習作提示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利用思維導圖把習作的枝干捋清楚,那么學生對構(gòu)段謀篇就有了一個支架。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把文章的骨架支起來,下筆的時候就有了順暢的思路。第八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要學會把一件事情寫完整,所以設計這個單元的片段習作時,我們引導學生如何把《司馬光》這篇文言文寫成完整的白話文。《司馬光》是一篇廣為流傳的小故事,這篇文言文中的第一句話是“群兒戲于庭”,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根據(jù)這句話關注插圖中人物的表情,試著揣摩人物內(nèi)心,想象人物說的話、做的動作,并將這些信息填入思維導圖中,同時利用思維導圖將這個場景用說一說的形式講給別人聽??梢约尤胍恍┤宋锂敃r玩耍時的心情,感受他們玩耍的快樂。在第二單元的選做習作作業(yè)中,為了讓學生有序記錄好在上學或者放學的路上,看到些什么?也是通過習作提示中有趣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仔細觀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任意一種導圖記錄,把覺得有意思的記錄下來。
二、表格推進,讓習作素材“動起來”
(一)便于構(gòu)段,有序續(xù)編
中年級的童話故事中常常運用到反復的結(jié)構(gòu),并要求學生能發(fā)揮想象力,按照反復結(jié)構(gòu)進行故事續(xù)編。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的故事還沒有完成,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雖然這個單元是一個預測單元,但同樣也使用表格。在教學實踐中,在預測故事的結(jié)果時,出示表格,學生根據(jù)“胡蘿卜先生這根長胡子”表格,根據(jù)課文的線索和關鍵細節(jié)就能合理遷移進行表格填寫,隨后學生根據(jù)表格的關鍵信息,利用預測中反復的寫作方法,繼續(xù)續(xù)編一個故事片段習作。
(二)易于對比,凸顯異同
第五單元的單元主題是“留心觀察”,經(jīng)過第15課《搭船的鳥》的學習后,學生感受到了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懂得觀察要細致,對生活要留心觀察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課后請學生觀察自己感興趣的身邊的一種小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在“觀察記錄單”上簡要地記錄觀察所得,同時提醒學生可以從外形、顏色、味道等方面進行觀察。
三、圖文相融,讓習作構(gòu)篇“活起來”
(一)抓住細節(jié),點睛亮文
學生學習完《富饒的西沙群島》,初步認識了借助關鍵句來理解一段話的能力,也了解到可以圍繞一個意思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同時《海濱小城》和《美麗的小興安嶺》兩篇文章結(jié)構(gòu)較為典型的課文,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對課文中生動優(yōu)美的詞句也喜讀樂讀,背誦積累語言不是問題,但抓住不同季節(jié)寫出不同景色、圍繞一個意思把內(nèi)容寫具體則需要老師的進一步指導。
(二)動手畫圖,文中有畫
如第三單元以“金秋時節(jié)”為主題,從不同的角度視角描寫秋天的景色,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體會秋天,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張秋生從一片片梧桐葉中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陶金鴻說銀杏葉和楓葉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帶來了秋天的涼爽……引導學生觀察在校園里、在街道上、在小區(qū)里的地上都鋪滿了各種各樣的葉子收集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制作成書簽或標本,甚至可以做出樹葉畫,粘貼在下面的邊框里,最后引導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制作的過程,或者用幾句話對這片葉子進行描寫。
(三)瞬間定格,有序成文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愛好寫下來,這也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好辦法。一個人只要有作文的興趣,這種興趣遲早轉(zhuǎn)變?yōu)樗膶懽髂芰?。在第八單元的選做習作中,我引導學生把玩耍時拍下的照片展示給大家看,然后根據(jù)照片回憶玩的過程,將玩的過程相對完整地寫下來,先寫上題目,還要寫清楚“是什么時候的事”“在哪兒玩”“和誰玩”“玩什么”這些基本信息;可以按時間順序介紹玩的過程,還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后”這些連接語;自己覺得特別好玩的部分,可以多寫幾句話。
三、堅持閱讀,讓習作積累“厚起來”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特別是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容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對寫作的抗拒,影響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在理解了學生中年級階段的特點,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學習,而不是把寫作變成是作業(yè)負擔。機械式的訓練會使學生的寫作視野變得越來越狹隘,寫作在筆者看來不應該有太多套路,這樣會局限學生的寫作思維,而閱讀正是可以讓他們在文字世界里碰到新鮮的故事、有趣的靈魂、別樣的世界,沉浸在閱讀中可以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