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強
摘? 要:庚子春己亥末,荊楚大疫舉國震驚。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全國大中小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基于國之大形勢需要,教育部推行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線上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育事業(yè)需要長久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師生都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的革新勢在必行,網(wǎng)絡教學的在線教育更是需要改革,但是在革新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為了小學語文教學能夠在課堂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為學生學習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提出如何進行相應革新的建議,在疫情防控的今天尤為重要。
關鍵詞:線上教學;疫情防控;小學語文教學;革新;問題;策略
一、小學語文線上教學在推進與革新中存在的障礙
網(wǎng)絡教學伊始,學生和家長大都手忙腳亂,面對這全新的教學方式,感到既新鮮又迷茫。部分家長感覺課程不錯,教師重難點講得很詳細,孩子也感覺這種模式很新鮮,剛開始上課很認真,也做了筆記,和線上教師的互動也很融洽。當然網(wǎng)課結束還需及時鞏固所學內容,并通過布置適當練習去消化知識。但也有部分家長找不到正確平臺,說教材對不上,網(wǎng)絡有卡頓現(xiàn)象等,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線上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處于不同的空間,教師既不能準確控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不能對學生全面掌控,這對教師的教學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設計更貼切的教學計劃,還要制作更合適的教學課件輔助課文內容的講解,并且要采取網(wǎng)上提問的方式,適當增加提問時間,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由于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革,在把這些應用到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革新的路上還是存在著一些障礙。
網(wǎng)絡教學中教師表達很清晰,注重基礎知識、字詞的教學,這也是學好語文的根底,學生需要提前預習,聽后還需要進一步主動思考,才會有更多收獲。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網(wǎng)絡教學過程更加直觀、全面、靈活。存在的障礙也不容忽視,如教學相對陳舊,教學過程枯燥,講解方法相對簡單,信息傳遞不穩(wěn)定等,因此,在小學語文網(wǎng)絡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優(yōu)化網(wǎng)絡教學過程,盡最大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更加高效。
當今教育踐行“立德樹人”的主線,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革新就是要依照教育新理念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雖然學校進行了有模有樣的教學理念灌輸課,還會展開相應的專題講座,可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當今的教師課堂教學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線上教學也是遵循此法則,首先是讓學生預習默讀課文,然后教師進行提問,接著就是對疑難點的講解,最后就是總結課文結束課程。這樣的網(wǎng)絡教學與以往相比并無多大的變化。
二、小學語文線上教學革新的相應策略
(一)貫徹教學新觀念,與時俱進
網(wǎng)課授課前要有針對性地選拔有聲望的教師。名師上課精雕細琢目標明確,雖然時間較短,但是信息量不小,需要消化的也很多。孩子興奮的是這種上課模式,但通過同步發(fā)送的練習來看,對內容掌握得并不理想,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捕捉知識點,走馬觀花。一是需要認真記筆記,二是需要多次觀看。記得觀看《匆匆》這篇散文名篇教學時,師生網(wǎng)絡互動強烈,教師的新教育理念和新教學方法深得學生喜愛,教學效果奇好。特別是教師精美的課件,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中,事半功倍。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等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為教師教育教學提供了更高的平臺和優(yōu)質的條件,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圖片、視頻、音樂等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深刻、感受深刻、增強自主能力。但是線上教學不同于課堂實錄,要想真正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更有能力的學生,教師必須理清教學革新的理念,以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綱,做到“心中有本,眼中有生”,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好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結合實際思考,科學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把線上教學落到實處。
(二)變革教學新理念,勇于創(chuàng)新
《禮記·學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苯處熤粨碛兄R,就只能給學生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輔相成,那么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教育,就要改變教育思想,培養(yǎng)具有一定能力的學生。記得在網(wǎng)上教學巡視時,筆者看到某老師的上課思路很嚴謹,先了解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復習古詩詞學習方法,進而提出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接下來圍繞學習目標展開了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不多。授課內容圍繞讀說寫,直奔教學重點,但畢竟是錄播課,時間受限,還需學生多次觀看,再通過任課教師針對錄播課內容布置的基礎作業(yè)和拓展知識點、重難點線上答疑等方法促進復習鞏固作用。因此在新教學的要求下,教師要培養(yǎng)獨立、自主、富有探索精神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生,那么教師就應該貫徹這個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
(三)及時教學后反思,補差補缺
線上教學雖然上課時間比較短,但教師該講的知識點都講了,像三年級第一課涉及古詩的學習方法,看誦讀畫唱都有,還有就是生字書寫指導重點突出,比如鴛鴦、融的寫法都有講。教師該講的都講了,但是學生可能吸收不了,應該指導學生反復觀看,學會記筆記!這些作為教師都要掌握和反思,才能更好地根據(jù)實際的線上教學有的放矢地輔助學生提升能力。教師的自我復盤是很重要的,當網(wǎng)課結束之后,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結合自己教學的內容和目標,真正評價自己的教學水平,并且思考實施更加有科學性、可行性的教學方案,為下一堂教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三、學生依然是課堂教學的中心
陳靜靜說:對我來說,最好的表情就是孩子快樂的笑臉,如果孩子默然或者噘嘴的話,就說明孩子不開心了。我期望孩子放松身心,自由思考。網(wǎng)課中雖然教師關注不到全面,但還是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過程洞察孩子內心的。如何在線上教學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
(一)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
新課程改革倡導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發(fā)展,還要關注學生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是否對網(wǎng)課足夠有興趣,學習過程是否充滿好奇,有沒有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意愿是否持續(xù)增強等都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二)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
網(wǎng)課教學有時候疏于監(jiān)管,或者說因家庭情況原因傳輸質量會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所表現(xiàn)的主動程度、深度和廣度,就會受到影響。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學生是否積極發(fā)言、積極思考,是否興致勃勃地參與談論等,參與活動的感官比如口、手、腦有沒有完全投入等,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內容。
(三)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
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線上教學教師采用的點名或者舉手提問形式,對學生的思維提升是很有針對性的。學生是否能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勇于表達見解,回答問題語言是否流暢、有條理都是教師需要認真對待的話題。
(四)學生的生成狀態(tài)
學生理解過程不是簡單的搬運、轉移過程,而是構建、發(fā)現(xiàn)和領悟的過程。線上教學教師只要能生成預設內容,就會得到意外的收獲,這也是衡量線上教學成效重要的一環(huán)。
四、結語
總之,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人才的支撐,只有教育的進步才可以讓社會發(fā)展得到持續(xù)進步。網(wǎng)絡時代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教學進行革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革新、線上教學慢慢的普及和應用,教師只有冷靜思考和探索更有效、更科學的教學新方法,才能為教育事業(yè)的壯大貢獻一份力量,這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鳳榮. 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烏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對象[M]. 李子卓,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