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彤
【摘 要】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國際傳播,廣西廣播電視臺與東盟諸國國家電視臺圍繞重大主題,融通中外講好中國故事,多個紀錄片合拍項目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引起熱烈反響。文章以廣西廣播電視臺攜手五洲傳播中心、柬埔寨國家電視臺聯合制作的紀錄片《患難與共中柬情》為主要案例,梳理相關合作實踐和成果、探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中國—東盟媒體合作新路徑的經驗及啟示。
【關鍵詞】東盟;國際傳播;融通中外;紀錄片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了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就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講話為進一步做好國際傳播工作、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國際傳播能力是當前我國綜合實力的一部分。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發(fā)展還未能與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相匹配。廣西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正在努力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qū)開放發(fā)展新的戰(zhàn)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面向東盟的國際傳播是我國國際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廣西要“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力發(fā)展向海經濟,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把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fā)展優(yōu)勢”。立足面向東盟的區(qū)位優(yōu)勢,抓住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故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穩(wěn)定營造一個有利的外部輿論環(huán)境,成為廣西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廣西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5·31”重要講話精神,創(chuàng)新開展國際傳播的使命擔當。
一、平實視角紀錄中柬共同抗疫的故事
(一)守望相助,打造中柬命運共同體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中國抗疫醫(yī)療專家組前往柬埔寨金邊,與柬埔寨人民一起同心抗疫,建立起免疫屏障,中國疫苗和抗疫物資源源不斷運抵柬埔寨。同樣,柬埔寨捐款捐物支援中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柬合拍紀錄片《患難與共中柬情》,從中柬協(xié)作、共同抗疫的角度,用鏡頭書寫了這段特殊時期的“真臘風土記”。
《患難與共中柬情》獨辟蹊徑,全面記錄了兩國從領導人到普通民眾之間如何協(xié)作抗疫、守望相助的故事。該片以這一系列中柬在抗疫斗爭中相互馳援的重要事件為主線,穿插運用柬埔寨各界人士的采訪,客觀、全面地反映和詮釋了兩國患難與共的深厚情義,以及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中國面對疫情阻擊戰(zhàn)的必勝信心,更好地回應了外界關切,凝聚了戰(zhàn)“疫”共識。
《患難與共中柬情》的播出安排也別具匠心。2022年3月21日至3月23日,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專門制作的預告片每天在新聞時段前后安排近10次滾動播出。3月23日,廣西臺與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同步播出該片,隨后上線學習強國、央視頻、新華網和人民日報等客戶端。2020年3月23日,中國向柬埔寨派出醫(yī)療專家組協(xié)助柬埔寨防疫抗疫,這也是中國向東盟國家派遣的第一支抗疫醫(yī)療隊。3月21日至27日是2022年瀾湄周。柬埔寨國家電視臺表示,與廣西臺選擇3月23日共同播出《患難與共中柬情》,既是與合作伙伴的彼此呼應,也是突出柬中友誼如瀾湄之水,連綿不絕。
(二)民心相通,譜寫中柬友誼歡樂頌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中柬友誼之歌不僅僅存在于政府高層之間,也體現在普通民眾之間。節(jié)目播出后,在柬埔寨引發(fā)熱烈反響,柬埔寨新聞社、柬埔寨新聞部官網、《柬中時報》、《華商日報》等當地主要媒體紛紛報道,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專門制作并多次播出簡介短片。
曾經擔任中國援柬抗疫醫(yī)療專家組陪同翻譯的廣西醫(yī)科大學學生陳敦財在看完節(jié)目后表示:“中國專家組的7位專家都來自廣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具有很高的專業(yè)水平和豐富的防疫經驗,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也很令我敬佩,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也成了一名醫(yī)生,我將延續(xù)他們的精神,為柬中醫(yī)療衛(wèi)生做出更多貢獻?!?/p>
柬埔寨駐中國學生會會長吳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和中國廣西廣播電視臺合作拍攝的紀錄片《患難與共中柬情》,不論是敘事還是畫面都有著很高的質量,同時,這部紀錄片還蘊含著重大意義。通過觀看紀錄片,我全面了解到了柬中兩國同舟共濟,共同抗擊疫情,并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全過程?!?/p>
“我認為《患難與共中柬情》的內容非常好,疫情暴發(fā)后,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對柬埔寨提供了很多幫助,柬中合作抗疫取得諸多成果。柬埔寨駐中國學生會也在中國各界的支持下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抗疫工作。這些在這部紀錄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我已將這部紀錄片的播出鏈接分享到柬埔寨駐中國學生會的臉書平臺,也分享到學生會群里,號召大家一起來觀看?!奔砥艺v中國學生會理事吳拉鈴如是說。
二、開啟雙邊人文交流合作新模式
(一)融通中外深度開展“云合作”
《患難與共中柬情》是中柬兩國電視人克服疫情阻礙,通力合作的成果。融通中外是講好這些中國與柬埔寨抗疫故事的關鍵,國際化表達是入腦入心的路徑。紀錄片傳播的概念、范疇、呈現方式既要符合中國國情、傳播中國抗疫經驗,又要與柬埔寨的話語體系、受眾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形態(tài)相對接,找準中外價值觀的契合點,易于為對象國受眾所理解和接受。
“這是一部能夠很好地向柬中民眾傳遞出兩國領導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始終將人民生命放在首位的理念貫穿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奔砥艺瘒译娨暸_臺長金烏提作為該片的柬方負責人,對這部時長30分鐘的紀錄片有著深刻感悟。
吳天從《患難與共中柬情》里看到了更為深廣的“中柬友誼”。他認為:“紀錄片的重大意義體現在它記錄下了在危難時刻,柬中兩國相互信任,團結友愛和互幫互助的珍貴情誼。就我個人而言,還包括每一位柬埔寨留學生,我們都很希望能在今后看到更多由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和廣西廣播電視臺合拍的紀錄片,尤其是涉及柬中青年在教育、環(huán)境、經濟等領域開展交流,且能夠反映兩國青年友誼的作品?!?/p>
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國際合作部主任潘烏提回顧成片過程時,特別強調了與中國同行“兄弟般的情誼”。他在發(fā)給廣西臺合作伙伴的郵件中說:“在新冠肺炎疫情依舊持續(xù)的背景下,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和廣西廣播電視臺的合作非但沒有中斷,反而比以前更加密切。這部紀錄片意義非凡。疫情期間,雙方依然聯合攝制《患難與共中柬情》,還有《家在青山綠水間——更好的日子》等多部紀錄片,這是兩國媒體人對國家、對時代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柬中媒體共同探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兩國人文交往新模式的成果。”
盡管因為疫情緣故,中柬攝制團隊不能面對面進行交流和開展工作,所有的策劃、溝通、配音都是通過“云合作”完成,雙方依托互聯網緊密聯系,圍繞“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共同甄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在中柬電視人的共同努力下,中柬兩國的多層次合作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抗疫史料。
(二)因地制宜調整合作方案改進節(jié)目形態(tài)
《患難與共中柬情》的拍攝過程艱難曲折。中方團隊完成在中國的拍攝任務后,因為疫情影響始終沒能按照合作慣例赴柬拍攝,柬方團隊只能根據共同策劃獨立完成在柬埔寨的拍攝任務。完全按照常規(guī)的紀錄片生產流程和制作標準,對于沒有紀錄片獨立拍攝經驗的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團隊來說實在難以為繼。本著尊重差異、因地制宜的原則,《患難與共中柬情》整合資源開展了中外合拍新聞類紀錄片的嘗試,即集新聞性、故事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強調故事的新聞性,突出速度與深度。新聞化生產兼具紀錄片和新聞的優(yōu)勢,將當前中國與柬埔寨攜手抗疫最新鮮的信息、最鮮活的影像、最動人的故事,分享給兩國觀眾,成為本片創(chuàng)作上的一大特色。既對客觀新聞事件平鋪直敘地呈現,又加以旁白對其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進行凝練與升華,滿足了不同受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
紀錄片《患難與共中柬情》的制作和播出,是兩國危難之中守望互助的真實留影,也是在為將來國際風云變幻中兩國攜手共進的篇章作序。近年來,中柬兩國的合作關系達到了歷史新高,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縱深發(fā)展,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三、媒體高質量互動合作,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正能量
自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以來,東盟始終是我國周邊外交優(yōu)先方向,也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qū)。中國與東盟建立穩(wěn)定、開放的區(qū)域合作關系,不僅將加速區(qū)域經濟復蘇,還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紀錄片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方面日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多年來,廣西臺一直致力于面向東盟的國際傳播,與東盟國家主流媒體建立了穩(wěn)定的友好合作關系。2020年至今,廣西臺與東盟媒體展開了多頻次高質量互動,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正能量。
以習近平總書記“5·31”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廣西臺發(fā)揮地緣、人緣優(yōu)勢,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以合拍紀錄片為抓手,推動“我”與他者的“合奏”,以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方式,廣泛宣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力求營造“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有利格局。其中,中柬合拍紀錄片《患難與共中柬情》的合作,堪稱疫情之下中外媒體合作的經典范式。
2021年是中國與東盟關系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也是中國—東盟可持續(xù)發(fā)展合作年。廣西臺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帶一路”建設、國際抗疫合作、中老建交60周年和中老鐵路通車、中國東盟合作、瀾湄合作、《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生效等主題精心策劃,加大了國際合拍的力度,以“云策劃、云討論、云統(tǒng)籌”的工作方式和東盟諸國同行聯合制播了多部紀錄片。除了《患難與共中柬情》,還有《一個醫(yī)院的戰(zhàn)疫》《家在青山綠水間——更好的日子》《志同道合》《光陰的故事——中泰一家親》《三十而立》《陸海新通道》等紀錄片。這些合拍紀錄片采取貼近東盟區(qū)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受眾的精準傳播方式,記錄中國與東盟攜手抗疫共度時艱的情誼。片中講述的中國故事、展現的廣西形象在依托中外媒體合作深入東盟的同時,也讓“一帶一路”倡議、瀾湄合作、陸海新通道等中國關于區(qū)域發(fā)展的各項主張、方案為東盟社會各界所了解。
2021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東盟電視周在南寧隆重舉行,展現中國和東盟國家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深化廣電視聽合作,促進民心相通的成果。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外交部亞洲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播電視局指導,廣西廣播電視臺聯合東盟國家電視臺攝制的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獻禮片《三十而立》,成為第三屆中國—東盟電視周一大亮點?!度ⅰ穱@中國—東盟經貿往來、攜手抗疫、產能合作、互聯互通、媒體交流合作等多個領域,通過對中國和東盟十國相關高層、東盟各國駐華大使和普通民眾等區(qū)域內不同國家不同身份人物的采訪,暢談他們對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來發(fā)展變化的感受,分享他們在本區(qū)域交往合作當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梳理30年來中國—東盟關系的高光時刻,從不同維度生動詮釋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為亞太區(qū)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在第三屆中國—東盟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上,老撾國家電視臺臺長蘇萬·維萊顯通過視頻表示,東盟和中國電視傳媒交流搭建起雙邊民眾相互了解和認同、增進友誼的橋梁,希望雙方繼續(xù)攜手為抗擊疫情、治理貧困貢獻媒體的智慧和力量。
《三十而立》是本屆電視周拍攝譯制展播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廣西廣電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服務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推進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合作的具體實踐。
四、結語
綜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形勢下,中國與東盟的媒體克服困難,以視聽節(jié)目為載體的文化交流合作活動依然緊密。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際傳播力,目的就是讓其他國家可以從中國故事中獲取治國理政經驗,從中國文化中感知中國,努力實現從“聽懂中國故事”到“想聽有利于世界發(fā)展的中國故事”的迭代升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民心相通。廣西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與東盟國家電視臺的合拍紀錄片以每年多部的頻率推進,以“云合作”的方式創(chuàng)新開展活動,以合作傳播推動自我與他者的“合奏”,使東盟國家主流媒體越來越多地成為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傳播者、見證者,為中國攜手東盟抗擊疫情、共謀發(fā)展做出媒體應有的貢獻。潮
(編輯:黃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