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一段《牡丹亭·游園驚夢》里的經(jīng)典唱詞,讓不少人認(rèn)識昆曲,從而知道昆山這座城市。
昆曲是昆山一張最具有辨識度的金名片。在 2004 年,“中國魅力城市”評選中,畫家陳逸飛作為昆山市的代言人,曾說過一句話:“昆山是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有經(jīng)濟(jì)之風(fēng),一面有文化之風(fēng),兩面都很美?!边@文化之風(fēng),自然有昆曲的魅力了。不僅如此,在昆山對外宣傳中,昆曲是少不了的元素之一。
我是地道的昆山人,我愛這座城市,自然也愛昆曲了。記得有一次,去外地參加一個活動,晚上一幫人在一起喝酒。在座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酒喝到正酣時,就說到了自己的城市。輪到我介紹時,我特別自豪,大家對昆山早已耳熟能詳,百強縣之首、百戲之祖、巨富沈萬三等,著實把昆山夸贊了一番。
有朋友忽然問道:“你是昆山人,不如即興給我們唱一段昆曲?”這一問,把我徹底問蒙了,我壓根就不會唱昆曲。那一刻,我臉紅到了脖子根,不知道自己有多難堪。幸好,我知道一點昆曲的歷史,就說了幾個昆曲名人,總算體面地下了場。
回去后,我下定決心要學(xué)唱昆曲。
學(xué)唱昆曲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昆曲太難學(xué)了。昆曲的發(fā)音采用當(dāng)時的蘇州官話,有別于現(xiàn)在的普通話,講究字正腔圓,節(jié)奏和音高也很難把握。可我不能輕言放棄,上次的糗出大了,又仿佛自己背負(fù)了歷史的使命,今后出門在外或者向朋友推薦昆山時,昆曲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經(jīng)過反復(fù)練習(xí),到最后不用配上音樂,一樣能清唱出來,這讓我有了一種小小的成就感。
有一天,一個客戶下了個急單,怕快遞不靠譜,要我親自把貨送到南京。貨做好后,我坐高鐵去南京,下車后打的直奔送貨地點,以最快時間把貨送到客人手里?;厝r,我想沒必要那么趕時間,就選擇坐公交車去高鐵站,沿途還能慢慢欣賞六朝古都的風(fēng)光。
在車站等車時,來了一對祖孫。孫女一身華美戲服,奶奶遞給她水喝,幫她在額頭上擦汗,百般疼愛。孫女一臉高興地說,她今天新學(xué)了一段戲,說著就給奶奶唱了起來?!霸瓉礞弊湘碳t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這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唱段,可能孫女剛學(xué)的原因,唱得還很生硬,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就在這時,車來了,奶奶回過頭驚疑地問我:“你是我孫女學(xué)校里的昆曲老師吧?”我一聽差點笑出聲來,正要解釋,奶奶已經(jīng)帶著孫女上了公交車。
沒想到,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展現(xiàn)昆曲,奶奶的一個誤會,對我卻是最大的褒獎,讓我更有理由繼續(xù)學(xué)唱昆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