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雋
晚上九點多,我接到了琪琪媽媽的電話,“張老師,我閨女不想上高中了,這可怎么辦?”我趕緊穩(wěn)定住琪琪媽媽的情緒,“您先別急,有事慢慢說。”原來琪琪晚上回家,突然跟家人說自己想從高中退學,去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琪琪媽媽說孩子情緒激動,不聽勸,實在沒辦法才給我打來了電話。
我約琪琪進行了面談。起初,我們的交流并不順暢,我說什么她都只是點頭,或只是簡單回答幾個字,當談起昨天晚上的事時,琪琪突然抬頭問我:“老師,您覺得幼兒師范怎么樣?”
我說:“挺好的啊?!?/p>
琪琪聽了很高興,馬上跟我聊起了自己的理想,越說越興奮,狀態(tài)和剛剛完全判若兩人。
我笑了笑,又說:“有夢想是好事,但你可以把它當作高中畢業(yè)以后的專業(yè)方向,為什么非要現(xiàn)在就去呢?”
琪琪沉默了一會,告訴我,自己很喜歡小朋友,覺得做個幼兒園老師挺合適。她小學和初中成績一直中等偏下,初三時為了能考進幼兒師范,拼命學習。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琪琪最后的成績竟然達到了普高線,被高中錄取,雖然只是剛剛過線,但是家里也非常開心,她也覺得或許讀高中是個不錯的選擇,就沒再提讀幼兒師范的事。同時,琪琪也覺得自己放松了下來,“感覺終于完成任務了?!?/p>
中考讓她精疲力竭,本以為上高一可以先透口氣,可高中課程難度大,進度快,剛開學就不??荚嚒g麋髡f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是成績不升反降,在班里幾乎墊底,高中同學們也因為學習各自忙碌,關(guān)系很難建立。
前不久,琪琪和初中班里一個讀了幼師的同學聊天,得知對方在幼兒師范學校成績是前幾名,她覺得要是自己去,肯定比那個同學更優(yōu)秀,而且也比在這里開心,于是又萌生了去幼兒師范讀書的念頭。
琪琪在我這里宣泄了積壓在內(nèi)心的情緒,情感上也得到了認同,但問題并不簡單。
通常情況下,學校都是按照教學大綱來布置教學任務,這樣的正常壓力,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有能力應付的,如果承受不了這種正常的壓力,一般情況是學生的基礎(chǔ)比較差,正如琪琪。學習上的吃力,成績上沒有起色,讓她覺得學習沒有樂趣,感到疲憊和壓力大。
上高中后,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環(huán)境和人,琪琪感到新鮮的同時也伴有緊張不安。在這個年齡階段,青少年對人際交往是非??是蟮?。初中時,琪琪交到了很多好朋友,這讓她的內(nèi)心很安全,可在中考之后,朋友們都各奔東西,她的內(nèi)心失去了一份支持力量。初到高中,新的關(guān)系尚未建立,所以她倍加懷念過去,導致孤獨感。加之初中班里有一個同學在讀幼師,琪琪更加懷念過去熟悉、美好的感覺。
心理學上有一個“跳蚤效應”, 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夠從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跳蚤跳起來后反復撞到蓋子,等再拿掉蓋子后就會發(fā)現(xiàn),跳蚤再也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這說明,當一個人多次受挫后,就會失去勇氣,從而降低對目標的渴望,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會停滯不前,外在表現(xiàn)為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或者停留在虛幻的舒適圈中,就像琪琪幻想著馬上從高中退學,到幼兒師范學習,自己一定能更優(yōu)秀,更開心。
琪琪要根據(jù)自身情況,對于自己的學習計劃有一個明確的安排,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求助任課老師,請他們幫忙提前規(guī)劃好各個時間段的學習生活,做到有條不紊。
再者,要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琪琪在中考時養(yǎng)成了熬夜學習的習慣,上了高中后因為擔心跟不上進度,經(jīng)常通宵復習。正確的做法是松緊有度,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學習、休息時間,既有緊張,又要有閑暇時光。
面對壓力,還要學會傾訴。父母的理解、朋友的支持、老師的關(guān)懷和自我的鼓勵,將會成為學習道路上的動力,也將有效化解學業(yè)上的壓力。
想要在新集體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要從改善人際交往觀念、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兩方面入手。
通過閱讀書籍、與師長交流,可以提升自我認識以及對人際關(guān)系的理解,從而改善人際交往觀念,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琪琪很想在新集體中交朋友,但是她一直找不到能聊得來的人,難以融入群體之中。其實人際交往除了需要技巧,也需要運氣。在班級里找不到聊得來的人,不一定就是你有什么問題。交朋友就像開盲盒,打開之后是驚喜還是驚嚇,沒人能料到。如果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同學與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較大差異,并且經(jīng)過努力參與后仍無法融入其中,不妨嘗試擴展交友范圍,把交友目標轉(zhuǎn)向其他班級、年級,或者參加社團活動,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交流中,我問琪琪:“你能確定自己現(xiàn)在去讀幼師,將來不會后悔嗎?”“你能確定,幾年之后,你的目標和夢想不會改變嗎?”“假設(shè)你不會改變,做一名優(yōu)秀的幼師,應該學習什么,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zhì),你都清楚嗎?”面對這些問題,琪琪遲疑了。她說,自己無法確定將來一定不會改變想法。
我說:“你也不能確定繼續(xù)讀高中就是個錯誤的選擇?!?/p>
對于琪琪來說,這是個人生的岔路口。我無法替她做決定,也無法評價哪一個選擇對她是最好的,但即便是成年人,隔一段時間,人生觀和想要的東西都可能發(fā)生改變,何況是青少年。青少年思想不成熟,見識的東西太少,會容易厭學、逃避努力、沉迷舒適區(qū)、固步自封。所以,不論做何選擇,琪琪都應該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多關(guān)注社會新聞,多看一些勵志電影、人物傳記,了解這個社會到底是怎樣運行的,了解想要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應該付出什么樣的努力。學習的同時,不能脫離真實的社會。
只有體驗到了人生的多樣性,個體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認識這個世界,愿意付出努力,并嘗到成就感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