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澤木
責(zé)任編輯 / 周錦宜
冬日的一天,任由一條山路把我?guī)虼笞匀坏纳钐帯?/p>
這是城鎮(zhèn)邊緣的一座山,謂之后巖山。從山腳出發(fā),先是一段水泥臺階鋪就的路,再是一段石板鋪就的路,余下的都是土路。石板路盡頭的山澗,把道路切成兩段。一座由條石砌成的亭子橫跨在山澗上,聽水沐風(fēng),常氤氳著裊裊水汽。
土路行至半程,有一座涼亭,謂之眾樂亭,白墻黑瓦,前面無墻,左右墻上各有一個扇形的窗戶。繼續(xù)往上,便迎來了坡度最大的一截山路。陡坡末了,又是一座條石砌成的亭子,不知其名。再往上,不復(fù)有歇腳之處。
冬日蕭瑟,路邊的櫟樹肅然而立,遠處的楓樹靜默不語。偌大的后巖山上,只聽見胸腔里如鼓擂一般的心跳。且隨腳下或曲或直的路放開腳步,仿佛在動的是腳下的路,而不是我自己。山路把我?guī)е辽窖?,猛然而來的一陣風(fēng)吹醒了身上的汗,頓時有種醍醐灌頂?shù)那逍赂?,山中的空氣是甜的。身上的血液快速地奔涌起來,仿佛所有的細胞都在加速運轉(zhuǎn)。“啾啾啾”,山雀在櫟樹上靈巧地跳躍,不過眨眼工夫就從這根枝條到那根枝條,如小線球滾動一般。
至山頂,天高地闊,回望山下,山腰之下一片灰蒙,山腰之上一片澄澈。
一條路走得多了,就建立起了熟悉感,是那種庖丁解牛般的熟悉感。從山腳出發(fā),腳步交替,一口氣登至眾樂亭。心跳已如鼓擂,額頭和后背都冒出了汗。南方的冬天,正值“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時節(jié),楓樹一片接著一片地拋下樹葉,櫟樹的葉子一片焦黃,然而還固執(zhí)地占據(jù)枝頭。隨著葉子的掉落,天地間變得開闊,心中也變得豁達。
告別眾樂亭,山路變陡。這時需要調(diào)整呼吸,瞄準落腳點,一步一步往上爬,轉(zhuǎn)過一個個“Z”字形轉(zhuǎn)彎,爬一段直而陡的山脊,再轉(zhuǎn)幾個“Z”字形轉(zhuǎn)彎,山頂近在眼前。山頂長著一棵高達五六米的楓樹,葉子落了一半,還剩一半。我扶著樹干大口呼吸,手掌般大小的葉子從我頭頂降落。
整個冬季,我都按這個方式爬后巖山。在眾樂亭歇一腳,然后直達山頂。
爬得久了,那段陡而直的山脊在我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一種沒來由的儀式感讓我決定好好爬這一段路。在坡腳,我略作停留,那段直直的山脊顏色泛白,泥土被太陽烤得像面包一樣松軟。有風(fēng)吹過的時候,我聞到了淡淡的土腥味。然后,我把身子往前傾,步幅均勻、步頻一致地往上爬。冬天的風(fēng)有時很凜冽,有時很柔軟,但只要有陽光,無論怎樣的風(fēng)都是舒服的背景。
我為之著迷,爬這一段路,甚至比登頂還愉悅。
冬去春來,沿途的風(fēng)景幾乎每隔兩三天都有新變化。最先出場的是野櫻花,這里一撮那里一撮,是隨意涂抹的粉。在眾樂亭歇腳的時候,偶然瞥到一樹黃,黃如蛋黃的黃,是檫木花。再細看,發(fā)現(xiàn)山谷兩邊有許多株檫木。原來冬天是一張幕布,把所有樹木都藏著掩著,待春天一來,幕布揭去,樹木都跳出舞臺。
過了眾樂亭,依然把那段直直的陡坡當作重點來把玩。山脊兩邊多灌木,細如米粒的芽頭探出身來打聽春的消息。路兩邊的泥土已經(jīng)改變了顏色,小草冒出來了。
野櫻花和檫木花開了頭,春天便洶涌而來。那天,在山腳駐車,我抬頭往山上望,看到山腰以下是蔓延的深紫。我一如往常,雙腿交替,拾級而上。走到近前,發(fā)現(xiàn)開得漫山遍野的,是紫荊花。
在眾樂亭歇息時,發(fā)現(xiàn)楓樹已經(jīng)長出了綠色的嫩葉,櫟樹也冒出了芽頭。再看松樹,染上了一層嫩黃,松花開了。幾天后再上后巖山,當我爬陡坡時,發(fā)現(xiàn)兩邊開著白色的白鵑梅。一朵一朵的白鵑梅跳出灌木叢,在風(fēng)中搖擺,有“高處不勝寒”的意味。
春深,來山上鍛煉的人多了起來。在山澗的亭子里,總能看到兩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太,有時在打太極,有時用后背撞石柱子,嘴里吆喝有聲。我們總在差不多的時間點相遇,于是免不了打聲招呼、拉拉家常。后來,這個亭子成了我第一個歇腳的地方,第二個歇腳的地方是陡坡盡頭的那個亭子。我“哼哧哼哧”爬完陡坡后,一頭鉆進亭子。亭子立在山脊上,四周無靠,宛如天上之城。站在亭子里,風(fēng)不知從哪個方向來,吹動我的頭發(fā)。我爬山的程式改變了。
爬后巖山已逾半年,這條路的每一個轉(zhuǎn)彎都已在我心中了然。下山悠閑,腳步總是有條不紊的。陡坡以下有個轉(zhuǎn)彎,轉(zhuǎn)彎處有一棵高大的楓樹,與山頂那棵一般高大。初夏時節(jié),楓樹的葉子密密麻麻,嫩得可以掐出水來。太陽初升,陽光從葉子的罅隙里灑下來,金光點點。抬頭望樹后的太陽,可見樹葉叢中彩虹色的小光圈。我在樹下駐足,把它當作下山的一個歇腳點。風(fēng)從林間過,樹葉微翻卷。天是藍的,風(fēng)是暖的。汗流浹背的我猛地想起張曉風(fēng)的句子:“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走近一座山,親近一條路。大自然如書,翻之不厭,閱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