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麗
兒子不屑于參加校內(nèi)比賽
Q:兒子5歲開始學書畫,至今已經(jīng)5年。他字寫得很好,區(qū)級、市級的獎項拿了不少,但學校的書畫比賽從不屑參加,還說學校的比賽有內(nèi)幕,只有班長、成績好的才能得獎。他這樣好嗎?
A:10歲的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期,對人對事開始有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會因認識和經(jīng)驗的不足有失偏頗,但卻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項重要的發(fā)展任務是交往,他需要有朋友,要在集體中有接納自己的團體。這個階段,同伴的看法對孩子有很大借鑒意義,甚至會取代父母。所以孩子這種不屑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實是人際問題,以及他在班里“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也許是被同學孤立,也許是自己主動逃離同伴這一人際圈??傊?,孩子的說法只是將問題“合理化”。
父母可以從人際關系入手幫助孩子。孩子在班里是否有朋友?班里其他人是否也這么認為?他的朋友是怎么認為的?如果沒有朋友,他對這事怎么看?這些都需要父母去了解。同時,父母可以和班主任就孩子在班里的表現(xiàn)、人際關系等方面進行溝通,盡量全面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朋友和群體的價值在于讓個體感受到被認可、被接納,讓孩子產(chǎn)生歸屬感,有“向好”的愿望,從而自發(fā)且積極地去做群體認可的事情,當然也包括積極參加班級或?qū)W校組織的各類競賽。當孩子有了朋友就會感受到被接納,通過和朋友的對話、交流、討論甚至爭執(zhí),對一些事情的了解也會更客觀。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有可塑性,換言之就是極易受外界影響。只要父母尊重他們,有理有據(jù)地溝通,他們非常容易接受新觀點。
女兒要跟考得好的朋友斷交
Q:女兒成績一向很好,但今年中考失利沒有考上心儀的高中,她最好的朋友卻發(fā)揮超常,考上了省里最好的重點高中。女兒很郁悶,不再搭理朋友,還揚言要和朋友斷交。我該怎么辦呢?
A:心理學研究表明,在遇到重大挫折時,心理都會經(jīng)歷5個階段:否認—憤怒—協(xié)商—沮喪—接受。對孩子而言,中考失利是遇到的一件大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挫折,會給她帶來較大的沖擊。很明顯,孩子已經(jīng)從否認階段走出來,進入“憤怒”階段。
在這個階段,內(nèi)心的痛苦會通過直接向外的方式表達。這個“挫折”在“最好的朋友發(fā)揮超?!钡挠骋r之下,讓孩子增加了一份“恥辱感”,所以,朋友就會成為她情緒的出口。孩子說不再搭理或斷交,表達的僅僅是她對自己的懊惱、悔恨和憤怒。經(jīng)歷這一階段后,孩子自然會進入后續(xù)的協(xié)商、沮喪和最終接受階段。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所有問題和苦難都需要他們自己去面對。中考是孩子自己經(jīng)歷的,結果也需要她自己去面對,無人可以替代。為人父母的職責就是守護好孩子,有智慧時,再去指引。
有智慧的父母會怎么做?不指責、不貶低,更不會諷刺挖苦,而是在后期通過陪伴、傾聽、平等交流的方式讓孩子順利度過這些階段。如果孩子依舊對朋友憤怒,要讓她意識到心中的嫉妒,告訴孩子嫉妒不丟人,嫉妒的本質(zhì)是表明她非??释麚碛袑Ψ降囊恍﹥?yōu)勢,要勇敢承認,并努力讓它變成對自己有用的資源,這才是嫉妒真正的價值。
“有經(jīng)之路有火,無火之路無經(jīng)”。這是我的好友小巫老師說過的話,很精準地概括了育兒的本質(zhì)。成長的路上,也許真的要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孩子才能煉就金剛之身,最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