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劉學威
“尋覓百年黨史里激動人心的篇章,一座座紅色地標就是最好的見證?!?/p>
銅鼓,是一片浸透烈士鮮血的紅色沃土和有著輝煌斗爭歷史的革命老區(qū)。暑假,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作為“紅色打卡地”人氣高漲,很多游客紛紛來到展館和舊址現(xiàn)場,追憶紅色歲月,緬懷革命先輩,重溫革命歷史。
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時,在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里,“紅領巾”講解員們也同樣迎來了忙碌而嶄新的一天。我的同伴們熟練地打開擴音器,整理儀容,面帶笑容地走向工作崗位,開始聲情并茂地為入館的游客們詳細介紹秋收起義的故事。而我,作為新人,也在今年炎熱的8月加入了“紅領巾”講解員這支隊伍。
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以及“全省十大紅色景點”之一。紀念館里陳列了許多革命文物,一張張老照片生動再現(xiàn)了當年秋收起義部隊浴血奮戰(zhàn)的悲壯歷程。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很高興今天能為大家進行講解,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展館的序廳。我們看到的這組雕塑是毛澤東爺爺領導秋收起義的主題銅雕群……”
1927年9月,毛澤東爺爺來到銅鼓,指揮和領導了震驚世界、推動歷史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銅鼓縣的縣名,是由一塊名叫“銅鼓”的石頭而來的;宜春境內(nèi)第一個黨支部是在銅鼓成立的,名叫“公有號”;八七會議上,毛澤東爺爺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論斷;毛澤東爺爺在蕭家祠召開了三團排以上干部會議,正式宣布成立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和各路部隊改編的決定,宣布將駐銅鼓的部隊改編為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并寫下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義》……
每回在紀念館展廳講解,感受部隊戰(zhàn)士們奮勇殺敵的吶喊,跨越千山萬水的英勇,我不由得為他們百折不撓、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動,更慶幸我們中國能有毛澤東爺爺這樣一位有遠見、有能力、有頭腦的偉大領袖。
我曾問過媽媽:“為什么國旗是紅色的?”媽媽告訴我:“國旗的紅色象征著革命是由無數(shù)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被仡欉@一段艱難歲月,媽媽說:“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你們這一代應該銘記歷史,心懷感激,堅定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p>
在成為“紅領巾”講解員后,我感觸很深,我決心不僅要好好學習,更要學習先輩們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做一個新時代合格的少先隊員,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