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一直圍繞“讓學生擁有使自己幸福的能力”的辦學目標前行,希望讓學生的生命內力覺醒,賦予學生生存的力量,也為其未來幸福人生奠基。一項品牌特色就是一面學校旗幟,一種育人模式就是一個導向標桿?;诖?,學校致力打造一所小學校“溫度”“精致”“品質”的品牌特色。
隨著“雙減”一錘定音,學校如何做好“托底”?對此,杭州市刀茅巷小學在課后服務實踐中不斷思考、探索,結合校情、生情,走出一條具有學校特色的課后服務保障之路。在家校共同努力下,以“四心”打底,多措并舉,打造多模式課后服務樣態(tài)、打磨精品課后服務課程;通過“一橫一縱”的規(guī)劃思路,為提升課后服務品質不斷努力前行。學校立足當下,助力“雙減”,在穩(wěn)妥推進課后服務的同時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護航。當前,“雙減”“課后服務”成為校園風向標,我們立足學校實際努力實踐,致力于探索“琴藝”與“雙減”相輔相成的課后育人新舉措。
張媛 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
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課后服務舉措先后受到中央電視臺、浙江衛(wèi)視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和肯定。我們的課后服務嘗試以口琴博物館作為撬點,撬動課后育人模式,依托市立項課題、區(qū)重點孵化課題“小小代言人:學校‘口琴博物館課后育人范式的實踐研究”,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內容,讓“琴藝雙減”課后育人模式成為學校特色品牌,并在新舉措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充盈,擴大“琴藝雙減”課后育人模式的輻射面,努力實現并共享育人新模式。
模式一:夯實基礎托管,付諸“放心”?;A性托管是學校課后服務的基石,通過自愿報名、組建托管服務教師群,進行適齡段編班,安排托管基礎內容,開展托管教師培訓,將托管教師培訓資料編輯成冊,規(guī)范托管教師的管理內容,并與家長簽訂托管服務協議書,讓家長托得放心,教師管得安心,努力為學生的課后服務安全護航。
模式二:拓寬“X”托管,付諸“用心”。托管課程內容的多元化才能滿足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因此我校的“X”課程設置從三大類型六個班拓展至五大類型十八個班,類型涉及體藝類、益智類、體能類、實踐類、科技類等,從多類型、多樣態(tài)等方面拓寬“X”托管課程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課程架構,開設不同層面的托管課程,用心選擇合適的師資,幫助學生用足用好課后服務時間,合理規(guī)劃個人的興趣養(yǎng)成與特長發(fā)展,從而達到學有所長。
模式三:拓展搭配套餐,付諸“誠心”。根據學生個人成長需求及家長的接送需求,我校積極將基礎托管“1”與拓展托管“X”進行合理搭配,在原有的“1+X”模式上衍生出進階版,即低年齡段的“X+1”模式,便于低段學生更靈活選擇“X”課程,并在課程后機動選擇是否參加“1”的管理,有效解決家長不能及時接,但又不想太遲接的矛盾。新搭配的“X+1”套餐既讓學生能合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習得興趣,又確保了部分家長可以及時接回,達到有效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目的,一舉兩得。
模式四:加料托管課程,付諸“精心”。除了做好基礎托管與拓展托管外,學校積極探索“如何讓課后服務做實做精”,為課后服務“加料”。我們依托博物館開發(fā)的拓展性課程中已有兩門獲評市精品課程,在學生參與課后服務的時間段內讓他們進行這些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學校在組建課后服務教師群時積極思考師資的配比,合理安排部分參與精品課程規(guī)劃與實施的教師在基礎托管的合適時間進行“加料”服務的規(guī)劃、實施,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基礎上適時“加餐”?!凹恿稀焙蟮恼n后服務讓學生多了實踐的體驗,也讓學生更增添了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fā)現在以“四心”為底色的課后服務實踐過程中,學生們收獲了“自律學習”“特長發(fā)展”“特色加餐”,家長們獲得了“放心”“安心”;而教師們則收獲了家長的贊許與學生的喜愛……“四心”課后服務為“雙減”插上了翅膀,我們也將為此雙翼的翱翔繼續(xù)努力探索,為學生們的“雙減”之路繼續(xù)付諸實踐。
陳文芳 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
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立足“琴藝雙減”課后育人模式,依托學校原有市區(qū)精品課程培育成效,多措并舉打磨精品服務課程,深耕課后育人的沃土。我校課后服務課程以傳統文化、特長發(fā)展、口琴藝術為主線,并以此為基線拓寬課后服務課程資源渠道,確保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后服務課程中激發(fā)興趣,獲取傳統文化素養(yǎng);確保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后服務課程中收獲成長,獲得全面且有個性的發(fā)展;確保學校課后精品服務課程探索之路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惠及每一個學生。
立足傳統文化,探索激趣創(chuàng)新,汲取基本素養(yǎng)。精品服務課程之基本素養(yǎng)課程以優(yōu)秀傳統文化課程為主,如親近盤紙、書海拾貝、童言“繪”語等,其中“親近盤紙”是學校著力開發(fā)的已獲得市級精品的課程。盤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門古老的紙與指尖的璀璨藝術,學校將這門站在原有開發(fā)成效肩膀上的課程引入課后服務精品課程,意在激發(fā)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傳統文化素養(yǎng)和手工技藝。我們立足優(yōu)秀傳統文化,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和學習、生活習慣,實現服務育人、全程育人、精品育人。
輻射課程資源,縱深挖掘延伸,散射課程魅力。精品服務課程之特長發(fā)展類課程,包括美術、體育、信息、科技、棋藝等。學校依托科技模型、動漫、體適能訓練、弈秋棋社、全能小主播等課程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開展課后延伸服務課程,以期利用這些課程的豐富資源擴大輻射力度,縱深挖掘精品服務課程的課后延展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有效緩解家長的教育壓力,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助力。該類課后服務課程也突出特長發(fā)展類服務課程的興趣性、活動性、層次性和選擇性,促使學校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課程質量,以期帶給學生更大發(fā)展空間。
傳承琴藝文化,感受琴韻之美,深化口琴課程??谇俳逃俏倚5奶厣贩照n程之口琴藝術類課程是我校依托口琴博物館這一活動平臺,開發(fā)的專屬于我校的口琴藝術系列課程,是我校的傳統藝術特色課程。因而,我們借助口琴博物館這一濃厚課程沃土,以“口琴博物館·小小代言人”“你好,口琴博物館”等精品課程為載體,將琴藝之聲、琴韻之美的觸角延展至課后服務課程。我們將口琴藝術教育作為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對音樂藝術的審美感受能力,提升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和美好、和諧的情感,提高人的審美格調,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質的載體。除了口琴課程外,我校還開設了尤克里里、街舞等充滿藝術氣息的課后服務課程,旨在豐厚課后服務課程內涵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拓展我校藝術教育辦學特色。
結合我校探索“琴藝雙減”的課后育人模式的實際需求,學校也會更加注重精品服務課程的科學架構,進一步擴充和提升課后服務課程的豐富性、延展性。學校通過課后服務課程的維度調整和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推動學校在口琴博物館特色服務課程上繼續(xù)深化,進一步關注課后服務課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參與度和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課程的精品化,真正惠及每一位學生。
楊黎璟 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
當前,隨著浙江省杭州市刀茅巷小學課后服務實踐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讓家長“放心”與“安心”是課后服務優(yōu)質發(fā)展的基石,豐盈學生“自律力”“發(fā)展力”是課后服務優(yōu)質發(fā)展的可持續(xù)動力?;诖耍倚7e極挖掘學生的興趣點,設置以學生興趣愛好為主的“X”課程,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的散點式課后服務課程則成為主流。那么,我們的課后服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還是在某一兩個領域有深入發(fā)展呢?如果是純粹的前者,那課程設置的生命力全在參與課程學生的人數,因此如何提升課后服務的“托管”效能,是我們現在亟需思考的問題,“X”課程的有效迭代將促使課后服務生命力煥發(fā)。我們提出了“一橫一縱”的初步設想,力求在不斷實踐與探索中提升學校課后服務的品質。
學??谇俨┪镳^建立于2008年,是亞太地區(qū)首家口琴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口琴博物館,學校秉承蔡元培“易簡得理”的理念踐行口琴藝術教育。近20年來,我校積極開展“口琴進課堂”教育實踐研究,成為“中華口琴會中小學口琴教育基地”,將普及口琴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師生藝術素養(yǎng)的良好載體。隨著校內博物館課程開發(fā)的逐漸深入,逐漸形成琴藝雙減的育人新模式。
一橫:由散點式走向橫向網格式。以學??谇俨┪镳^為網格中心點,向外輻射衍生,形成“口琴歷史”“才藝技能”“未來博物館”三網格管理區(qū)域,每一網格管理區(qū)開設與主題相關的課后服務課程,這些課程的設計指向三網格的三個區(qū)域,確保課后服務課程設計做到不交叉、不重復。依托口琴興趣愛好的發(fā)展定位,在課后服務中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可以助力學校拓展性課程的課后實踐。由散點式走向網格式的課程設計,使課后服務的“X”課程設置更聚焦、更系統,更貼近于學生、家長的需求。
一縱:由扁平化走向縱向階梯化。在橫向網格式的課程設置上實現課后服務課程主題點的聚焦性和系統化,那么縱向階梯化的設計則可以有效實現課后服務內容的進階性。這猶如游戲中通過各種關卡最后迎接大BOSS的挑戰(zhàn),這樣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后服務課程內容設計將激發(fā)孩子積極進階的進取心。例如,“才藝技能”網格區(qū)域中,口琴技藝里的每一項能力提升就可以設計成階梯化晉級。在這樣長效的評價激勵中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口琴技藝的興趣,又能促使學生在口琴吹奏技巧上的深入發(fā)展,給予學生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口琴博物館的內部資源挖潛,讓我們重新思考了課后服務管理和開發(fā)的系統性與實效性。我們擁有一定規(guī)模、相對成熟的校園博物館,這是我們的硬件優(yōu)勢,我們擁有一支專業(yè)的口琴教師隊伍,這是我們師資優(yōu)勢,所以借助這兩大優(yōu)勢充分挖掘校內資源,可以實現“X”課程的迭代更新,讓課后服務煥發(fā)出具有刀茅特色的課后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