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紅梅
譯林版《英語》Checkout time板塊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考查學生對本單元所學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主要內(nèi)容,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該板塊作為綜合檢測板塊,承擔著鞏固單元中重要知識的任務。然而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這個板塊,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效用。筆者結(jié)合最近江蘇省南通市譯林版《英語》 四年級下冊Unit 5 Four seasons 中Checkout time 課堂教學比賽的部分教學案例,提出必要的教學優(yōu)化與改進策略。
譯林版《英語》Checkout time板塊在每個單元的最后基本上都以練習的形式呈現(xiàn)。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把該板塊作為擺設(shè),多數(shù)情況下放在一節(jié)課的最后,直接讓學生做一做,說一說,用5 分鐘快速完成;還有些教師認為這個板塊練習太簡單,沒有做的價值,直接跳過。教師對這一板塊“檢測”“鞏固”的固有功能缺少應有的認識,直接導致了教學中這一板塊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發(fā)揮。
不少教師在處理這個板塊時,過高地估計了學生現(xiàn)有的詞匯數(shù)量和語言表達能力,設(shè)計了很多學生不會用英語語言進行表達的學習活動。參與這樣的學習活動,學生顯然感到吃力。這樣就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畏難情緒,使他們無法延續(xù)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深度學習的開展。
教師在教學這個板塊時,雖然能結(jié)合該板塊與單元教材體系和其他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但整節(jié)課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比較突兀,一個環(huán)節(jié)完成一個任務,各學習任務在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中缺少一定的連接點,學生學到的知識是零散、碎片化的。
浙江省特級教師樂偉國十分重視教學情境的作用,他提出,“要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輸出,就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真實、有效的情境”(樂偉國,2013)。怎樣的教學情境才是真實有效的?筆者以為,最主要的是教師把自己看成是“長大的兒童”,從兒童的視角圍繞單元主題和單元目標,設(shè)計貼近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與兒童一起經(jīng)歷、體味板塊內(nèi)容,使板塊內(nèi)容的學習在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主題情境下逐步推進,從而幫助學生主動建構(gòu)新的語言知識,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案例1】
來自如皋的許老師在教學Checkout time 板塊時,讓板塊復習的內(nèi)容巧妙勾連學生熟悉的一年四季的生活,要求學生觀察四季、感受四季、歌唱四季、稱頌四季。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jīng)歷愉快地完成了編童謠、唱兒歌、頌四季的任務。
許老師的教學過程如下:
1.Let’s read and sing.
(1)Let’s talk.
T:Which season is it now?
S:It’s spring.
T:Yes,warm spring is here.It’s green everywhere.
呈現(xiàn):
(2) T:In spring,what do you do?
S:We go outing.We go fishing.
呈現(xiàn):
(3)Let’s read.
(4)Let’s sing.
2.Let’s enrich.(About spring)
(1)T:What do you see in warm spring?
S1:We see butterflies flying in the flowers.
S2:We see flowers dancing on the grass.
Ss:...
呈現(xiàn):
(2)T:What else do you do?
...
呈現(xiàn):
(3)Let’s think.
T: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the weather,the scenery,the activities and our feelings,these are all about spring.
(4)Let’s read in groups.
呈現(xiàn):
【分析】
本單元主要讓學生運用目標語言描述四季的天氣和活動,如果教師直接讓學生復習課文后就完成Checkout time 的連線,學生也能完成。這樣的學習,學生只是停留在學會語言知識的淺表層面,并沒有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語言,從而形成語言運用能力。在上面的教學中,許老師跳出了教材的限制,別出心裁地讓學生以唱歌的形式描述春天,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再讓學生進一步豐富歌詞,創(chuàng)編詩歌,用詩一樣的語言歌頌春天的美好和自己的生活。不僅如此,許老師還引導學生將學習“春天”的方法遷移到另外三個季節(jié)的學習中,學生自主探究、共同創(chuàng)造,唱響四季歌,同頌四季美,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生的學習需要啟發(fā)和引導,需要教師給他們提供適當?shù)膶W習線索或提示(支架)。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幫助學生搭建表格支架是常用的教學方法。利用表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遷移、類比、歸納等手段迅速處理信息,簡要理清脈絡(luò)(汪華超,2021)。依托Checkout time 這一板塊,教師可以設(shè)計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以寫作為目的的教學任務,同時以表格作為支架,幫助學生在復習和鞏固單元語言知識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寫作內(nèi)容的具體化,為提升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撐。
【案例2】
來自如東縣的沈老師在教學這一板塊時,指導學生用“四方格”寫作法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八姆礁瘛钡幕拘问绞且粋€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內(nèi)部被平均分成四個小正方形,前三個正方形中寫分論點(論據(jù)),最后一個正方形中寫結(jié)論,中間還有一個小長方形,用來寫作文的標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寫作任務,借助“四方格”積極搭建寫作結(jié)構(gòu)支架,然后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逐步充實細節(jié)內(nèi)容,推敲詞句,創(chuàng)作出內(nèi)容豐富多樣的佳作。
沈老師的教學過程如下:
Step 1.Let’s review
2.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different seasons?(完成Checkout time)
Step 2.Let’s learn
1.T: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
2.T:What’s Ben’s favourite season? Why? Let’s watch.
3.T:How does Ben write this passage? See,he used Foursquare writing.(動畫演示Ben 四方格的創(chuàng)作)
4.看兩位學生創(chuàng)作的四方格,猜一猜:What are their favourite seasons?
Step 3.Let’s draw
不等她回答,我伸手握住她纖細的手腕,她略微向后閃躲,回答道:“沒關(guān)系,剛才被他們推倒在地上,著地時我用手往地上一撐,著力點出錯,軟組織受傷而已。”上次和副院長的爭執(zhí)中她傷到的是同一只手掌。
1.模仿例子,梳理信息,制作自己的四方格;
2.組內(nèi)匯報四方格。
Step 4.Let’s write
1.師呈現(xiàn)寫作要求:
On topic.主題突出
Be in order.條理清楚
Correct spelling and punctuation.表達準確
2.學生根據(jù)要求寫作;
3.展示;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合作,誦讀喜歡的季節(jié)。
【分析】
對于小學英語寫作教學,“讓初學語言的小學生模仿語言的表達方式和行文結(jié)構(gòu),可以緩解其緊張情緒,降低語言組織的難度,并提升其謀篇布局的能力”(陳紅娟,2014)。四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寫作,如何讓他們有東西可寫,不產(chǎn)生畏難情緒,模仿和搭建寫作支架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沈老師在進行這個板塊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回憶課文,教師用短語的方式進行板書,為后面指導寫作做好必要的語言積累。在指導學生回憶課文的基礎(chǔ)上,再給學生提供寫作的范例,師生共同分析并總結(jié)出“四方格”的寫作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用“四方格”列出自己的文章結(jié)構(gòu),通過小組交流進行完善,再根據(jù)“四方格”進行寫作。借助這樣的寫作表格支架,學生們輕松愉快地描述了四季活動和對季節(jié)的熱愛之情,完成了寫作任務。這樣一種基于Checkout time 板塊的寫作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思考汲取和內(nèi)化所學的單元知識,實現(xiàn)有意義的知識重構(gòu),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一種寫作的方法,讓他們寫有依托,仿有榜樣,有效地給寫作提供了指引,降低了難度,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英語新課標強調(diào),“英語課程應促進學生增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文化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感,成為有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教育部,2018)。教師在教學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要科學把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出現(xiàn)的文化因素,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機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對我國文化的認同感,培養(yǎng)一定的文化意識,并且形成正確的、全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案例3】
來自南通市的宋老師,教學時單獨列出一個文化板塊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不同的季節(jié)可以做相同的事情?人們?yōu)槭裁纯偸枪潭ǖ卣f:We often fly kites in spring?宋老師以問題為引領(lǐng),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進而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T:We can do the same interesting things in different seasons.But why do we often say that we fly kites in spring and go climbing in autumn?
S:...
T:Now,let’s read.In ancient China,there are six solar terms in spring.(見圖1) They ar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awakening of insects.And there’s also a fresh spring.During the fresh spring,what do we do?(見圖2)So we often say:In spring,we fly kites.It is a traditional custom in China.Why do we often say:Autumn we go climbing?(見圖3)It is also a traditional custom in China.
圖1
圖2
圖3
【分析】
受教材篇幅和學生語言水平的限制,教材中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元素內(nèi)容并不多。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情,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解讀其中的中華文化,以及教學文本背后承載的文化,意義。本節(jié)課,宋老師讓學生思考:既然在不同的季節(jié)可以做相同的事情,但為什么人們總是固定地那樣表達呢?借助這一問題,宋老師滲透了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春天的六個節(jié)氣,同時通過俗語“楊柳青,放風箏”引導學生悟出“人們總說春天放風箏”的原因。同樣,秋天要去爬山的原因也找到了。宋老師根據(jù)實際教學的需要,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適當增加涉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思辨,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這樣的教學,不僅有效地傳播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自信,也很好地拓展了學生學英語、用英語的渠道,促進了英語學習與學生日常生活的關(guān)聯(lián)。
項目學習,是通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活動。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葉水濤指出,項目學習“建立起了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增強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在抽象與具體、知識與生活之間自由轉(zhuǎn)換”(葉水濤,2019:43)。教師在教學Checkout time 板塊時,可以設(shè)計一定的學習項目,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運用單元中相關(guān)的知識,在完成項目學習任務的同時促進與他們已學知識的整體關(guān)聯(lián),提升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案例4】
同樣來自南通市的王老師在教學這個板塊時,設(shè)計了制作四季折疊書的項目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季節(jié),根據(jù)任務制作折疊書,具體操作如下:
Step 1.Arrange:組內(nèi)分工,一人一季節(jié),一人一“印象”;
Step 2.Write:寫一寫,寫出你對四季的印象;
Step 3.Stick:貼一貼,共同制作折疊書;
Step 4.Share:說一說,分享你對四季的印象;
Step 5.Cooperate:合作完成,描述對四季的印象。
【分析】
王老師設(shè)計的項目學習任務,學生需從課本中提到的“天氣”和“活動”入手,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商討有季節(jié)特征的其他聲音、顏色等。對綠色、白色等季節(jié)顏色,王老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解放軍戰(zhàn)士的“橄欖綠”、抗疫英雄的“天使白”等,深入挖掘這些顏色中富含的特殊象征意義。在項目學習中,學生每個人都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辨析、描述對四季的印象。在完成這一項目時,學生也會勾連所有與季節(jié)相關(guān)的事、圖、詞甚至是歌曲,并且根據(jù)項目學習的需要進行取舍。這樣的勾連,可以讓學生從全貌上發(fā)現(xiàn)與理解四季,有利于他們建構(gòu)起“結(jié)構(gòu)化的、連接豐富而靈活的、提取順暢的知識網(wǎng)絡(luò)”(任長松,2005)。在項目學習中,每個學生也能感受到團隊學習的優(yōu)勢,通過合作與交流實現(xiàn)自身綜合語言運用與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同步提升。
教師在教學Checkout time板塊時,要立足于整個單元以及板塊特有的功能,準確定位課時教學目標,合理設(shè)計教學預案,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等能力方面有所發(fā)展和受益,助力他們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