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孫惠萍,丁嘉寅
2 型糖尿?。═2DM)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資料顯示我國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22.86%[1]。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種累及多系統(tǒng)的代謝性疾病,超過半數(shù)T2DM 患者合并NAFLD[2]。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的降糖藥[3],其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初診T2DM 合并NAFLD的文獻報道不多。本研究旨在分析西格列汀聯(lián)合胰島素對初診T2DM 合并NAFLD患者糖脂代謝、肝功能、腫瘤壞死因子-(TN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浙江省榮軍醫(yī)院收治的初診T2DM 合并NAFLD 患者140 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對T2DM 的診斷標準[1];(2)符合NAFLD 診療指南中NAFLD 診斷標準[4];(3)年齡18~65 歲。排除標準:(1)1 型糖尿病等其他類型糖尿病者;(2)合并妊娠及哺乳期女性;(3)合并肝炎等其他肝臟疾病者;(4)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者。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屬充分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jīng)浙江省榮軍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將140 例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辦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70 例。觀察組男40 例,女30 例;年齡32~64 歲,平均(51.5±4.4)歲。對照組男38 例,女32例;年齡35~59 歲,平均(53.9±4.0)歲。兩組性別及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參照指南[1]予常規(guī)飲食調(diào)整、運動控制及胰島素治療:采用門冬胰島素(商品名諾和銳,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國藥準字:J20150072,規(guī)格:3ml:300 U)以0.25 U·kg-1·d-1為初始劑量,按照5 ∶4 ∶3 比例分次于三餐前皮下注射,采用地特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諾和平,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06,規(guī)格:3 m1:300 U)以0.25 U·kg-1·d-1為初始劑量每晚注射,定期檢測餐后2 h 血糖(2hFG)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并根據(jù)結(jié)果調(diào)整劑量,直至達到指南推薦血糖控制標準[1]。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西格列汀片(商品名捷諾維,國藥準字:J20140093 規(guī)格:100 mg)治療,用法為100 mg/次,1 次/d,晨起餐前服用。兩組治療時間均為16 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測量兩組患者身高及體質(zhì)量,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監(jiān)測FBG、2hPG、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氨酶(AST);采用高壓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循環(huán)酶法檢測外周血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測定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HOMA-IR=FINS×FBG/22.5,采用穩(wěn)態(tài)模型法評估患者胰島 細胞功能(HOMA-),HOMA-=20×FINS/(FBG-3.5)[5];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TNF-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技術公司)。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肝功能及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ALT、AST、TC 及TG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14,均P >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顯著下降,與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7,均P <0.05),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低(t≥2.20,均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指標比較(=70)
2.2 血糖及胰島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FBG、2hPG、HbA1c、FINS、HOMAIR 及HOMA-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53,均P >0.05);治療后,兩組FBG、2hPG、HbA1c、FINS 及HOMA-IR均顯著下降(t≥3.65,均P <0.05),HOMA-顯著升高(t=2.40,P<0.05),且觀察組改變較對照組更顯著(t≥3.38,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胰島功能比較(=70)
2.3 BMI、HCY及TNF-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BMI、HCY 及TNF-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7,均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顯著下降(t≥4.26,均P <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t≥4.01,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MI、HCY 及TNF-指標比較(=70)
NAFLD是最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可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并顯著增加T2DM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6]。肝臟脂肪細胞在誘導HOMA-IR中扮演重要角色[7],合并有NAFLD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更難、心血管風險更大[8]。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一種腸促胰素,參與糖脂代謝、血液動力學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被DPP-4快速分解,半衰期1~1.5min,代謝快。研究發(fā)現(xiàn),DPP-4 在NAFLD 及T2DM 患者中普遍升高,被認為在相應病理中發(fā)揮作用,是治療T2DM 合并NAFLD 治療靶點[9]。
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血糖指標、HOMA-IR、TC、TG、ALT 及AST 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HOMA-IR 及BMI 顯著降低,HOMA-顯著升高,提示西格列汀可有效改善T2DM 合并NAFLD患者糖脂代謝,增加胰島功能,降低IR水平,該結(jié)果與張葉麗等[10]研究結(jié)果一致。分析其原因,西格列汀是一種DPP-4 抑制劑,通過阻止GLP-1 裂解延長其半衰期,提高內(nèi)源性GLP-1 水平,從而增加GLP-1對c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通路的激活,減少肝臟脂肪細胞的沉積,緩解脂肪肝病理改變,從而改善了肝功能并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增敏感性,發(fā)揮對血糖、血脂及體質(zhì)量的調(diào)節(jié)功能。Tremblay等[11]發(fā)現(xiàn),西他列汀治療可顯著降低T2DM患者載脂蛋白B 等脂蛋白水平。
TNF-是一種促炎細胞因子,參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及動脈粥樣硬化過程;HCY是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含硫氨基酸中間產(chǎn)物,高HCY 能誘導冠狀動脈痙攣[12],在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TNF-及HCY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 <0.05),提示西格列汀有助于降低T2DM 合并NAFLD 炎癥狀態(tài)及血管損傷,該結(jié)果與既往結(jié)果一致[13]。這表明DPP-4 抑制劑西格列汀通過降低炎癥因子TNF-水平,改善氧化應激,降低HCY 改善高HCY對血管內(nèi)皮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