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雨 聶繼云 沈友明 韓令喜 高小琴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遼寧興城 125100;2.青島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農業(yè)農村部果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青島市現(xiàn)代農業(yè)質量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青島 266109)
蘋果屬薔薇科(Rosaceae)蘋果屬(Malus),為多年生落葉果樹,是世界第二大果樹,產量僅次于柑橘[1]。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蘋果產量約占全球的50%[2]。蘋果病蟲害是影響我國蘋果產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限制性因素,其防治有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多種方法,其中化學防治是最常用的防治方法[3~4]。但化學農藥如不能科學合理地使用,會導致農藥殘留增加甚至超標,進而影響蘋果品質和安全性,危害消費者健康[5]。制定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保護消費者健康的基礎,并為農產品安全評價與監(jiān)管執(zhí)法提供重要依據(jù)[6]。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已于2021年9月正式實施并代替此前的版本[7]。該標準規(guī)定了蘋果中240項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其中62項為臨時限量。但該標準與國際標準仍有差距,我國蘋果中農藥殘留臨時限量范圍為0.01~30 mg/kg,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對于無具體限量標準且不屬于豁免物質的農藥殘留,都以方法檢出限或0.01 mg/kg為限值[8]。鑒于此,加強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建立快速準確的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為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提供技術支持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蘋果中允許使用且只有臨時限量的4種殺蟲劑(氟苯蟲酰胺、氟啶蟲胺腈、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和7種殺菌劑(吡噻菌胺、丁香菌酯、多果定、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嗪氨靈、噻霉酮)為檢測對象,研究建立快速、準確、簡便的多殘留同時檢測方法,有利于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實施和蘋果中農藥的殘留監(jiān)管。
蘋果農藥殘留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9]、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10]、高效液相色譜法[11]和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HPLC-MS/MS)[12]。與一般HPLC-MS/MS方法相比,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UPLC-MS/MS)檢測效率更高[13]。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方法多樣[14],QuEChERS方法因具有快速、簡單、廉價、有效、可靠、安全的優(yōu)點,而被廣泛采用[15~16]。2021年9月施行的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17],采用QuEChERS前處理方法結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lián)質譜同時測定331種農藥及44種農藥代謝物。本文選取的11種農藥中,已有8種農藥在GB 23200.121-2021中有相應檢測方法,但仍有3種農藥無配套殘留檢測方法。目前,關于蘋果樣品中上述11種農藥殘留檢測的文獻報道較少,為了解當前蘋果中11種農藥的殘留情況,提高蘋果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參考GB 23200.121-2021,研究建立QuEChERS結合UPLC-MS/MS同時檢測蘋果中吡噻菌胺等11種農藥的分析方法。
(一)儀器、試劑與材料Xevo TQ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儀 (美國Waters公司);CF16RXII立式大容量高速離心機(日本Hitachi公司):Milli-QDirecet 8全自動超純水機(美國Millipore公司);ACQUITY UPLC HSS T3色譜柱(2.1 mm×100 mm,1.8μm,美國Waters公司);JYL-C20九陽料理機(中國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乙腈、甲醇、乙酸銨、甲酸和乙酸乙酯(色譜純,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碳黑(GCB)、多壁碳納米管(MWCNTs)、十八烷基硅烷(C18)、佛羅里硅土(Florisil)(美國Varian公司);無水MgSO4(優(yōu)級純,天津市津科精細化工研究所);NaCl(優(yōu)級純,天津市豐川化學試劑技術有限公司);0.22μm尼龍有機濾膜(Nylon,美國Fine Scientific公司);農藥標準品:吡噻菌胺、丁香菌酯、多果定、氟苯蟲酰胺、氟吡菌酰胺、氟啶蟲胺腈、氟唑菌酰胺、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嗪氨靈和噻霉酮(純度≥99.4%,德國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
富士蘋果樣品采于我國兩大蘋果主產區(qū),即渤海灣產區(qū)(樣品數(shù)為山東n=28、遼寧n=10、河北n=21)、黃土高原產區(qū)(樣品數(shù)為陜西n=24、甘肅n=16、山西n=21、河南n=10),共計采集130份樣品;嘎啦蘋果樣品采于黃土高原產區(qū)(樣品數(shù)為陜西n=16、河南n=8),共計采集24份樣品。
(二)標準溶液的配制
1.標準儲備液。11種農藥標準品,分別用甲醇稀釋配制成100.0 mg/L的標準儲備液。準確吸取11種農藥標準儲備液各適量,以甲醇定容,得到10 mg/L的混合標準儲備液,-20℃冷凍保存。
2.標準工作液。準確移取一定體積的混合標準儲備液,分別用甲醇逐級稀釋成1、2、5、10、20、50、100、200和500μg/L的混合標準工作液。
3.基質空白標準工作溶液。用空白基質溶液將混合標準儲備液按相同比例稀釋成1、2、5、10、20、50、100、200和500μg/L的基質空白標準工作溶液。
(三)樣品前處理準確稱取10.00 g(精確至0.01 g)已勻漿的蘋果樣品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20 mL乙腈,振蕩渦旋5 min。再加入NaCl 2 g和無水MgSO44 g,再次振蕩渦旋5 min,以9 000 r/min離心5 min。吸取2 mL上清液于15 mL離心管,加入100 mg PSA,渦旋1 min,以4 500 r/min離心5 min,取適量上清液過0.22μm有機濾膜,待測。
(四)儀器條件
1.色譜條件。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譜柱;柱溫為40℃。流動相A為甲醇,B為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銨溶液。梯度洗脫程序為:0.0~2.0 min,10%A~90%A;2.0~4.0 min,90%A;4.0~4.01 min,90%A~10%A;4.01~5.5 min,10%A。流速為0.4 mL/min;進樣體積為5μL;樣品室溫度為10℃。
2.質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ESI);掃描方式為正負同時掃描;毛細管電壓為3.0 kV;檢測方式為多反應監(jiān)測(MRM);離子源溫度為150℃;脫溶劑氣溫度為500℃;去溶劑氣為氮氣,流量為800 L/h;錐孔氣為氮氣,流量為50 L/h。其他參數(shù)見表1。
(一)質譜及色譜條件優(yōu)化將11種農藥的1 mg/L的單個標準品由注射泵直接注入質譜,以優(yōu)化MRM離子對。在全掃描模式下(m/z50~1 000)進行母離子掃描。針對每個目標分析物的母離子,測試并優(yōu)化了每種農藥的錐孔電壓。選擇優(yōu)化后的母離子在MRM模式下掃描產物離子,為每個目標分析物選擇了兩個子離子,同時優(yōu)化子離子的碰撞電壓(見表1)。
表1 11種農藥的質譜參數(shù)及液相保留時間
色譜條件優(yōu)化的主要目的是增大目標物之間或目標物與雜質之間的分離度,提高檢測的靈敏度與準確度[18]。本文選擇了反相色譜常用的流動相體系甲醇-0.1%甲酸水溶液、甲醇-5 mmol/L乙酸銨水溶液和甲醇-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銨水溶液進行測試和比較,以獲得最佳分辨率和峰形響應強度。乙酸銨能促進化合物的離子化效率,同時加入甲酸后,目標化合物響應增強,峰形變尖銳,靈敏度變高。結果表明,在甲醇-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銨水溶液流動相組成下,11種農藥的峰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峰形更加尖銳和對稱,并且響應值最高。因此,選擇甲醇-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銨水溶液作為梯度洗脫的流動相。
(二)提取方法的優(yōu)化鑒于11種農藥的分子極性差異,本研究考察了乙腈、乙酸乙酯和0.1%甲酸-乙腈溶液3種試劑的提取效果,對11種農藥在空白蘋果基質中加標回收率進行比對,加標量為200μg/kg,結果見圖1??梢钥闯?,使用乙腈作為提取劑時,各組分的回收率較高,均達到80%以上并且低于120%,提取出的雜質較少;使用乙酸乙酯提取時無法提取出多果定和噻霉酮兩種農藥。同時,試驗還考察了乙腈中添加甲酸時對11種農藥的提取效果,結果發(fā)現(xiàn),11種農藥的總體回收率在71%~112%之間,說明在提取劑中加入甲酸并不能提高提取率。此外,選擇乙腈作為提取劑比其他提取劑的提取效果好,證實了前人研究中所提出的,與其他溶劑相比,乙腈對大多數(shù)化合物具有適當?shù)臉O性,提取劑選擇乙腈能產生更好的回收率和相容性[19],因此最終確定乙腈作為提取劑。
圖1 不同提取劑對11種農藥回收率的影響
(三)吸附劑的選擇及優(yōu)化QuEChERS方法常用的吸附劑有PSA、C18、GCB、MWCNTs、Florisil[20],其中PSA主要用于去除樣品提取物中的脂肪酸、有機酸、色素和糖類;C18被證實可以有效去除提取物中的許多非極性或中等極性的干擾物,如脂肪、甾醇和揮發(fā)性油;GCB和MWCNTs用于去除色素,如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但它們二者對含苯官能團的化合物有較強吸附作用,會降低其回收率[21]。因此,本試驗采用空白基質加標回收法進行比較,加標量為200μg/kg,分別考察了PSA(200 mg)、C18(200 mg)、GCB(100 mg)、MWCNTs(20 mg)、Florisil(200 mg)5種吸附劑單獨使用對待測農藥回收率的影響,結果見圖2。如圖2所示,當使用200 mg Florisil作為吸附劑時,多果定的回收率僅為6%。MWCNTs和GCB具有高縱橫比和表面積,對有機分子表現(xiàn)出很強的保留能力。在本試驗中,使用MWCNTs和GCB單獨作為吸附劑時,11種農藥的添加回收率分別為11%~110%和6%~126%,部分目標農藥的回收率偏低。當200 mg PSA和200 mg C18分別作為吸附劑用于2 mL蘋果提取液時,11種農藥的回收率分別為61%~119%和78%~114%,表明它們對農藥的吸附效果較小。
圖2 不同吸附劑對11種農藥回收率的影響
進一步對C18和PSA的用量進行探究,目的是使每一種農藥獲得滿意的回收率??疾觳⒈容^了不同使用量的PSA(50、100、150和200 mg)和C18(50、100、150和200 mg)對11種農藥回收率的影響,結果見表2,隨著PSA、C18用量的增加,蘋果乙腈提取液的脫色效果逐漸增強。當使用50~200 mg C18時,11種農藥的平均回收率在59.6%~125.0%之間;使用50~200 mg PSA時,11種農藥的平均回收率在60.6%~121.8%之間。只有在100 mg PSA用量下每種農藥的平均回收率都大于90%,顯著優(yōu)于其他的用量條件,最終選擇100 mg PSA為本試驗的吸附劑。
表2 蘋果基質中不同PSA和C18用量下11種農藥的回收率 (n=3,%)
(四)11種農藥的線性方程、檢出限、定量限及基質效應評價基于已優(yōu)化的分析條件,分別采用乙腈和蘋果空白基質提取液作為標準溶液的稀釋液,配制11種農藥的基質匹配標準溶液,設置9個濃度梯度 (1、2、5、10、20、50、100、200、500μg/L),以化合物濃度為橫坐標,各目標化合物對應峰面積為縱坐標,獲得線性方程以評估方法線性范圍,結果見表3。以滿足添加回收率在70%~120%范圍內且RSD<20%要求的最低加標水平為定量限(LOQ);以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在蘋果基質中能檢測到11種農藥的最低濃度為檢出限(LOD)[22]。從表3可以看出,蘋果基質中吡噻菌胺、丁香菌酯、多果定、氟苯蟲酰胺、氟吡菌酰胺、氟啶蟲胺腈、氟唑菌酰胺、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嗪氨靈和噻霉酮在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2≥0.9 9,11種農藥的LOD為0.1~4.0μg/kg,LOQ為2~10μg/kg。同時,相較于GB 23200.121-2021中已有水果基質中農藥的檢測方法,5種農藥(吡噻菌胺、丁香菌酯、氟吡菌酰胺、氟啶蟲胺腈和螺蟲乙酯)的定量限均低于標準中的定量限,3種農藥(氟苯蟲酰胺、氟唑菌酰胺和氯蟲苯甲酰胺)的定量限與標準中的定量限相同。
表3 11種農藥在蘋果基質中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shù)、基質效應、檢出限和定量限
植物源性食品中色素、有機酸和脂肪等雜質易引起基質增強或抑制效應,研究表明,基質種類、基質數(shù)量和目標物化學性質對基質效應有一定影響[23]。基質效應(ME)根據(jù)公式“ME=(基質匹配標準曲線的斜率/溶劑標準曲線的斜率-1)×100%”進行評估,當ME>0時,表現(xiàn)為基質增強效應;當ME<0時,為基質抑制效應。此外,若|ME|≤20%,表示弱基質效應;若|ME|在20%~50%之間,則表示中等基質效應;若|ME|>50%,表示強基質效應[24]。結果顯示,在蘋果基質中多果定表現(xiàn)出強基質效應,其余農藥表現(xiàn)出弱或中等基質效應。空白蘋果基質TIC色譜圖見圖3。為降低基質效應對蘋果中農藥分析的影響,本文采用蘋果基質匹配標準溶液繪制的標準校正曲線對蘋果中11種農藥定量,提高分析可靠性[25]。
圖3 空白蘋果基質TIC色譜圖
(五)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在空白蘋果樣品中添加11種目標農藥的混合標準溶液,在2、4、10、20、100、200μg/kg加標水平下進行回收率試驗,每個水平重復5次,結果見表4。11種農藥的平均回收率為82.2%~118.1%,相對標準偏差范圍為0.3%~17.4%,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滿足農藥殘留檢測要求。
表4 蘋果基質中11種農藥的加標回收率及相對標準偏差 (n=5)
(六)實際樣品檢測應用建立的方法對采自全國蘋果主產區(qū)(渤海灣產區(qū)、黃土高原產區(qū))7個省份的154份蘋果樣品進行檢測。蘋果中11種農藥的殘留水平如表5所示,共檢測出7種農藥,殘留水平均遠低于我國臨時最大殘留限量。在氯蟲苯甲酰胺陽性樣品中,僅有1個樣品殘留水平略高于歐盟最大殘留限量;在噻霉酮陽性樣品中,7個樣品殘留值超過歐盟最大殘留限量,其余陽性檢出樣品殘留值均遠低于歐盟最大殘留限量。
表5 蘋果樣品中的農藥檢出情況
本文采用QuEChERS前處理法,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測定,建立了蘋果中11種農藥(吡噻菌胺、丁香菌酯、多果定、氟苯蟲酰胺、氟吡菌酰胺、氟啶蟲胺腈、氟唑菌酰胺、螺蟲乙酯、氯蟲苯甲酰胺、嗪氨靈和噻霉酮)殘留的同時檢測方法。方法學考察結果顯示,11種農藥的LOD為0.1~4.0μg/kg,LOQ為2~10μg/kg,標準曲線R2≥0.99,平均回收率為82.2%~118.1%,RSD為0.3%~17.4%;部分農藥定量限低于我國現(xiàn)行國家標準,能夠滿足蘋果中11種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需要。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對154份蘋果樣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檢出的7種農藥其殘留水平遠低于我國臨時最大殘留限量。本文所建立的檢測方法操作簡便、高效靈敏、準確度好,可為蘋果中相關農藥的殘留監(jiān)測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