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烈士墓和祖宗牌子是個紀念
毛澤東自1927年領導秋收起義到新中國成立,一直沒有回過家鄉(xiāng)。1959年6月25日,他才重歸闊別32年的故土。
據(jù)《毛澤東傳》敘述,第二天清早,毛澤東徑自朝附近的小山上走去。隨從人員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緊跟而行。順著一條小道,毛澤東來到父母的墓前。身邊工作人員將采自路邊的一束松枝遞給他。他接過來,神情肅穆,敬送到父母墓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輕聲地說:“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毖哉Z中滿含著無限思念和感慨。當?shù)馗刹繂査灰褖炐抟幌?。他說:“不要了,填一下土就行了。”
掃墓后,毛澤東對隨行的羅瑞卿說:“我們共產(chǎn)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還得承認。”“我下次來,還要去看看他們兩位?!?月27日下午,毛澤東來到毛震公祠,進去行三鞠躬禮。毛澤東說:菩薩是迷信,但烈士墓和祖宗牌子是個紀念。
劉少奇:不要修墓,不要影響建設
1961年5月3日,闊別故鄉(xiāng)40多年的劉少奇回到湖南寧鄉(xiāng)縣城,進行農(nóng)村調(diào)查研究。他謝絕了縣里為他安排的住所,住進了炭子沖舊居小時候住過的房子。據(jù)《劉少奇年譜》記載,5月5日,劉少奇在談到群眾住房問題時說:“紀念館(故居)不要辦了,你以為我喜歡辦紀念館嗎?我不喜歡。把這些房子分給社員住?!?/p>
劉少奇9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因為他在家中最小,全家都很疼愛他,尤其是母親。5月7日,利用工作間隙,劉少奇去祭掃了母親的墳墓。據(jù)王光美后來回憶:在炭子沖的日子里,通常白天只要沒有約人來談話,少奇同志就各處隨便走走看看,或者是走村串戶,或者是上山看山林和田地。有一天我們跟他在山林里走,他說想找找他母親的墳墓。結果找了一圈沒有找著。母親逝世的時候,少奇不在家,所以墳建在哪里不知道。少奇說:“問問李強(時任湖南省公安廳副廳長)同志,他可能知道?!惫?,在李強同志帶領下,我們找到了母親的墳墓。它在一個山洼里,周圍稀稀拉拉沒有什么樹。墓很小,就是幾塊石頭壘了一下……
我們?nèi)フ夷赣H墳墓之前事先沒有準備。到了那里,李強同志臨時折了一把樹枝,遞給我。我就明白了,又把樹枝交給少奇。少奇把樹枝端端正正放在墳墓上。我跟著他一起在墓前三鞠躬。當時李強同志說:“是不是把墓修一修?”少奇說:“不要修。這里是荒坡,將來搞綠化,在山上種樹倒可以,如果今后有什么公共設施要從這里經(jīng)過,去了也沒關系。”
少奇同志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對處理他母親墳墓的問題明確表了態(tài):不要修墓,不要影響建設。
周恩來:把墳地交集體耕種
1942年7月10日,周恩來的父親周劭綱在重慶去世時,他悲痛欲絕,7月18日,周劭綱被安葬在沙坪壩小龍坎伏園寺墓地,周恩來在墓前向父親默哀,并深深地叩首、叩首、再叩首。
1952年2月,周恩來途經(jīng)重慶,時任市委書記任白戈向他匯報了擬把小龍坎墓地擴建成一處革命公墓的想法。周恩來當即明確表態(tài):“兩位老人(周恩來的岳母、鄧穎超的母親楊振德也安葬在這里)的墓地是我私人墓地,不能稱為公墓。如建公墓,我的父親和岳母應該從墓地移出火化,平墳還耕?!?/p>
1958年11月,周恩來委派童小鵬等前去重慶并交代說:“老人的墳是我私墳,不能放在革命公墓。而且現(xiàn)在都提倡死后火化,不占地,墳墓也沒有再保留的必要,應平掉深埋,讓出這塊地?!?/p>
周恩來還曾多次請人向家鄉(xiāng)淮安縣委和縣政府轉達他的意見:平掉周家祖墳,把墳地交集體耕種。1965年,周恩來安排親屬專程回淮安,并敦促淮安縣委和家鄉(xiāng)的親屬平墳。那年農(nóng)歷除夕,周恩來的親屬周爾萃、孫桂云以及30多位生產(chǎn)隊的農(nóng)民,來到周家祖墳,平掉了墳頭,深埋了棺木。周恩來得知后,從工資中拿出70元錢給生產(chǎn)隊寄去,作為“平墳工資和賠償青苗損失費”。
(摘自2022年4月6日《文摘周刊》?文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