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期間提出“紅色基因”這一概念。習近平指出,西北地區(qū)紅色資源豐富,是延安精神的發(fā)源地,要發(fā)揚紅色資源優(yōu)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正處于思想啟蒙的發(fā)展階段,近年來,我校充分利用課堂教育、主題班會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少年先鋒隊教育四大教育陣地,將傳承紅色基因落在實處。
第一陣地:課堂教育
課堂是將紅色基因植入思想品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我校在國家課程中恰當融入紅色基因教育,使課堂教育與紅色基因教育有機結合,實現(xiàn)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目標。
如我校道法教研組的常老師在教學中將語文學科的《吃水不忘挖井人》、音樂學科的《國旗真美麗》、道法學科的《我們的祖國》等融合進行教學,將紅色基因教育融入道法課程。數(shù)學教研組的高老師在講授《時分秒》一課時,借助奧運健兒的作息時間表讓學生學習新知識,同時結合奧運金牌變遷史講述其中蘊含的祖國發(fā)展史,將紅色教育浸潤于學科學習。
我校還嘗試將《道德與法治》中的《我們都是少先隊員》與當?shù)丶t色資源“二七精神”有效聯(lián)系起來,將語文學科的《升國旗》與《吃水不忘挖井人》相結合學習,引導學生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在課堂上厚植愛國主義情感。在閱讀課程上,我們以紅色繪本閱讀為主,圍繞《小英雄王二小》《閃閃的紅星》《黃繼光》等進行整本書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領悟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涵,并以講解歷史故事和朗誦詩歌等方式實現(xiàn)紅色文化和知識的傳承。
根據(jù)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學校以紅色基因內涵為縱軸,以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橫軸,以本土紅色資源為基礎進行有計劃的紅色教育。每學年的上學期,學校以“信仰、忠誠”為學習主題,將《紅巖》《閃閃的紅星》《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等經(jīng)典作品以兒童的視角進行講述,使學生初步理解革命先輩們的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共產黨人的愛黨愛國、矢志不渝。下學期,學校以“追求、忘我”為主題,將楊靖宇、吉鴻昌、彭雪楓、焦裕祿、任長霞等河南英烈的先進事跡編輯成冊,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勇于拼搏、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紅色基因精神內核,為傳承紅色基因夯實基礎。
第二陣地:主題班會教育
主題班會教育是我校傳承紅色基因的第二陣地。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每一種革命精神都是鮮活的教材,都閃耀著革命先輩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愛國情操的光芒。學校利用清明節(jié)、國慶節(jié)等召開“英雄故事我來講”“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領悟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富強。一個人對祖國愛得越深,歷史的責任感就越強烈,人生目標就越明確,人生信念就越堅定。
第三陣地:實踐活動教育
我校根據(jù)小學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童心向黨”歌唱比賽、“講英雄故事”演講賽、“小小英雄我來當”話劇表演等活動,重現(xiàn)英雄風采,使學生在校內實踐活動中了解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為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我校與當?shù)赝艘圮娙耸聞站致?lián)系,帶領學生走近退伍老兵,了解往昔崢嶸歲月。在活動中,老兵們講述自身經(jīng)歷,學生感同身受,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領悟到和平來之不易,紛紛表示要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
學校還邀請退役軍人擔任“校外愛國主義輔導員”,進行紅色教育,在學生心中播下紅色的種子,讓孩子們牢記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此外,學校還與社區(qū)聯(lián)合舉辦了“紅色戲曲進校園”活動,《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等經(jīng)典劇目輪番上演。這些經(jīng)典劇目點燃了學生探索紅色歷史的熱情,使他們不僅了解了先烈們的奮斗歷史,更明確了自身的歷史使命,從而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第四陣地:少年先鋒隊教育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革命理想,繼承革命傳統(tǒng),培養(yǎng)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是少年先鋒隊活動的重要內容。我校利用“二七精神”紅色資源,從周一國旗下演講到經(jīng)典誦讀,再到大隊輔導員講話,將“二七精神”與少先隊日常活動相結合,為學生呈現(xiàn)了生動的紅色故事,讓孩子們更加認同黨和祖國,民族自豪感顯著提升。少先隊員們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一張張充滿愛國之情的手抄報、繪畫作品,不但展示了愛國之心,也彰顯了少先隊員傳承紅色精神的堅定信念。
在紅色文化宣講活動中,每個班級在學習黨史的前提下,率先鉆研一種紅色基因,并推選紅色文化宣講員向老師、同學宣講。每班的紅色文化宣講員不但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優(yōu)秀的綜合素養(yǎng),更成為學生的榜樣和標桿,示范引領更多學生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自覺愛黨愛國愛人民。
“雙減”政策的實施,使小學生有相對多的時間來接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因此,作為思想品質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充分發(fā)揮思想品質教育的引領作用,通過家委會、家長會將紅色基因的隱形價值得以彰顯。我校教師把學生的學習心得整理成冊,做成“紅色留言簿”。在家長會上,家長們閱讀孩子的留言,并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家長在學校的帶動下,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紅色知識,還補上了家庭教育中紅色教育這一課。
思想品質教育是小學生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傳承紅色基因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今后,我們學校將繼續(xù)通過四大教育陣地將紅色基因教育落在實處,不斷促進學生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 編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