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坤
摘要:課堂樂器教學是中小學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中小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必要學習經(jīng)驗。目前,音樂課普遍對樂器的定位和作用認識不足,教學實踐呈現(xiàn)出隨意性、無序性和不連續(xù)性,本文通過課堂樂器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寫下音樂教師運用課堂樂器的教學設計過程。
關(guān)鍵詞:課堂樂器教學;課堂樂器;中小學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課堂樂器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在所有的音樂實踐中,樂器演奏的學習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樂器演奏,對學生音樂能力的成長有著益處,可以使學生對音樂課產(chǎn)生更強烈的興趣。當學生學會使用樂器來表達音樂情感時,他們會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樂器演奏可以為學生提供另一種體驗音樂的方式。
通過各種主題和風格的樂器作品,學生可以感受到音色和旋律之美,他們接觸到的音樂范圍也會因此擴大了。學習一種樂器是為學生提供除了唱歌之外的另一種直接參與音樂練習的方式,這對中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這個階段的學生喉嚨逐漸進入突變狀態(tài),聲帶也會出現(xiàn)周期性不自然生長的聲音,在歌唱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聲帶疲勞甚至充血水腫的現(xiàn)象,在學生歌唱能力暫時減弱的情況下,演奏樂器可以看作是對學生參與音樂表演活動的有效補償,因此課堂樂器教學有利于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
二、以《木瓜恰恰恰》為例研究課堂樂器的運用
(一)前期準備
要求學生提前完成每個部分的練習,保證每個無音高的打擊樂部分同時有2名學生演奏,每個音高的打擊樂部分有1名學生演奏,其余學生唱歌。主要是將打擊樂器的合奏運用到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演唱中,并做好藝術(shù)處理。
(二)教學過程
首先,導入音響播放軟件制作的有打擊樂器伴奏的《木瓜恰恰恰》。課前可以幫助學生練習每個部分的旋律,但是學生在短時間的練習后對音樂的整體效果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所以伴奏可以讓學生先從聽覺上感受音樂的音響效果。然后問學生剛才聽到的是哪首歌?再聽一遍,看看能否找到學過的旋律。讓學生有選擇地從合奏中找到自己的聲樂旋律,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和音樂上,也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上一課的學習內(nèi)容。
第二,為每個聲部分組。演奏固定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坐在教室中間的前三排,這種安排是取決于樂器的音程,唱旋律部分的學生面對著演奏固定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彈奏有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圍坐在彈奏無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周圍。在這個過程中,幾種形式的音樂表演需要相互配合,所以學生需要面對面,其他的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安排。
第三,學生分組坐好后,老師指導學生彈奏自己的旋律一兩次,這是幫助學生鞏固聲樂旋律演奏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先練習音樂第二部分的演奏,用唱腔和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合奏奏聲,讓兩部分的學生先用唱腔唱奏,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解決了表演、唱歌、合奏等問題。學生先試著演奏,讓學生和老師知道合奏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錯誤,再有針對性地練習。主要難點在于大型附加節(jié)奏與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節(jié)奏的結(jié)合。演唱固定音高打擊樂合奏2-3次后,加入第二段最后的打擊樂合奏1-2次。在第二部分,所有打擊樂段的演奏都很簡單,很容易加入合奏,也可以讓沒有固定音高打擊樂的學生,從簡單到深入地進入合奏練習。
第二段練習結(jié)束后,先讓每種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對應好自己演奏的水果名稱,按照節(jié)奏依次演奏1遍。這首曲子的第一段,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都有相對應的一種水果,旋律和節(jié)奏型都不難,相對困難的就是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演奏的節(jié)拍點,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在簡單有趣的方式中對應好自己樂器出來的節(jié)拍點。
最后,可以適當做一個小游戲。讓有固定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任意的報歌詞中出現(xiàn)的水果和“恰恰恰”,要求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在聽到自己代表的水果時,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型演奏2遍,在聽到“恰恰恰”的時候,所有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的學生一起演奏XXX的節(jié)奏型。經(jīng)過上半部分枯燥的練習后,玩這樣一個小游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演奏興趣,也有助于反復練習沒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部分。全部練習結(jié)束后,老師指揮,來共同完成整首曲子的合奏。
總結(jié)
在開展中小學課堂教學聽、感、體驗、練、演、理解、創(chuàng),通過結(jié)合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理論框架,制定教學目標,豐富教學手段,明確中小學課堂教學樂器前進的方向,在音樂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基礎上,注重學生課堂樂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并且學校還要注重開展趣味化、多樣化的音樂教學相關(guān)活動。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不同的興趣小組或社團,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選擇,讓每個孩子都能熱愛音樂,享受音樂陪伴他們成長,鼓勵他們開拓進取,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王耀華,王國安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蔡夢.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教學研究[J].音樂研究,2018(06).
[3]利萍.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學科核心素養(yǎng)產(chǎn)生的背景、釋義分析及其課程實施[J] .中國音樂,2018(05).
[4]核心素養(yǎng)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J] .中國教育學刊,2016,? (10).
[5]汪瑞林,杜悅.凝練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課題組負責人答記者問[N].中國教育報,201 6-9-14: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