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玉冰
在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背景下,消費趨勢成為一大熱點話題。近幾年,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在不斷變化,展現出更具個性化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定位于新生代的美好生活場景,融合了“創(chuàng)新、高效、時尚、情懷”的體驗式消費正在興起。
許多店主希望門店除了購物外,更是一個具有多元功能的空間與平臺,心懷“開一間美好的小店,匯聚各路好友,以店會友”的人不在少數。一間復合型小店在環(huán)境和空間、提供的服務方面與普通的店有哪些不同?店主在開店和經營方面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本期來聽一聽他們的從業(yè)經歷吧。
店員 Tracy:
我所在的眼鏡店經常開辦各類主題派對,比如粉紅之夜、車友會等,俘獲了不同類型消費者的心,讓他們樂在其中。若顧客帶小寶貝一起進店,我們會提供兒童玩具給孩子玩,讓顧客安心選購;店里專為貓咪準備的mini款太陽鏡,更是大受養(yǎng)貓人士的喜歡,吸引了不少有貓人士成為店里的??汀?/p>
營銷人員 張鑫:
門店的調性大多隨店主個性。不管是締造復合空間還是設立網紅打卡點,各類小店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緊跟潮流。我認為,每一代人都有獨特的社交需求,當下的“95后”“00后”的社交和消費有著更緊密的聯系,用消費表達態(tài)度和主張,是當代年輕人最直觀的消費理念。
店主 徐貴:
對實體店而言,為年輕消費者打造一個可玩可潮、可社交、可消費的線下空間是大勢所趨。一間店如果只是顏值能打,確實能夠吸引一定的客流量,但并不意味著商業(yè)價值的轉化,創(chuàng)造能講故事的社交空間,產生文化的交互體驗,用場景牽連起消費者,才能鎖住流量,進而轉化流量。
店長 杜明:
通過開創(chuàng)豐富的空間社交力與文化交互力,讓消費者從未來科技、潮流零售、潮玩、美食等多重方式進行體驗,全方位滲透年輕人的生活圈,于尋常購物、生活場景中潛移默化地更新生活方式,在我看來,這才是“美好生活場景網紅店”的秘密武器。
店主 陳璇:
我以前做過花藝、甜品,老公一直在眼鏡行業(yè),起初在商業(yè)街的寫字樓開了一家眼鏡店,漸漸有了一些固定的顧客群體。房租到期后,干脆租下了居住小區(qū)內的一處閑置會所,把我們手上的資源進行整合開了這家店。目前,會所店里既有驗光配鏡的專業(yè)服務,也提供鮮花、藝術品等讓人感到美好的事物。店面雖然不大,但有一個小院落,擺上桌椅,客人來店里可以喝茶、曬太陽,欣賞花藝。我們所居住的小區(qū)有十幾棟樓,很多鄰居已經認識多年,不管是買花、配鏡,或是看看花草,彼此閑聊幾句,我覺得很開心,也有信心把店繼續(xù)經營下去。
店主 沈羽:
一個朋友的公寓樓空閑了下來,我們一拍即合,打算開一間屬于自己的小店,目前主要通過預約制的服務方式進行驗光配鏡,同時,店內空間可以共享,只需要預約掃碼進入。目前店才剛剛起步,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店員 李強:
零售經營的本質是“商品、服務、會員”,其核心就是經營人心。不管是何種類型的門店,只要以誠相待,把顧客當作朋友,就能吸引一批穩(wěn)定的客戶群體,逐步建立起交際圈子。
店長 鄒光莉:
很多人都會說“與顧客做朋友”,但又有多少人理解“朋友”兩個字意味著什么?我認為,想要和顧客成為朋友,需要真誠和平等。我有一個老顧客,在她女兒初次近視需要配鏡時,她非常焦急,很擔心女兒的視力,一個勁兒地問了好多問題,我都耐心回答,還一直寬慰她,舉了店里的實例說明孩子的視力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漸漸地,她的心情平復了下來,一次配鏡或許不足以讓我們成為朋友,但通過后續(xù)的復查和持續(xù)的交流溝通,全方位提供細心、周到的服務,慢慢得到了她的信任,有任何與視力相關的問題都會來找我們解決。
店主 阿城:
場景感是本店的“一招鮮”,當初在設計時,選用一整面彩虹墻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拍照留影,同時還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和當下的流行設定不同的主題,希望讓門店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打卡地,像工業(yè)風、太空風、洞穴風、北歐風等各種風格的陳列布置我都試過,讓年輕人一進入店里就被吸引。
培訓師 阿哲:
我曾經參觀過廈門一家眼鏡店,環(huán)境安逸、舒適,帶點文藝和時尚范兒,顧客到店很后很有歸屬感和親切感。店主也樂意以店會友,以光學與美學構成的眼鏡選配服務機構為紐帶,打造生動、藝術的視覺空間,給都市一族享受回歸真我的視覺時刻。
店主 謝之清:
有很多顧客是在我開眼鏡店前就已經認識了,漸漸相處久了就跟朋友一樣,時不時地問候一句最近好嗎,在店里嗎?然后就過來聊天,喝茶,順便看看新款鏡架,試戴一下。有人覺得好看,就買;有人試戴后,拍幾張照片,發(fā)個朋友圈,也相當于幫忙宣傳了。作為店主,我希望眼鏡不只是視力矯正的工具,或者時尚配飾,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值得分享的樂趣。有此場所,以店會友,不亦樂乎!
眼鏡達人 吉吉:
我很喜歡逛眼鏡店,發(fā)現一家名叫“JING ”的店還有點意思,它是良爾集團旗下專注眼鏡選配定制的時尚品牌,以眼鏡為載體,以服務為媒介,以社交為流量,以設計為驅動,以體驗為核心。用獨特的設計美學,創(chuàng)造兼具美感與實用的眼鏡集合展廳,建立適合當代生活的“人、物、空間”關系,推崇“以JING會友,視覺人生”的文化,營造“JING觀人生,以境知己”的心靈契合。
營銷人員 林旺:
讓更多的年輕人“逛起來”,是門店共同的訴求和希望。在內核上,門店更加重視消費者的情緒價值,試圖通過風格、外觀、服務、認同感等全方位空間的打造讓商品溢價,因此會所店在眼鏡零售業(yè)開始嶄露頭角,與普通門店的經營模式不同,會所店更注重“會”字,以“鏡”會友,體驗全方位眼視光檢查,享受高級個性化定制,品鑒眼鏡產品。
店員 林巧:
會所店是零售業(yè)的一個細分方向,在經營理念、營銷管理、取舍會員、標準鑄造等方面與普通店鋪均有區(qū)別,如裝修檔次、活動區(qū)域、目標客戶群體等。而會所店對于客戶的定義和標準的要求,才是區(qū)別于普通店鋪的本質。在眼鏡會所店,眼鏡不僅是一件商品,購買眼鏡是一種別致的體驗和享受,讓來到店里的人充分感受到會所式購物的新奇魅力。
眼鏡會所店主 張總:
經營眼鏡會所店已經有8年了,目前有近8成消費者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年輕一代崇尚的個性化風格消費。為此,在產品上我經常尋覓新款,為顧客提供不一樣的產品。因為對顧客比較了解,選款的成功率一般能達到90%以上。
繽紛
劉雁LiUyAn
FYSH 2022 視覺活動由著名時尚攝影師余財在好萊塢的摩洛哥豪宅中拍攝,在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筑,以令人驚嘆的建筑元素和地中海式室內設計為特色,豐富多彩的魅力,補充了2022 FYSH 光學架和太陽鏡系列的復雜細節(jié)和豐富、深度飽和的寶石色調。精心拼接的背景和令人驚嘆的新FYSH 框架,以及充滿活力的深橙色、明亮的紫紅色和深藍色衣櫥,使每一張照片都獨特而引人注目,形成了視覺上的動態(tài)、折衷和戲劇性。
電商頭條
最高人民法院3 月2 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明確虛假刷單、刷評、刷流量合同無效,斬斷網絡消費市場“黑灰產”鏈條。司法解釋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者與他人簽訂的以虛構交易、虛構點擊量、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的合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認定無效,引導市場主體規(guī)范經營。
零售電商觀察
據德勤發(fā)布的《2022 全球零售力量》顯示,2020 財年,京東首次躋身全球零售前十強,以9440 萬美元的收入排在第九位。蘇寧、唯品會、永輝超市等14 家中國企業(yè)入圍250強榜單。
眼健康張碧波
老視如果自動變好,就得注意了,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患上了早期白內障。眼睛晶體出現了渾濁,吸收水分后引起了屈光的變化,“抵”去了老視度數,從而能夠看清楚近處的東西。
浙江發(fā)布
【最美浙江人】她是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yī)院黨委副書記陳潔,連續(xù)多年帶領“川藏青光明行”團隊到海拔4000 多米的藏區(qū)開展公益防盲服務,足跡遍布川藏青高原16 個縣(市)和150 多個鄉(xiāng)村,累計開展全身以及眼科體檢30039 人次,眼科防盲手術3311 臺,發(fā)放眼鏡2 萬余副,為5 個民族近4 萬名群眾建立眼健康檔案,幫助8980 人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