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探尋西藏的國寶家底

        2022-05-22 08:23:01健鈞
        世界博覽 2022年10期
        關(guān)鍵詞:薩迦多吉扎西

        健鈞

        西藏扎什倫布寺供奉的強巴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鎏金銅像。

        西藏,山川壯美,曾孕育出象雄文明,誕生過吐蕃帝國,繁盛著一朝又一朝的宗教文明。這些歷史的片段,都將珍寶遺落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2021年,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在西藏拉開了序幕,西藏的文物家底也漸漸被摸清……

        陽光從天窗處灑落進來,隱約能夠看到游動的浮塵,浸滿酥油味道的經(jīng)殿中,空氣都流動得十分緩慢。年輕的扎西多吉埋頭蹲在地上,仔細清理著手中的木佛。

        “這里的每一尊佛像都是有歷史的?!闭f話時,扎西多吉手里的動作并沒有放緩。雖然微黑的面龐上依然留有些許的稚嫩,可在文物鑒定方面,扎西多吉已是專家了。

        積淀的灰塵被他小心翼翼地刷去,佛像的本來模樣漸漸清晰。接下來,扎西多吉將處理佛像上的煙熏痕跡,由于長時間被供奉著,煙熏火燎中,佛像變得黑乎乎的,只有個別地方,露出原先的色彩。隨著刷子的左右擺動,一小行銘文露了出來,扎西多吉拿起放大鏡,仔細地辨別著這些細密的文字。“是永樂年間的,跟我之前想的一樣?!痹鞫嗉肿煨α耍M管神色有些疲憊,但遮不住眉眼間流露出的那分得意。

        自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展開以來,扎西多吉大部分的時間都如今天這般。雖然忙累了些,但扎西多吉的內(nèi)心很滿足。曾有人問:“你們做這些的意義是什么?”他說:“作為本民族的子弟,我希望能通過文物,讓更多的人,讓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們,更深入地認識和了解西藏?!?/p>

        雖然已經(jīng)預估到普查工作的艱難,但直到親身參與后,扎西多吉才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艱苦的程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面積大約有120萬平方公里,這里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也有陡峭深切的溝峽,還有冰川、峽谷、盆地、戈壁等多種類型的地貌。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象雄文明,誕生過吐蕃帝國,此后在元、明、清代,與內(nèi)地之間進一步加強關(guān)系后,朝廷的恩賞接連不斷,這些都決定了西藏擁有著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各類文物。只是,與內(nèi)地大多數(shù)文物都是集中保存于博物館、紀念館有所不同,西藏的文物相對分散,有些在博物館,有些在寺院,這對于普查工作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拉薩市的普查工作,或許是其中最為方便的。作為自治區(qū)首府,拉薩不僅交通便利,還集中了西藏博物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昭寺、小昭寺等眾多文物保護和收藏單位。這些單位大多都有自己的文物鑒定和管理團隊,對館藏文物的清點和登記相對容易些。而阿里、山南、那曲地區(qū)以及日喀則市、林芝市的狀況則要差一些,這幾個區(qū)市不僅地理環(huán)境惡劣、人口稀少,而且文物收藏單位也異常分散,扎西多吉和他的同伴們幾乎是用腳丈量了那些土地,緩慢而細致地進行著普查工作。

        自前往阿里、山南等地展開普查的那天起,扎西多吉就將這段持續(xù)至今的行程戲稱為“尋寶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曾開展過3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但卻從未摸底過可移動文物。西藏這方面的問題則更為復雜,不僅沒有做過大規(guī)模的普查工作,而且也從未建立過完整的檔案。因此,西藏自治區(qū)文物局希望能夠借著這次普查的東風,對藏于各處的可移動文物進行一次系統(tǒng)性的清點、登記和建檔。

        包括扎西多吉在內(nèi),普查辦的所有成員都是從西藏自治區(qū)文物局、西藏自治區(qū)博物館、布達拉宮等處文物部門抽調(diào)的精兵強將,無一例外,他們都年輕而富有活力。他們?nèi)鲩_腳丫子,在西藏大地上為國寶奔走,往往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

        按照扎西多吉的統(tǒng)計,自己和同伴們幾乎跑了全自治區(qū)的所有地區(qū),去了700多座寺廟、800多處文物收藏單位,信息采集了十萬多條,其中九成文物都在寺廟中。哲蚌寺、桑耶寺、大昭寺這些交通較為方便的大寺只是少部分,更多的寺院位于偏僻之地,有些建于高山之上,有些“藏”在幽谷之間。交通的不便讓普查人員吃夠了苦頭,很多地方別說車到不了,甚至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只能騎馬或者徒步前往目的地。

        扎西多吉清楚地記得,有次去吉隆縣貢塘鄉(xiāng)普查,一行數(shù)人騎著馬,在寒風中踏上了進山之路。據(jù)說當年蓮花生大師受赤松德贊之邀入藏時,途經(jīng)于此,見山清水秀、風景明媚,于是欣然將此地命名為“吉隆”。沿途的風景的確很美,山峰起伏綿延,溪谷中的河水清澈見底,只是扎西多吉根本沒有心情去欣賞。像他這樣的城里人平時很少有機會騎馬,整整5個小時,扎西多吉始終提心吊膽著。到目的地時他們一行人早就精疲力竭了,但工作絲毫耽誤不得,眾人連口酥油茶也沒顧上喝,強打著精神,就開始了文物信息的采集。

        此次文物信息的采集之細,也是前所未有的——需要記錄文物的名稱、類別、級別、年代、質(zhì)地、外形尺寸、質(zhì)量、完殘程度、保存狀態(tài)、包含數(shù)量、來源方式、入藏時間、藏品編號、收藏單位名稱這14項基本指標項,此外還有11類附錄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資料、收藏單位基本情況。

        “你很難確定一座小小的寺院里會藏有多少寶貝?!痹鞫嗉f。因此,即使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寺院,普查工作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這也意味著,很多時候,普查隊員需要在寺廟或者是周邊的民居里借宿幾天甚至幾個月。在扎西多吉的印象里,有住處都算好的,有一次他們?nèi)グ⒗锲詹椋莻€寺院位于荒野之中,最后幾位普查隊員只得露宿在寺院的天臺上,將就了好幾夜。

        這些也就罷了,無處不在的危險才是最大的敵人。定日縣巴松鄉(xiāng)的絨布寺,位于珠穆朗瑪峰下,地勢高峻,空氣含氧量也很低。剛到絨布寺時,5100米的海拔和刺骨的寒意讓自幼在西藏長大的扎西多吉也直喊“受不了”。

        比高原反應更危險的是迷路、暴風雪以及山體滑坡。從事文物普查時間最久的索珍大姐就曾經(jīng)遇到過一次。那次也是下鄉(xiāng)作普查,她騎著馬行于山間,突然幾塊石頭從山坡上滾落下來。不好,這是山體滑坡的預兆!長期的戶外工作經(jīng)驗讓索珍敏銳地感覺到危險,她第一反應是跑。就在此時,一直很溫順的坐騎忽然受驚了,一聲嘶鳴,便沿著崎嶇的山路飛奔。索珍被從馬背上顛甩了下來,受傷不輕。但這已是萬幸,驚馬讓索珍躲過一劫——數(shù)分鐘后,大塊的石頭夾雜著草皮、泥土沿著山坡飛滾下來,將那一段山路徹底吞沒。直到如今,談到當年那幕,索珍依然顯得驚魂未定。

        漫長的尋寶路上,這樣的危險不勝枚舉。就在前不久,工作組的巴桑卓瑪?shù)热嗽谌グ⒗锏耐局?,因車輛突然出現(xiàn)故障而差點墜入山谷。雖然很多人都有過死里逃生的經(jīng)歷,但普查隊員相互之間很少談及這些,他們認為自己所面對的危險相較于同伴所經(jīng)歷過的,也許真算不上什么。

        尋寶之途艱辛而充滿危險,甚至還有不理解。西藏的文物九成都藏于寺廟,敲開寺廟的大門,其實也是一個難題。最初僧眾對工作組的到來并不歡迎,甚至有些抵觸,排斥文物普查。部分僧人認為,“文物普查只是政府用來摸清廟里家底的借口罷了,等查完了寺產(chǎn),回頭一紙征調(diào)函發(fā)過來,所有的寶物就得全部上繳?!?/p>

        一些僧侶也并不關(guān)心什么是文物,他們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他們只知道那是大德高僧加持過的圣物,是自己朝佛拜佛的對象,是信仰的寄托,所以誰也不能動。

        扎西多吉說:“在我們眼里的文物,在他們的眼里只是法器或者佛像。只有理解他們并尊重他們的信仰,同時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才能夠漸漸地讓他們接受你。當他們明白了文物普查的意義,知道了寺院里的那些文物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工作也就好做多了?!庇兄?6年工作經(jīng)驗的郎布杰在工作組中最善于與寺院僧眾溝通。每到一處,他都會認真地為僧人講解文物與歷史、佛教、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耐心換來的是僧人態(tài)度的改變,從剛開始的有所抵觸,到后來主動邀請工作組去寺院進行文物普查登記。

        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寺廟——扎什倫布寺。

        “走進去,你總是能夠收獲驚喜?!痹鞫嗉绱烁锌T谄詹橹兴l(fā)現(xiàn)的大批文物中,不僅有瓷器、玉器,還有眾多精美的內(nèi)地佛教造像。這其中,“明代永宣造像”令人印象深刻。它們有著寬平的面部、平直細長的雙目,那蓮座的上下花瓣排列對稱,連珠紋間距也是疏密勻稱,造像正北面的鍍金質(zhì)厚發(fā)亮,裝藏封底十字交杵上施有釉質(zhì)或者朱砂顏料。嫵媚的造型和繁縟的裝飾,再配以精湛的制作工藝,讓人過目難忘。而刻有的“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六字題記則為這些佛像添上濃厚的歷史感。

        ?薩迦寺的經(jīng)書墻。經(jīng)書約有8.4萬卷,若要細細研究這些經(jīng)書目錄,要花上100年時間。

        古格王國遺址是一座規(guī)模宏偉、面積浩大的高原古城,為研究西藏歷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61年,古格王國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豈止這些,寺院里的佛像墻上,那千姿百態(tài)、造型各異的佛陀、羅漢,在數(shù)十年、上百年乃至近千年的時間里,它們就那樣默默地聆聽經(jīng)文、享受香火。

        公元8世紀的合金釋迦牟尼坐像,風格古樸,工藝精湛,有印度吉爾吉特造型的特點,亦為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的新發(fā)現(xiàn)。

        工作的開展是按照區(qū)域來的,先邊境再內(nèi)地。之所以普查工作會先從邊境諸縣展開,是因為文物局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西藏不少寺院的文物安全存在問題。有些小寺院也就三五個僧人,距離邊境也就一山之隔,可寺里的文物價值卻很高,沒有什么安保設(shè)施,也沒有什么防護手段。由于那些文物“只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因此寺院也不會將之藏于深院。僧人和信眾唯一在做的,就是“依靠信仰”來保護這些佛像、圣物不被盜走,而并沒有其他太多的文物安全保護觀念。若有不法分子起了歹意,他們就能夠輕易地盜取到這些珍貴的文物,并將之走私販賣到海外。

        對現(xiàn)狀的擔憂,使得西藏自治區(qū)文物局一直不斷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他們希望通過拍照登記、采集數(shù)據(jù)、建立檔案等工作,來構(gòu)建科學的文物保護體系,使得每一件文物在這個大數(shù)據(jù)時代都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電子身份證”。此舉不僅有利于摸清西藏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杜絕文物的流失。

        不過,在西藏文物工作者的內(nèi)心深處,最為關(guān)切和憂慮的,并不是這些文物的安全問題,而是其現(xiàn)狀。在普查中工作組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寺院里的僧人們對于文物沒有太多的認識,保護意識淡漠,導致許多珍貴文物因平日里的疏忽大意而遭到損壞。譬如在某寺院,普查隊員們發(fā)現(xiàn)大批珍貴的唐卡就那樣隨意地積壓堆放在箱子里,也沒有什么保護措施。還有一些唐卡,由于長期掛懸,平時又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修補,因而在卷桿的自重和地心引力的牽拉下,畫布部分已經(jīng)出現(xiàn)嚴重的脫線現(xiàn)象。這些讓普查辦的工作人員們感到痛心。

        在普查登記的同時,普查隊員們也在努力糾正寺院日?;顒又械囊恍╁e誤做法,譬如唐卡這種珍貴的藝術(shù)品,不應該積壓置放在木箱里,而是應該合理科學地歸整?!耙苍S只有加大普及力度,讓包括僧人在內(nèi)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文物的價值和意義,以及我們將更多的文物保護概念和經(jīng)驗傳授給寺院,情況才可能得以改變,但這需要時間?!痹鞫嗉劦酱藛栴}時,也顯得很無奈。

        “我們大家都希望能夠再花個三五年的時間,把西藏境內(nèi)分散收藏的文物徹底摸清楚?!蔽鞑刈灾螀^(qū)博物館的曲珍館長說出了西藏所有文物工作者的心聲。

        薩迦,在西藏歷史上一直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地名。在元朝,薩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因深得元朝統(tǒng)治者信任而在薩迦建立地方政權(quán),掌管全藏。這里的薩迦寺,也因此成為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寺中藏有“貝葉經(jīng)”、《大藏經(jīng)》,還有元代壇城壁畫、古瓷器等價值連城的文物,被稱為“第二敦煌”。

        以仲曲河為界,薩迦寺分南北兩寺。北寺始建于1073年,以薩迦為名,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派別——薩迦派。后遭到破壞,如今已蕩然無存,空留昔日追憶了。

        南寺的修建,說起來還有一段故事。1240年,成吉思汗之孫闊端在進兵西藏前,曾欲召見當?shù)赝抛罡哒咚_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薩迦四祖)。當時路途不便,雙方使者往來互通,最終在1244年,貢噶堅贊率侄子八思巴前往涼州(今甘肅武威)面見闊端。一路行來風霜雨雪,于1247年到達涼州,與闊端商議西藏歸順相關(guān)事宜。此后,貢噶堅贊寫信給西藏各派高僧和貴族,說服他們接受了元朝對西藏歸順提出的條件。

        忽必烈建元朝統(tǒng)一中國之后,即封八思巴為“帝師”,賜玉印“命統(tǒng)天下釋教”,并于l260年封八思巴為“國師”。1269年八思巴受封為薩迦法王,成為當時佛教僧侶最高領(lǐng)袖,同時掌管宣政院,管理西藏相關(guān)事務。

        西藏博物館館藏文物。

        此時的薩迦五祖法王八思巴,作為帝師追隨在元朝皇帝身邊,通過薩迦本欽對西藏地方進行管理。本欽意為“代表皇帝和帝師的隨從”,由喇嘛的命令和皇帝的圣旨來封授。

        首任本欽為釋迦桑布,他協(xié)助法王八思巴管理教派土地、寺院等財產(chǎn),并管理地方事務。也因此,薩迦派掌管宗教和政治,薩迦寺也就成為當時西藏的政治、文化中心。由此,西藏結(jié)束400年的分裂,實現(xiàn)了13萬戶和3個藏族聚居區(qū)的統(tǒng)一。

        1265年,法王八思巴辭別元朝皇帝,從元大都返回薩迦北寺,以設(shè)置各管理機構(gòu)等官衙。2年之后,即1267年啟程回大都,途經(jīng)拉薩杰日拉康休整時,八思巴盛贊杰日拉康殿堂莊嚴。而一路送行的薩迦本欽釋迦桑布在回到薩迦之后,征調(diào)13萬戶民工,仿照杰日拉康的式樣修建。朝廷當時也從內(nèi)地征調(diào)工匠相助,耗時8年,于1295年終于完工,這就是現(xiàn)在的薩迦南寺。

        薩迦南寺的修建,本就是為八思巴及薩迦本欽等官員提供居住和辦公場所。而漢、藏各方工匠的協(xié)力,也使得薩迦南寺成為漢藏風格融合的建筑典范。

        這座達1.47萬平方米的建筑群,平面呈方形,外有護城河蜿蜒。繞寺便見以紅、黑、白三色粉刷的外城墻,高8米,最厚處可達3米。四角樓巍峨聳立,均衡對稱,幾乎堅不可摧,是我在藏地所見的唯一的寺院圍合體系。

        繞寺途中,不時會遇到一些藏民繞寺轉(zhuǎn)經(jīng)。一圈又一圈邊行邊念誦經(jīng)文,為家人平安祈福,保佑身體健康,來年五谷豐登。累了,便坐在墻下陰涼處,解開背囊,取出水壺茶杯,撕開食物吃喝。小孩子玩耍,大人聊天解悶,儼然是一派人間煙火氣息。

        寺外人間,寺內(nèi)則是規(guī)律整齊,肅穆莊嚴,儼然兩個世界。

        薩迦南寺正門,這是一座高大的建筑,和外墻粉刷不同,里面是醒目的黃色。窄窄的門洞,成工字形,有閘門一處。出乎意料的是,在過道頂部,竟然還有一處墮石洞,這對一所寺院而言,實在是少見。

        進入薩迦南寺,眼前豁然開朗,便可看到拉康欽莫大殿(又稱幻化大雄寶殿),大殿屋頂中央便是“根吉仁”(勝利寶瓶)與兩側(cè)孔雀,正是映日而華彩,藏地而名寺了。

        筆者曾因工作原因到訪過薩迦寺,并由管委會副主任落珠托美(普巴金剛上師)引領(lǐng)我一探寺內(nèi)珍寶。落珠托美向我介紹,薩迦南寺當時作為西藏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及法王八思巴及本欽的居住與辦公場所,完全是以城防為要而修建的一座“城池”。動工之時,便參考了元朝時期城池結(jié)構(gòu),無論是布局及設(shè)計,都充分側(cè)重于戰(zhàn)爭時期的防御功能。

        相信每一個來到薩迦南寺的人,都知道其被稱為“第二敦煌”,寺內(nèi)國寶級文物數(shù)不勝數(shù),更憑此享譽中外。自然,我也期待能夠親眼目睹珍品,而這一切,則需要落珠托美的引領(lǐng),非此不可為。

        自17歲出家,落珠托美一直生活、學習在薩迦南寺,至今已32年,對于寺院內(nèi)的一切,他了如指掌。在他的引領(lǐng)下,我從拉康欽莫大殿外院進入內(nèi)院,穿過一扇鐵環(huán)門,走過甲欽堂,來到內(nèi)院。

        進入大雄寶殿,只見經(jīng)堂內(nèi)有40根紅漆大柱直托殿頂尾架,觀來錯落有致,更顯大殿壯觀。中間4根大柱尤為粗壯,其周長3.9米、直徑1.21米,承柱的蓮瓣紋石柱,則周長5.2米、直徑1.66米,如鶴立雞群,獨顯其品。落珠托美告訴我,據(jù)傳它們皆為元朝皇帝所賜,分別為黑滾血柱、忽必烈柱、野牛柱及老虎柱。外有經(jīng)文包裹,常有藏民以頭觸柱,以為所求。

        在落珠托美的指引下,我注意到大殿坐東朝西的書架上,便是法王八思巴的母親瑪吉貢杰所建的意所依(佛教用語),乃用金粉寫繪而成的《大藏經(jīng)》。坐南朝北的書架后,能看到“慧海經(jīng)山”經(jīng)書墻的一角,其包括上萬卷以泥金銀、朱砂為墨手抄的甘珠爾、丹珠爾佛經(jīng),以及歷史、醫(yī)藥、天文、歷算、地理、文學、名人傳記等方面的古籍。

        落珠托美告訴我,薩迦寺“慧海經(jīng)山”經(jīng)書墻,是公元13世紀法王八思巴時期于幻化大雄寶殿所建佛的語所依(佛教用語)。所有經(jīng)典皆用金、銀、珊瑚、象牙、海螺、珍珠及各種珍貴寶石研成墨汁,在質(zhì)地為青藍色和黃色的傳統(tǒng)藏紙上書寫而成。

        所藏經(jīng)書長至2米,最小的也有四五十公分。內(nèi)容是佛陀的經(jīng)典大藏經(jīng)《甘珠爾》《丹珠爾》以及西藏的各種文化論典等。另外,當時的薩迦寺還是整個藏族聚居區(qū)的譯經(jīng)院,因此,很多印度原版經(jīng)書也都保留了下來。

        我想,任何人來到此處,自會生敬畏之心。在面前的,不僅是國寶級的文物藏書,更是歷代先賢的智慧結(jié)晶。我所耳聞,薩迦寺藏書之多,居西藏諸寺院(廟)之冠,可謂無出其右。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落珠托美在前,我緊隨其后,繞過書架,掀簾進入,見到名聞天下的經(jīng)書墻,又是另一番景象。遠遠觀去,甚是震撼,西墻正面及南、北兩面以經(jīng)書為墻,直達殿頂,從下至上,幾十米的通道內(nèi),計8.8萬余部,為世所罕見。當?shù)赜幸痪渌渍Z:“薩迦寺外墻可動,慧海經(jīng)山內(nèi)墻不會動。”據(jù)傳每逢災難或戰(zhàn)爭,“慧海經(jīng)山”會自動排列成凹凸不平的樣子,太平時期又自動恢復整齊。

        而經(jīng)書墻中最著名的則是巨型經(jīng)書。落珠托美引我走到通道盡頭,只見一面裝飾華麗的箱子,這便是《博德甲輪馬》,寬1米、長2米、高60公分,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大經(jīng)書。因其上下夾板由珍貴木材制成,嵌有8個鐵環(huán),故又稱“鐵環(huán)經(jīng)書”。落珠托美告訴我,此經(jīng)書是13世紀法王八思巴建造,為八思巴與大雄寶殿的語所依。

        有一說法,此經(jīng)書是由一位老阿媽寫就;另一說法,此經(jīng)書是由4位比丘書寫。無論是誰書寫,內(nèi)容為般若八千頌,字體筆畫粗如8歲兒童手指,用黃金書寫而成。整部經(jīng)書需由4名大漢同時使力,方能搬動。

        走過經(jīng)書墻,順時針轉(zhuǎn)至大殿中央棲檐形佛龕前,可見到薩迦寺鎮(zhèn)寺之寶“右旋白法螺法號”,它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賜給八思巴的法器。落珠托美告訴我,《頌薩迦詩集》中曾記載,此法號乃佛陀在世時所用,被視為“八吉祥之首”,尤以白色的右旋法螺最受尊崇。佛經(jīng)上講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音洪亮,猶如大海螺的聲音響徹四方,所以用它來代表法音?,F(xiàn)置于黑木匣中,是薩迦寺的鎮(zhèn)寺之寶。寺中僧人視其勝于生命,只有在宗教吉日才開啟木匣,捧出法螺由高僧吹奏。

        另一件國寶級文物,則是梵文“貝葉經(jīng)”(書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佛教經(jīng)文),據(jù)今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視為稀世之寶。

        唐卡畫師繪畫的過程,如同嚴肅的宗教儀式一般。

        西藏自治區(qū)文物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開展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以來,西藏共有登記在冊的可移動文物收藏單位1295處,其中近九成為寺廟,初步估測有可移動文物百萬件以上。

        我在落珠托美的引領(lǐng)下,來到寺院角落一所不起眼的小屋,見到了薩迦寺所藏梵文“貝葉經(jīng)”21部。其中以《八千頌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最為珍貴,是用墨汁書寫梵文于貝多羅樹葉上串綴成集,共270頁(缺第22頁)?!柏惾~經(jīng)”字跡工整有力,上下經(jīng)板及經(jīng)書內(nèi)彩繪佛陀、菩薩、度母諸像,色彩絢麗,婀娜多姿,具有典型的犍陀羅風格。

        在我為“貝葉經(jīng)”贊嘆不已時,落珠托美笑著對我說:“來到薩迦寺,還有一國寶不可不見?!彼I(lǐng)我走向院中角落,不多時,便見到解脫梯,通向殿頂平臺。原來,這41級解脫梯是從薩迦巴欽頗章掘出的伏藏品。后薩迦工匠尼瑪扎西于梯上附著了鐵板,起到加固和保護的作用。據(jù)說,如果一口氣攀到頂端,則預示今年身體健康。的確,我看到許多人都是一口氣攀登上去的。攀上此梯,可達大雄寶殿二樓(即拉康孜)。從外表看來,僅是一排尋常的木板,有一木門緊鎖。

        落珠托美取出鑰匙,打開壇城殿門,我進去一看,卻是另一番天地了。原來,這里藏有元朝時期繪就的100多部壇城壁畫。平臺的西面和南面為二排長廊,南廊墻上為元明時期繪的有關(guān)薩班及八思巴形象的壁畫,西廊墻上為早期壇城壁畫。壁畫以朱紅、石綠等礦物顏料繪制,至今色彩鮮艷。

        在由木板中傾瀉而入的光線下,我小心翼翼地走過,地面上散放著做藏香的材料,麻袋零亂堆放。但這并不能夠遮蓋面前的精美壁畫,移步轉(zhuǎn)目間,千般多姿,萬般絢爛,令人嘆為觀止。我不免感慨:國寶如許精美,卻藏于如此簡陋之處。落珠托美告訴我:“原來還沒有這些木板遮擋,壁畫任由風吹日曬。直至1947年,寺院才籌集資金,為壇城壁畫建立木板以避風雨?!?/p>

        提起西藏,除了雪山、高原、佛寺,人們大概還會想起五彩斑斕的唐卡,其亦是西藏的文化符號之一。那一幅幅的唐卡,承載的不僅僅有信仰,還有歷史、文化、科學以及解開西藏文化的密碼。

        曾有一位藏族朋友向我解釋,從藏語的字義上理解,“唐”字的含義與空間有關(guān),表示廣袤無邊,在藏文中具有遼闊、平整、廣闊的意思,“卡”則是助詞。恰如其名,唐卡追求精致藝術(shù),如廣闊的平原一樣,無論在什么角度來欣賞,都能夠清楚看到每一個細節(jié)。

        不僅是布達拉宮,市內(nèi)包括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甚至遠在日喀則的薩迦寺,都藏有數(shù)量頗多的唐卡珍品。我很好奇:為何寺院所藏唐卡如此眾多?當我就此請教西藏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巴桑羅布時,他告訴我:“在西藏文物普查過程中,九成的文物收藏在寺院,唐卡更是寺院所藏數(shù)量較多的文物種類?!?/p>

        對于唐卡,巴桑羅布說起來如數(shù)家珍。他研究唐卡始自1998年,當時西藏博物館正在籌建,羅布林卡包括唐卡在內(nèi)的文物要交接到博物館,巴桑羅布正好參與了此項工作。當時交接過來的唐卡有4000多幅,他那時對唐卡的認識不深,只是覺得唐卡很精美。

        1999年,巴桑羅布成為西藏自治區(qū)文物鑒定小組成員,對唐卡開始深入研究,逐漸發(fā)現(xiàn)唐卡不僅有精致漂亮的外表,背后更有很多信息——其卷軸、造型甚至軸套,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巴桑羅布告訴我,大眾所了解的唐卡,是西藏的繪畫唐卡。實際上,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材料的日益豐富以及文化交流的愈加頻繁,絲綢、刺繡、貼花、堆繡等各式唐卡開始出現(xiàn)。

        論起唐卡的起源,我向多位當?shù)厝苏埥?,卻眾說紛紜。一種觀點認為,寫在布上的文告是唐卡最初的形式,后來演變?yōu)樽诮汤L畫;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唐卡是壁畫藝術(shù)的延伸,至今在拉薩各寺院的壁畫上,仍可見當時繪畫藝術(shù)的繁榮。

        現(xiàn)存最早的唐卡是11世紀的阿底峽師徒唐卡,描繪了阿底峽大師仲蹲巴及其兩大弟子,現(xiàn)存于西藏博物館。

        巴桑羅布在西藏佛教協(xié)會第一次見到這幅唐卡。當時佛協(xié)有一批舊藏品,要捐給西藏博物館,巴桑羅布是文物接收小組的成員之一。據(jù)他回憶,這幅唐卡是從一個大的木箱子里拿出來的,里面還有佛像。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箱中文物取出,交到文物接收小組成員手里,并一一拍照、登記。

        箱中100多件文物當中,有一半是唐卡,阿底峽師徒唐卡是最小的一幅。它看起來很不起眼,沒有裝裱,只剩下畫心,并且煙熏嚴重、畫面模糊,僅能確認唐卡的題材是阿底峽師徒,但不能確定年代。后經(jīng)初步鑒定,在這幅唐卡的畫心背面有藏文題記,記載由仲蹲巴加持。巴桑羅布告訴我說:“這幾個字意味著,唐卡曾經(jīng)由仲蹲巴大師開光,而仲蹲巴恰恰是11世紀西藏嘎當派的一位宗教領(lǐng)袖。”

        盡管有題記,但工作人員還是有些疑問,只能將這幅唐卡先運到博物館,再加以詳細研究。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幅唐卡在原來畫面的基礎(chǔ)上有重繪的痕跡,這說明唐卡的確是11世紀的。巴桑羅布說:“畫師對唐卡做過一定的修復,但唐卡畫面布局整體保留原狀,沒有大的改變?!?/p>

        這幅阿底峽師徒唐卡,從藝術(shù)特色及繪畫的風格上分析,受波羅藝術(shù)的影響較深,畫面布局簡潔,突出人物形象,色調(diào)沉穩(wěn)。這也正是17世紀之前的唐卡風格。17世紀之后,唐卡迎來了難得的發(fā)展時期,各地的畫師被召集至拉薩,從事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等眾多寺院的繪畫工作。而布達拉宮收藏的唐卡,大部分皆為此時期畫師的作品。

        由分散至集中的變化,使得西藏各地不同的唐卡風格統(tǒng)一。西藏唐卡之風格,在18世紀之后為清朝皇室所贊賞,至今故宮收藏的大量唐卡作品,也是此時期由西藏宗教領(lǐng)袖進獻的禮品,其繪制精美絕倫,又被稱為“藏畫”“吐蕃畫”。也正是在此時,中原的宮廷、民間畫師也開始了唐卡繪制,時稱“京畫”。從外觀而言,京畫與藏畫并無二致,漢藏融合是這時期的繪畫基調(diào)。而唐卡也由此出藏地、臨中原,為清朝皇室貴胄所喜愛了。

        (作者為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學術(shù)研究部秘書長)

        (責編:馬南迪)

        猜你喜歡
        薩迦多吉扎西
        多吉打人
        金山(2024年8期)2024-12-31 00:00:00
        多吉打人
        百花園(2024年5期)2024-06-10 05:24:11
        當增扎西的詩
        香格里拉(2023年1期)2024-01-04 02:47:52
        海邊游玩
        好孩子畫報(2023年8期)2023-09-25 03:02:38
        薩迦桑林寺出土擦擦考略①
        卡爾巴·扎西次仁采訪錄
        《薩迦格言》英譯本比較研究——傳播學視閥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西藏研究(2018年3期)2018-08-27 01:06:22
        薩迦班智達與蒙古闊端王相關(guān)文獻探析
        西藏研究(2018年2期)2018-07-05 00:46:30
        多吉從師記
        快樂語文(2017年8期)2017-05-18 01:29:35
        薩迦軒昂的時代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天堂sv在线最新版在线|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V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草逼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性生交大全免费看| 亚洲V在线激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人妻丰满熟妇av蜜臀| 丁香五月缴情在线|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亚洲欧美性另类春色| 一区二区亚洲熟女偷拍| 免费不卡无码av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x8x8|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伊人不卡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百合av一区二区三区| 白白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女优av在线|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无码在线观看123| sm免费人成虐漫画网站|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91在线影院| 午夜国产在线精彩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