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振宗
漸進多焦點鏡片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如今已經非常成熟。伴隨著電子產品的多元化及人們用眼場景的個性化,為滿足當代人對不同距離的個性化用眼需求,這促使視光行業(yè)從業(yè)者必須提升專業(yè)技能,掌握精湛的驗光技術,在面對顧客不同的用眼場景時,能靈活調整屈光度,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漸進多焦點鏡片。
首先詢問被檢者所需的工作距離,不同的距離動用的調節(jié)不同。
選擇初步閱讀附加鏡測量有以下方法:
a.以年齡和原有的屈光不正狀態(tài)為依據
根據下列表中的年齡標準,選擇初始度數增加值,然后調整實際屈光不正。(遠視可以更多,近視可以更少。)
b.使用交叉柱鏡(BCC)
c.以“調節(jié)幅度儲備/2”為原則
閱讀附加=閱讀所需調節(jié)力(閱讀距離的倒數)-調節(jié)幅度/2(調節(jié)儲備)
·測量調節(jié)幅度的具體方法有兩種:負鏡片法、推近法。
·調節(jié)幅度(AMP)的正常值(公式法),對于一個特定的年齡組:
AMP最大=25-0.4×(年齡)
AMP一般=18.5-0.3×(年齡)
AMP最小=15-0.25×(年齡)
注:公式為參考值,不作為最后確診值,這種方法更適于近距離的特殊工作者。
d.以視力為依據
根據視力判斷閱讀附加的方法:若被檢查者按處方閱讀近距視力為0.3,增加1.00D后,近距視力提高到0.7,再增加0.75D,則達1.0。那么,+1.75D就為初步閱讀下加光度。
e.調整(精細)閱讀附加鏡片
加上初步的下加光度后,讓被檢查者注視其能看清的最小視標。若看不清,則加正球鏡直到視標清晰。
以上都是假設測試對象的閱讀距離是40cm。然而,還應該考慮被檢查者的實際工作距離和被檢查者需要注視物體或字體的大小。
調整方法:讓被測者注視其最常用的注視物或字體,由視光師觀察閱讀距離,根據閱讀距離調整下加光度,增加或減小0.25D,直至被測者感覺清晰舒適。如果在綜合驗光儀上進行上述測試,則必須使用試鏡架來調整處方。
鏡圈的選擇范圍較寬,鏡圈的上下寬度可以≥28mm。如果近用區(qū)域可以在鏡片內并保持一定的遠用視野,則框架的上下邊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8mm。要選用帶有鼻托的鏡架。
瞳距對漸進多焦點眼鏡使用效果會有影響。看遠瞳距測量要在兩眼視軸平行狀態(tài)下測量,并測出單眼瞳距。
保持雙眼平視無限遠處,用記號筆對準瞳孔中心反光點作上標記。存在垂差的需準確標記瞳高位置,并告知顧客。
顧客中近距離工作較多時可選擇標準通道鏡片,若無中近距離工作時選擇短通道鏡片來保證配戴的舒適性。
女,52歲,職業(yè):會計;主訴:平時工作主要看電腦與近距離寫字切換比較頻繁,沒有配過眼鏡,現(xiàn)用+1.50D成品花境。
屈光檢查:
主導眼:OS
雙眼平衡:
OD:+0.75DS/-0.50DC×100
OS:+1.00DS/-0.50DC×80
Worth 4 dots:4
隱斜:遠:1 近:3
AC/A:4
BCC:+2.00
NRA:0
PRA:0
配鏡處方(中近距離用鏡):
OD:+1.25DS/-0.50DC×100
OS:+1.50DS/-0.50DC×80
ADD:+1.50
鏡片選擇:短通道漸進鏡片。
一個月后隨訪:顧客滿意,解決了問題。
分析:由于顧客在工作時需要使用電腦,也就是需要兩種距離切換,就有了中近用鏡的需求,一般假設中距離為67cm,應需求+1.50D,此顧客的最小調節(jié)幅度為2.00D,經計算中距離下加為+0.50D,最終得出以上配鏡處方,解決了顧客的實際工作場景需求。
a.讓顧客戴上眼鏡,觀察其兩眼瞳孔反光點與鏡片配鏡十字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稍微調整鏡架、鼻托;
b.讓顧客抬頭平視前方,學習使用遠用區(qū)域;
c.讓顧客上下移動頭部,能舒適、清晰地看清較小紙張上字體的位置就是近用區(qū)域;
d.讓顧客把閱讀物放在一臂遠的地方,調整頭部的位置找到最佳中距離區(qū)域;
e.讓顧客用眼睛環(huán)顧四周,如果出現(xiàn)視物變形、眩暈現(xiàn)象,這些區(qū)域就是不能使用的像散區(qū);
f.初始配戴漸進多焦點眼鏡需多適應,應遵循“先靜后動,遠處動頭,近處動眼睛”的原則。
a.詢問顧客的不適癥狀,詳細了解實際使用場景;
b.了解顧客的戴鏡史,并分析新眼鏡與老眼鏡的不同之處;
c.重新恢復漸進多焦點鏡片上的所有標記;
d.檢查眼鏡前鏡面的平整度、前傾角和鼻托的對稱性;
e.讓顧客戴上眼鏡,觀察鏡眼距、眼鏡面彎、鏡框在臉上的高低是否與瞳孔保持對稱;
f.觀察配戴者在遠距離、中距離和近距離使用漸進多焦點鏡片時的方法是否正確;
g.重新測量鏡片屈光度,確定鏡片度數是否與驗光處方一致;
h.綜合分析以上檢查結果與顧客的不適癥狀,最終為顧客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案。
提高漸進多焦點眼鏡的驗配成功率首先要保證驗光數據準確;配鏡前加強與顧客的溝通,詳細了解其需求和使用場景;鏡框與鏡片種類要根據漸進多焦點鏡片的特點與顧客需求進行選擇;若出現(xiàn)配戴不適,要詳細傾聽顧客的主訴,觀察其戴鏡習慣與使用方法,并對處方進行復核,找出配戴不適的原因,并進行調試。若問題得到解決,可繼續(xù)配戴,如果還有不適,則需要對處方進行調整,或換鏡,最終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