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國
(甘肅省臨洮縣中醫(yī)院外科 甘肅定西 730500)
腸梗阻可導致腹痛、惡心等臨床癥狀,遲緩術后康復,嚴重患者還可能繼發(fā)腸穿孔、腸壞死,危及生命安全[1]。因此,臨床對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治療工作尤為重視。目前,臨床采用腸胃減壓、洗胃、灌腸等措施處理炎性腸梗阻,但療效并不甚理想[2]。遍覽相關醫(yī)學文獻,對于術后腸梗阻治療方案的研究一直從未間斷,且成果豐碩,相關研究認為臨床治療應當遵循“高效、安全”的原則,指出營養(yǎng)支持療法具有相關優(yōu)勢,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營養(yǎng)支持是依照營養(yǎng)學原理而形成的一種科學治療方案[3]。故而本院將胃腸減壓、洗胃等基礎治療措施與營養(yǎng)支持治療聯(lián)合應用于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選擇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可分對照組(n=40)、觀察組(n=40)。對照組中,男患者22 例,女患者18 例,年齡20~74 歲,平均年齡(42.54±10.28)歲。觀察組中,男患者22 例,女患者18 例,年齡21~76 歲,平均年齡(42.60±10.25)歲。組間資料無差異(P>0.05)。
本次實驗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接受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和飲食干預,以此保障治療效果,降低意外風險,整個治療過程受患者及其家屬監(jiān)督,并完全按照主治醫(yī)師的治療思路執(zhí)行,相關試驗數據交由專家團組分析研究,剔除不可靠、不規(guī)范數據。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具體:禁止患者飲水、進食,給予腸胃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并予以抗生素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灌腸、洗胃,必要時為患者注射紅霉素(大連美羅大藥廠,規(guī)格按紅霉素計0.3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1021679),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康復。
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營養(yǎng)支持治療,具體:熱量依照120kJ(kg·d)比例,為患者制作脂肪乳劑【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50ml:50g(大豆油):3g(卵磷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181】、葡萄糖(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20ml:5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0040)的雙能源供應方案;氮量依照6.9%的復方氨基酸溶液(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500ml:25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0021759)供應,劑量0.2kg/d;糖脂比例3:2。同時加入脂肪乳、維生素等物質制成營養(yǎng)混懸液,以靜脈輸注方式緩慢滴注,若患者有低蛋白血癥,還可在混懸液中加入血白蛋白、血漿。此外,治療第1d 開始,每日為患者提供腎上腺皮質激素,初始劑量5mg,靜脈注射給藥,每日2 次,連續(xù)給藥5日后減少劑量為3ml,并再度用藥7d。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顯效率、臨床指標水平、治療前后血液指標水平變化以及患者滿意度。
(1)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X 線檢查腸管積液、積氣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X 線檢查腸管積液、積氣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X 線檢查腸管積液、積氣好轉);無效(患者臨床癥狀、X 線檢查結果無明顯變化);總顯效率=痊愈率+顯效率[4-5]。
(2)統(tǒng)計癥狀改善、住院、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胃腸減壓引流量。
(3)血液指標包括血漿白蛋白、血漿紅蛋白。
(4)隨訪患者對治療方案進行評價,結果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計算剔除不滿意患者。
SPSS25.0 處理計數(X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顯效率[n(%)]
觀察組治療和恢復時間更短,胃腸減壓引流量更少(P<0.05)。見表2。
表2 臨床指標水平()
表2 臨床指標水平()
組別 惡心改善時間(d) 腹痛改善時間(d) 腸鳴音改善時間(d) 住院時間(d) 肛門排氣時間(d) 胃腸減壓引流量(ml/d)對照組(n=40) 4.06±1.26 5.98±2.23 6.42±2.18 9.88±2.64 6.89±2.22 854.22±140.25觀察組(n=40) 2.32±0.85 3.42±1.25 3.86±1.06 7.23±1.85 4.43±1.64 406.34±80.36 T 7.2404 6.3334 6.6793 5.1991 5.6370 17.524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機體營養(yǎng)指標高于治療前(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血液指標水平比較(;g/)l
表3 治療前后血液指標水平比較(;g/)l
(注:*表示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血漿白蛋白 血漿紅蛋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0) 33.15±2.58 36.17±2.44★ 101.84±15.44 135.64±26.56★觀察組(n=40) 33.17±2.57 36.20±2.45★ 102.05±16.22 135.72±27.14★T 0.0347 0.0549 0.0593 0.0133 P 0.9724 0.9564 0.9529 0.9894組別?
觀察組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4。
表4 患者滿意度比較[n(%)]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發(fā)生后,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胃腸道通氣現象,從而引起腹痛、惡心、腹脹等癥狀,并停止肛門排氣、排便,進而影響術后康復[6]。因此,尋找有效的方法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意義重大。
目前,臨床多采用禁食、胃腸減壓等方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但長期禁食下,患者極易出現營養(yǎng)不良狀況,機體免疫力、抵抗力受損,降低治療效果,故而還需聯(lián)合應用營養(yǎng)支持治療[7-9]。本文中,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率更高,便佐證了這一點。
而觀察組患者治療和恢復時間更短,胃腸減壓引流量更少。由此可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聯(lián)用營養(yǎng)支持治療還能夠提升治療起效速度,加速患者的康復,改善胃腸功能。通過營養(yǎng)支持,患者能夠獲取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避免營養(yǎng)不良,從而維持機體功能運轉,并為機體康復提供所需的營養(yǎng);且聯(lián)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還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解除梗阻狀況。
此外,觀察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血漿白蛋白、血漿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治療中聯(lián)用營養(yǎng)支持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過多的不適影響,因此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也更高,符合現實情況。
綜上所述,在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治療中應用營養(yǎng)支持效果顯著,值得推廣。當然,臨床護理方案的調整同患者實際病情、治療心理、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關系密切,因此,在認定營養(yǎng)支持療法可行性的同時,我們也需認識到現代醫(yī)療工作的發(fā)展方向,結合醫(yī)院實際探尋特色護理方案。本次試驗因樣本數量較少,故仍存在數據誤差,下一步將繼續(xù)搜集整理相關患者資料,以求得出更為精確的護理數據,發(fā)掘營養(yǎng)支持療法更大的治療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