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若愚,張麗軍,陶淑慧,魯楠,才秀芬,劉梅顏
科技工作者是指在自然科學領域,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從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傳播、推廣、應用,科技輔助工作以及專門從事科技管理的人員[1],在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構建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科技工作者的心身健康是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對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影響[1]。高血壓是一種心身疾病,包括焦慮在內(nèi)的心理因素跟它關聯(lián)[2],在長期治療的過程中,隨著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心理負擔加重,產(chǎn)生或加重原有焦慮抑郁程度,焦慮抑郁和高血壓呈相互惡化的關系[2,3]。根據(jù)現(xiàn)有報道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高血壓、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身疾病比較突出[3],但具體發(fā)病情況尚不清楚,在此背景下我們對北京某高校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期望了解影響這部分人群的心身健康的因素,并為尋找良好的干預方法和治療策略打下基礎。
1.1 研究對象在2021年5月10日至2021年5月25日期間,在北京某高校隨機選取學院一共15個專業(yè)教師以及科技輔助、專門科技管理的人員,以這些科技工作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diào)查,共收集有效問卷582份,其中男性425人,女性157人,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33±7.8)歲。
1.2 方法
1.2.1 量表一致性培訓研究前對研究人員培訓,解釋量表和問卷中的專業(yè)用語。
1.2.2 基線資料調(diào)查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體重,每日工作時間、每日睡眠時間、每周工作天數(shù),是否感到精神壓力、近1月工作倦怠感等共18個問題。高血壓納入標準為既往有高血壓病史以及問卷當天及隔日測量三次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1 mmHg=0.133kPa)的人群。
1.2.3 評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AIS主要評定對睡眠的自我感受。是國內(nèi)外常用的評價睡眠質(zhì)量的量表,經(jīng)常用于睡眠質(zhì)量情況的調(diào)查。信度系數(shù)為0.90。該量表是對過去1月內(nèi)每周至少發(fā)生3次的項目,根據(jù)自身情況,勾選符合的項目。評價睡眠障礙嚴重程度分別是0~3分無睡眠障礙,4~5分可能有睡眠問題,6分及以上為失眠[4,5]。廣泛性焦慮評定量表-7(GAD-7):是一個用于測量焦慮的自評量表,1個維度,共7個癥狀條目。在臨床門診中具有比較好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信度系數(shù)為0.867,特異度85.8%,靈敏度86.4%[5],在臨床篩查和評估焦慮是一個可靠的工具。評價焦慮程度分別是0~4分為沒有焦慮,5~9分為輕度焦慮,10~13分為中度焦慮,14~18分為中重度焦慮,19~21分為重度焦慮[6-10]?;颊呓】祮柧硪钟袅勘恚≒HQ-9):PHQ-9是一個簡明的自我評價的量表,經(jīng)常被用于有關抑郁的篩查,具有比較好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有很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PHQ-9的信度系數(shù)為0.767,特異度82.5%,靈敏度88.31%。該量表有兩個維度,9個條目,是對過去兩周內(nèi)的抑郁癥狀的自我評定。篩查表總分值27分,評價抑郁情緒的程度分別是0~4分為沒有抑郁,5~9分為輕度抑郁,10~14分為中度抑郁,15~19分為中重度抑郁,20~27分為重度抑郁[6-10]。
1.2.4 調(diào)查方法采用問卷調(diào)查方法,調(diào)查時由經(jīng)過簡單培訓的調(diào)查員講解,測量血壓,單獨填寫問卷,填寫完畢立即回收問卷。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或Fisher精確檢驗。采用二元Logistics 回歸模型評估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基線資料分析共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 582 份,資料記錄完整者582人,有效率97.0%。男性425人,女性157人,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33±7.8)歲,表1。
表1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基線資料分析
2.2 高校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高血壓、失眠、焦慮、抑郁現(xiàn)狀本次調(diào)查結果中,中青年高??萍脊ぷ髡咧袩o高血壓436(74.91%)人,有高血壓146(25.09%)人;AIS得分其中:無睡眠障礙286(49.14%)人,可能有睡眠問題71(12.20%)人,失眠225(38.66%)人;GAD-7得分中:無焦慮512人(87.97%),存在焦慮70人(12.03%),包含輕度56人(9.62%),中度6人(1.03%),中重度6人(1.03%),重度2人(0.34%);PHQ-9得分中:無抑郁445人(76.46%),存在抑郁137人(23.54%),包含輕度97人(16.67%),中度28人(4.81%),中重度7人(1.20%),重度5人(0.86%),具體見表2。
表2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高血壓、焦慮、抑郁現(xiàn)狀
2.3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高血壓、焦慮、抑郁和相關因素的分析按照AIS得分以6分為臨界劃分成兩個水平,即AIS得分<6分為無失眠組,和AIS得分≥6分為失眠組,GAD-7得分以5分為臨界劃分成兩個水平,GAD-7得分<5分為無焦慮組,GAD-7得分≥5分為有焦慮組,PHQ-9得分以5分為臨界劃分成兩個水平,即PHQ-9得分<5分為無抑郁組,PHQ-9得分≥5分為有抑郁組。采用卡方檢驗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學歷、精神壓力、失眠、每周工作天數(shù)、日均工作時間、近1月睡眠時間、近1月工作倦怠感、高血壓因素和焦慮或抑郁進行相關性分析。
582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高血壓146人,占比25.09%,高血壓合并焦慮或抑郁56人占高血壓的38.36%,在無高血壓436人中合并焦慮或抑郁僅86人(19.72%),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比無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比率明顯更高(P<0.001)。高血壓伴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38.36%高于非高血壓伴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19.72%者。高血壓合并失眠者63人,占比43.15%。高血壓科技工作者中每周工作天數(shù)、日均工作時間、近1月睡眠時間、失眠、精神壓力、工作倦怠感和焦慮抑郁相關,每周工作天數(shù)越長、日均工作時間越長、近1月睡眠時間越短、失眠、精神壓力大、近1工作倦怠感強的焦慮抑郁更多,在無高血壓科技工作者性別、學歷、吸煙、飲酒和焦慮抑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高血壓、焦慮和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
2.4 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高血壓、焦慮、抑郁的二元Logistics回歸分析以高血壓、精神壓力、失眠、工作倦怠感等為自變量,以焦慮為因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OR=2.226,95%CI:1.323~3.746,P=0.003),精神壓力(OR=4.484,95%CI:2.592~7.756,P<0.001),失眠(OR=6.000,95%CI:3.917~9.191,P<0.001),工作倦怠感(OR=7.272,95%CI:2.573~20.557,P<0.001)與焦慮明確相關。以抑郁為因變量,以高血壓、精神壓力、失眠、工作倦怠感等為自變量,結果顯示高血壓(OR=2.609,95%CI:1.728~3.940,P<0.001),精神壓力(OR=5.151,95%CI:2.614~10.149,P<0.001),失眠(OR=6.848,95%CI:4.215~11.124,P<0.001),工作倦怠感(OR=4.982,95%CI:2.754~9.012,P<0.001),與抑郁明確相關。結果顯示精神壓力、失眠、倦怠感、高血壓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焦慮和抑郁的影響因素(表4)。
表4 以焦慮抑郁為因變量的二元Logistics回歸分析
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患高血壓的比例為25.09%,高血壓患者中合并焦慮抑郁者,占38.36%。這與已有研究報道的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高達15%~50%類似,因為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對人的心血管有不良影響[11]。有觀察性研究表明,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可引起血壓升高,焦慮抑郁可使非高血壓人群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3.5倍[12]。合并焦慮抑郁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較大,且單純應用降壓藥無法將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聯(lián)合應用降壓藥和抗抑郁藥物后,可明顯改善血壓控制效果[13,14]。所以內(nèi)科醫(yī)師也需學習精神心理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主動識別焦慮抑郁的患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患者預后。建議臨床醫(yī)生對于高血壓患者完善心理測評,明確焦慮抑郁程度,給予心理疏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必要時給予規(guī)范抗焦慮抑郁藥物,改善失眠癥狀,綜合治療,從而提高療效。焦慮抑郁問題可引發(fā)高血壓、改變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高血壓也可引發(fā)或加重焦慮抑郁。高血壓與焦慮抑郁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性為醫(yī)生在臨床診治中對高血壓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13,14]。
本次針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科技工作者失眠比例高達38.66%,高血壓患者中失眠者占43.15%,略高于文獻已經(jīng)報道的調(diào)查結果,提示睡眠問題是高校科技工作者群體突出的一個現(xiàn)象,睡眠質(zhì)量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失眠與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發(fā)病率密切相關[15],失眠可以是單一疾病,但通常與其他疾病共存,稱為共病性失眠。長期失眠可致高血壓、免疫力低下及情緒障礙的發(fā)生[16],應引起足夠重視。
據(jù)以往調(diào)查結果顯示,過長的工作時間對心理健康具有負面影響[17]。工作倦怠,是指因長期暴露于職業(yè)緊張狀態(tài)和應激持續(xù)增加而引起的態(tài)度、情感及行為等身心衰竭狀態(tài)[17]。本次調(diào)查超過60%以上的青中年高??萍脊ぷ髡叽嬖诰氲「泻途駢毫Υ?。而高度的工作倦怠感不僅會影響科技工作者的心身健康,還表現(xiàn)為對工作漠不關心,嚴重者會辭職或更換工作。工作、生活、情感各方面壓力都會影響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大量科技工作者自感壓力都比較大。精神壓力大會增加科技工作者焦慮、抑郁的風險[17]。
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在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抑郁焦慮心理問題發(fā)生率高,其中抑郁占23.54%,重度抑郁占0.86%,焦慮占12.03%,重度焦慮0.34%。說明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問題嚴重,需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重度抑郁這類有自殺風險的特定人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12.13%的受訪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存在焦慮心理問題。短期適度的焦慮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但過度的焦慮會使學習和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本次調(diào)查23.54%的科技工作者有抑郁傾向,如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又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會影響到科技工作者自身和家庭。需加強重視科普和宣傳,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問題及時預防和干預。還需解決有心理問題不知道怎樣解決或到哪里去求助的問題。有的患者怕同事或同學發(fā)現(xiàn)后對自己有偏見,不愿到??漆t(yī)院就診,且心理咨詢服務費用較高。高校應該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服務建設。建議每年的單位職工和學生健康體檢項目中加入心理健康篩查,增強心理科普教育,支持鼓勵設立心理咨詢室,聘任專業(yè)人員向職工和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優(yōu)化校醫(yī)院轉(zhuǎn)診流程,支持鼓勵高校和專科醫(yī)院、診所、心理咨詢機構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