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華 馬尉翔
(1、山東科技大學 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 2、山東科技大學 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
凝膠具有優(yōu)越的降溫、堵漏、保水等特性,是煤礦防滅火領域的一種重要材料[1]。但凝膠基料往往比較昂貴,難以大規(guī)模使用。為降低基料成本并保證滅火效果,一類以粉煤灰、膨潤土、硅藻土等大顆粒填料物質作為骨架支撐作用的復合凝膠得到了發(fā)展。在復合凝膠中,填料并不直接參與成膠反應,而是以分散顆?;螂s質狀態(tài)填充于凝膠形成的網絡中,起到增加基料面積,發(fā)揮更好的隔氧、滅火等覆被效應[2]。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通常會添加如聚丙烯酰胺(HPAM)和聚合氯化鋁鐵(PAFC)等絮凝劑,生成大量HPAM~Al3+/Fe3+凝膠,從而將污水中的雜質絮凝沉降下來[3],因此污泥實質是弱凝膠與污泥顆粒組成的非均質體,其具備用作防滅火復合凝膠填料的基本條件?;诖耍疚囊晕勰酁樘盍现苽湮勰嗷旱V防滅火復合凝膠,研究污泥基復合凝膠的防滅火性能,闡明污泥基復合凝膠的成膠機理,以期降低凝膠物料成本并實現(xiàn)污泥的資源化利用。
本試驗所用原料為:水玻璃,液態(tài),波美度40,模數3.3;促凝劑(NaHCO3),分析純;增塑劑(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量500 萬,分析純;污泥,由諸城市銀河污水處理廠提供。污泥的預處理條件為: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隨后粉碎碾磨并通過80 目篩分。
將一定量促凝劑放入裝有一定量自來水的燒杯中完全溶解,隨后加入增塑劑繼續(xù)攪拌加速水解,再向其中緩慢加入一定量的污泥,攪拌至污泥顆粒均勻分散。取10g 水玻璃基料與上述溶液均勻混合,并靜置至體系成膠。上述所有操作均在室溫下進行,各實驗組配比如表1 所示。
表1 物料配比
通過瓶測法確定膠凝時間,于燒杯中依次加入材料,充分攪拌10s 后開始計時。斜置觀察液面變化,穩(wěn)定后記錄時間,每組測試3 遍,計算平均值[4];保水性測試將凝膠置于干燥箱內100℃恒溫加熱,每隔2h 取出稱重并記錄,持續(xù)8h,保水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w(%)表示復合凝膠的保水率,M 表示復合凝膠的初始質量(g),Mt表示加熱t(yī) 時刻復合凝膠的質量(g)。
凝膠經冷凍干燥處理后,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在2kv 加速電壓下觀察凝膠切片的微觀形態(tài)。
為進行煤自燃抑制性測試,將凝膠與煤粉(40 目)以1:1.2 重量比充分混合,并在恒溫干燥箱內以40℃加熱12h,隨后測試處理煤樣程序升溫過程的CO 釋放量。
如圖1 所示,促凝劑變量組成膠時間變化顯著,污泥組與增塑劑組變動幅度相近。此外,隨著含量的增加,促凝劑與污泥縮短了成膠時間,增塑劑反之。進一步分析表明,高濃度的NaHCO3溶液電離出更多H+的與水玻璃中的H2SiO42-和H3SiO4-反應,加快了成膠反應,而在一定范圍內,污泥顆粒在體系中占據一定空間,提高了促凝劑與基料的相對濃度,進而縮短了成膠時間,此外,在一定濃度下,高分子鏈段會阻礙H+與硅酸分子的接觸,阻礙反應的快速進行。
圖1 三個因素對復合凝膠成膠時間的影響
圖3 凝膠的微觀結構
如圖2 所示,增塑劑變量組保水率差別最大,污泥組與促凝劑組相近。這說明影響復合凝膠保水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增塑劑,HPAM 是具有優(yōu)異吸水性的極性分子,適宜濃度下,通過氫鍵或范德華力與污泥顆粒弱結合并穿插在水玻璃凝膠網絡中,增強膠體保水性[5]。污泥與促凝劑作用類似,合理控制加量可顯著提高膠體強度,減少水分散失。
圖2 三個因素對復合凝膠保水性的影響
各處理煤樣在程序升溫過程的CO 釋放量如圖4,低溫下,原煤和處理煤樣CO 釋放濃度接近,隨著溫度升高,煤自燃氧化反應快速進行,凝膠處理煤樣與原煤CO釋放濃度的差距擴大,同時,經復合凝膠處理的煤樣相比水玻璃凝膠釋放更低的CO 濃度。這是由于復合凝膠中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鏈與污泥發(fā)生了交聯(lián),產生了氫鍵或其他作用力,增加了體系的稠度,不僅有效地隔絕了氧氣,還進一步延緩了水分的蒸發(fā)喪失,從而抑制煤的自燃。
圖4 不同處理煤樣的CO 釋放量
復合凝膠制備過程中,增塑劑在NaHCO3溶液中水解得到水解產物,在鏈節(jié)間靜電斥力作用下,部分水解產物形成伸直的構象,這提高了增塑劑的溶解度并稠化反應溶液,加入污泥后,污泥表面含有的-OH 與增塑劑酰胺基團中含N、O 的側鏈形成大量的氫鍵,進一步強化了增塑劑的吸附、架橋、網捕作用[6],并增強了凝膠的保水能力和機械強度。加入水玻璃后,促凝劑電離出的H+與水玻璃中的H2SiO42-和H3SiO4-結合生成原硅酸等產物,并均勻附著在污泥表面和HPAM 鏈段上。最終,硅酸聚合物、聚丙烯酰胺長鏈、HPAM~Al3+/Fe3+凝膠三者相互交聯(lián),固結污泥顆粒,形成填充污泥顆粒的有機-無機復雜網絡結構的凝膠體。
本文基于煤礦防滅火凝膠的現(xiàn)實需求,制備了污泥基防滅火復合凝膠,研究了凝膠的性質與成膠機理,并驗證其防滅火效果,得到以下結論:
4.1 促凝劑與增塑劑可有效控制復合凝膠成膠時間與保水性,可進一步調控符合現(xiàn)場應用的最佳配比。
4.2 掃描電鏡分析表明,加入污泥與增塑劑的復合凝膠結構致密,代表了更佳的保水性和抗壓強度;煤自燃抑制試驗表明,添加了污泥與增塑劑的復合凝膠具有最佳的煤自燃抑制特性。
圖5 污泥基復合凝膠的制備過程與反應機理
4.3 材料制備過程中,硅酸聚合物、聚丙烯酰胺長鏈、HPAM~Al3+/Fe3+凝膠三者相互交聯(lián),固結污泥顆粒,形成填充污泥顆粒的有機-無機復雜網絡結構的凝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