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細霞
摘要: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將灌輸知識作為了教學目標,而在運用知識方面,往往是比較忽視的。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違背了英語教學的初衷。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關鍵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文本解讀,幫助學生理解文本講述的具體內容以及表達的思想,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關鍵詞:文本解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程度,是教師教學的重點,沒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科學的培養(yǎng)和訓練。而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是要將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是要讓學生的思維、語言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標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要求。而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就包含了語言、思維以及學習能力等。這足以說明,思維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在所有學科的學習中都非常重要。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作為原則,在教學中加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以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一、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主客體關系把握不正確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位置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在教
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過多的時間用在了文本講解上,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講解,參與程度較低,所以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有效的調動[1]。另外,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獨立思考,無法對文章的含義產生深層的理解,其思維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方式單一守舊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受長時間的文本教學方式影響,存在著嚴重的照本宣
科和因循守舊現(xiàn)象,文本教學的理論知識無法進行有效的實踐,使得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得不到有效改善,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鍛煉。
(三)教學重點不夠突出
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是大多數(shù)教師教學時的重點內容,而英語文本的
整體脈絡講解是非常少的,教學過程中缺乏了應有的趣味性,使得文本的內在價值無法體現(xiàn)。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更加無從談起了。
二、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
(一)借助標題,掌握文本內容
文本內容的標題,是對文本內容的概述,與文本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是文章內容的概括。而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并沒有向學生講解標題,只重視文本的內容講解。為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去理解標題,然后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或知識積累去猜測文本中所講述的內容,讓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大概的印象,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也會感覺比較輕松。
例如,“I’d like some noodles”,這個單元有一篇閱讀材料,題目是“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這個題目的意思是世界各地在過生日時吃的食物。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說一下自己過生日時都會吃些什么,或者學生還知道哪些過生日時的講究,然后引導學生猜想文章中會出現(xiàn)哪些生日食物,這樣學生就會對文章產生一個簡單的概念,這會對教師之后的教學帶來便利,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了解文化背景,感知文本含義
英語教材中的文本內容,大多都蘊含了一定的文化背景,教師在教學時要引
導學生了解文本內容背后的文化知識,在講解比較重要的文本內容時,教師要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同時要將知識往更寬、更深的層錯拓展,讓學生了解文本內容中更加深刻的內涵,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2]。將文本內容與文化背景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的語言能力與跨文化意識能夠同步提高。
例如,“You’re suppesed to shake hands”,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是講述各個國家的餐桌禮儀。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講在Colombia和Switzerland,人們對時間的重視,以及他們的時間觀念。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這兩個國家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會有很多不解,理解時也會存在很多困難。為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向學生講述一些兩個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或是相應的風俗習慣,讓學生將文章中所描述的時間觀念與教師講解的文化背景相結合,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閱讀文本之后,加強運用能力
除了課堂教學中的講解,教師還要重視課后的知識延伸,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
的語言實踐機會,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文本含義[3]。在布置課后知識延伸練習時,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的指向,結合教學目標,為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拓展訓練內容。
例如,在完成“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課后練習。在布置課后練習時,要根據這一單元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布置一些具有一定延伸性的練習內容。幫助學生掌握現(xiàn)在完成時的一般疑問句,以及already、yet在現(xiàn)在完成時中的用法,通過有效的練習,促進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英語知識。
(四)利用媒體資源,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往往都是比較枯燥的,學生無法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課
堂教學的質量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為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利用一些輕松有趣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向學生播放一些與學生英語能力相當?shù)脑曤娪埃寣W生接觸更多的英語句子,利用視頻中的英語句子,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詼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例如,教師可以將電影《功夫熊貓》的片段作為閱讀教學的輔助手段。這是一部學生都喜歡的動漫電影,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播放時,可以只留下中文字幕,還可以紀錄片段中的經典內容,比如“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等。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家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正確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練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事業(yè)不斷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中,初中英語教學也迎來了全新的改變。閱讀最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入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要改進教學方式,向學生布置新穎的練習,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層的思考與分析,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思維。
參考文獻:
[1]黃穎. 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 名師在線,2021,(33):30-31.
[2]曾秋蓮. 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基礎教育論壇,2021,(23):44-45.
[3]陳娟. 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校園英語,2019,(5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