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當絢爛的晚霞在天邊隱沒,草葉輕輕挑起一滴晶瑩的露,營地中央燃起橘色的篝火,人們圍坐一團,盡情享受這篝火與美食碰撞的時刻……
露營怎么少得了美食?喜歡烹飪的同學更是不能錯過在戶外施展才能的機會。此時,我們就需要準備一套專業(yè)的露營爐具。
露營爐具按燃料大致可分為油爐、酒精爐、氣爐、柴爐等類型。但由于汽油、煤油和酒精不便攜帶,危險性也大,所以氣爐和柴爐為大多數(shù)露營者所選擇。這兩種爐具也是露營新手們最安全的選擇。
露營常用的氣爐有一體式和分體式兩種類型。
一體式氣爐普遍使用高山戶外燃氣罐,鍋、爐頭、氣罐三者連為一體,適用于冬季或高海拔等寒冷的環(huán)境下,可用來融雪或燒水。其優(yōu)點是燃燒效率高,有一定的抗風性能,能應對高海拔氧氣不足的情況,需要減輕負重的時候也特別適用。缺點是必須與集熱鍋匹配,裝滿食物后重心高,穩(wěn)定性較差,體積較大。對于追求“顏值”的同學來說,一體式氣爐的外觀也相對普通。
分體式氣爐是指收納時氣罐和爐體需要分別存放的爐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帶氣罐區(qū)的卡式爐;一種是只有爐頭,氣罐需用導氣管連接。
卡式爐默認使用卡式氣罐。收納時將爐體和氣罐分離,具備安全性、穩(wěn)定性、承重能力強等優(yōu)點??ㄊ綘t的點火方式與家用煤氣灶一樣簡單,因形狀扁平,自重較大,可滿足有較多食材的烹飪需求。相應地,搬運就比較麻煩。折疊卡式爐是卡式爐的一個分支類型,但承重能力相對弱一些。
近幾年卡式爐又發(fā)展出一個分支類型——野炊燃氣灶,又叫便攜式移動灶臺,不銹鋼材質(zhì),耐高溫,耐腐蝕,有單雙爐頭之分,穩(wěn)定,火力猛,易清洗。雙頭灶一般配置在一個鋁合金箱子里,比家用燃氣灶小一些,箱蓋翻開可作擋風擋油板,適合露營成員較多時使用。最小款的雙頭灶大小只有約380毫米×195毫米×105毫米,優(yōu)點是輕巧易收納,缺點則是兩口鍋同時使用的話,易發(fā)生碰撞。單頭灶須嵌入配套的不銹鋼承架,可直接架在地面上使用,也可架在臺面上使用。
柴爐的防風性和穩(wěn)定性都比較好,尤其是一些專業(yè)設計的戶外柴爐都具有熱效高、環(huán)保等特點,缺點是火力不易控制,有引發(fā)火災的風險,煙霧較大,須配煙囪使用,增加了搬運的負擔。爐體較大的柴爐實用性要強一些,迷你爐相對雞肋,一般需要不停地劈柴、添柴以維持燃燒——從欣賞火焰的跳動與色彩的角度來看,倒也算是一種樂趣。在辛勤勞作時,看看橘紅色搖曳的焰影,會得到滿足和治愈。
柴爐的款式大小各種各樣,有鐵皮質(zhì)地造型方正的多用爐,有精雕細刻的耐火鋼與耐火玻璃結合的觀賞實用一體爐,也有只用于觀賞及暖手的迷你火箭爐……選擇時完全看個人喜好。
要說柴爐最大的優(yōu)勢,則是燃料獲取途徑廣泛,只要有干柴就能使用。但現(xiàn)實情況是,城市周邊及驅(qū)車能抵達的山區(qū)的樹木和柴火都是“有主”的,不能隨意砍伐。所以一些喜歡柴爐的露營愛好者,會提前準備燃燒顆粒。質(zhì)量好的顆粒易點燃,煙塵少,便于搬運和儲存。也可以用無煙炭,不會有火星濺射,耐燒,熱值高,添加頻率比添柴低一些,但質(zhì)量不好的爐體會有燒變形的可能。
總的來說,市面上的戶外爐具多種多樣,我們在選擇時應優(yōu)先考慮安全保障性、方便性與燃燒效率,以及保養(yǎng)清潔是否便捷、適應低溫環(huán)境的能力、惡劣環(huán)境的工作效率等因素。應購買爐具標識推薦的適合燃料備用,不要輕易更換其他燃料,隨意使用不同的燃料容易導致爐頭與管道的損壞。
由于露營地資源有限,我們更應該遵循“無痕山林”原則,不管在哪種營地,都不應直接在土地上堆燃篝火,一方面會燒出很難看的痕跡,另一方面如果地面有植物就會直接給環(huán)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為了讓篝火不再像古時候一樣總在大自然中留下痕跡,人們設計出了焚火臺。
焚火臺可以把篝火堆抬離地面一定距離,一般是斗形,上大下小的結構約束了火堆又使其燃燒更充分。除了取暖,焚火臺還兼具烹制食物和照明的作用。
正規(guī)的焚火臺應該離地面至少30厘米,才能避免高熱對植物的影響,同時,為了最大限度降低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沖擊,焚火臺下鋪墊防火布更為妥當,可以阻隔不慎掉下的柴渣和火星。
無論哪種營地,若規(guī)定了不能燃燒篝火或不能使用氣爐的地方,要嚴格遵守。同時,篝火旁應隨時備一大桶水,以備火勢蔓延開時能快速澆滅火種,澆熄后,還要用工具翻開篝火底部,檢查是否有火星留存,確認完全熄滅后才能離開,否則會有復燃的可能性。切記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去享受露營期間烹飪與篝火宴帶來的快樂時光。